标题:宣化上人:何谓道-皈依佛 内容: 宣化上人:何谓道宣化上人开示,一九八五年十月廿八日,今天大家研究何谓道? 道就是人人所共同遵行的一条道路。 什么道路? 就是大公无私。 在礼运大同篇上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是主题,后边的文,不过是解释大道的义理。 我常说:‘儒教好像小学,道教好像中学,佛教好像大学。 ’小学不明白中学的课本,中学不懂大学的功课。 有人问:‘那有什么根据? ’孔子问礼于老子,而赞叹老子游龙,隐显莫测,变化无穷。 由此看来,孔子好像不完全懂老子之道。 真的不懂吗? 不是的,也懂,可是不说。 为什么? 因为当时其学生程度不够,一还未到中学的阶段,故不能讲这个法门。 老子对佛学懂是懂,但不讲。 为什么? 因为当时的人不够程度,所以只讲道教的道理,而不讲佛教之义理。 儒教和道教是给佛教铺路,外道是给正道铺路,邪教是给正教铺路。 他们都把道路先收拾干净,没有障碍物。 旁门左道是把人心冲击一下,把智慧门打开,然后才能接受佛教的甘露醍醐。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是说道和死的重要性。 闻道是明白做人的道理,比死还重要。 知道怎样做人,就是死了也瞑目。 不可望文生义的解释,这一点各位要注意! 不是说我在早晨闻到道了,晚上就自杀。 你自杀又有什么意思呢? 大公无私的浅释,就是没有自私,没有自利。 也就是没有欲念,对于财色名食睡五欲脱离关系。 不贪不爱。 谁能实行万佛圣城六大宗旨,就够资格做为佛教徒。 这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六大宗旨,用佛教道理来讲也可以,用道教的道理来讲也可以,用儒教道理来讲也可以。 总而言之,怎样讲都可以的,这个道理圆融无碍,很合乎逻辑学。 那么,为什么没有人讲这个道理? 告诉你们! 这是我所发明科学时代的佛教I六大宗旨。 此宗旨包括一切宗教的教理,是很实用的方法。 佛教所讲的戒律,说来说去都没有离开六大宗旨范围之外。 ‘道’是首字和走字合成的,首者头也,走者行也。 第一件事情,就是教你去行。 如果不行,无论讲多少,都是假的,在欺骗人。 所谓‘说得有一丈,不如行得一寸。 ’这个道,不是旁的道,而是做人的道。 这个做人之道,比生死之道还要重要。 有生必有死,就是圣贤豪杰也免不了一死,可是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之分别。 在早晨闻到道,就是在晚上死了,也有价值,总比不闻‘大公无私’的道而死的人好得多,这个闻字,就是明白,明白之后,才知做人的道理。 再言之,道是甚么? 就是真理。 这个真理,任何人也推不翻的。 真理是绝对而不是相对,真理只有一个而没有两个。 这是道,共同实行的道,在儒教可以讲,在道教可以讲,在佛教更可以讲。 道是真理。 任何宗教都可以讲的,没有专利,不是说只许我讲,不准你讲。 但是讲道要有历史的根源,不能说孔子如何讲佛法? 在那时候,恐怕佛的名号,尚无人知,所以要搞清楚历史,免得贻笑大方。 发布时间:2024-10-11 09:01:01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8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