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怎样理解菩提心的体、相、用? 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理解菩提心的体、相、用? 菩提正道是什么? 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句话是净宗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 不发菩提心不相应。 菩提”是“觉”,什么是“菩提心”? 古大德为我们解释的:菩提心有“体”、有“相”、有“作用”。 菩提心的“体”,古德常说的“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这是菩提心的“体”。 菩提心的“相”,清净、平等。 菩提心的“作用”,对自己是“正觉”,对别人是“慈悲”,“正觉”是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 这就是修学净宗要常存这个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用这几句话来解释大家容易懂。 早年间,我在美国、加拿大到处讲经,劝导大家“发菩提心”,我一共说了二十个字,这前面十个字“劝发心”;后面劝“一向专念”,“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一共二十个字劝勉同修。 这二十个字简单、容易记。 二十个字,十桩事:前面十个字是“发菩提心”;后面十个字是“一向专念”。 “专”,着重在“专”,所以要“看破”、要“放下”。 为什么? 看不破、放不下,“专”这个字做不到。 能做到“专”,就是专心、专念、专行,一定要“看破、放下”。 “看破、放下”是最早我跟章嘉大师第一次见面他教给我的,我跟他请教。 在这个之前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最后这一个单元老师讲的是“佛经哲学”,在这之前我们对佛教产生很大的误会,认为它是迷信、它是宗教。 老师把“佛经哲学”介绍给我,告诉我,“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那学哲学找哲学家,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我是这么进佛门来的。 发布时间:2024-10-11 09:17:42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8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