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先破我执后破法执-皈依佛 内容: 宣化上人:先破我执后破法执宣化上人开示,一九八四年二月十五日,何谓我执? 就是执著「我’,这是‘我的’身体、那是‘我的’所有。 总而言之,一切以我为前提,把我摆在前边,有我无人,三心没有了,四相没有空。 怎么才能知道‘我执’破了没有? 这就要从每日起居饮食,以及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上来看。 在这种种举动之中,是为自己著想? 还是为他人著想? 或为道场著想? 如果仅为自己著想,那就是自了汉、小乘人的思想,自利而不利他。 佛曾说过这种思想是焦芽败种。 为什么? 因为有这种思想的人,心量太小,我执太重,自己好了就算,不管他人好坏。 所谓‘摩诃萨不管他,弥陀佛各顾各。 ’这是小乘人的宗旨。 所以他们看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 自己了生死,不顾众生的生死。 若为他人著想,乃是利他的思想;自己得到解脱,也令一切众生得到解脱,这是菩萨的思想。 换言之,忘了自己而去利益他人,就是行菩萨道。 所谓佛光普照,法雨均沾,行菩萨道就是要本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精神。 若为道场著想,就要处处拥护道场,不带任何企图了,不为名、不为利,这才是真正的拥护道场。 我们每天要反省,是为自己打算的时间多? 还是为他人打算的时间多? 或为道场打算的时间多? 这样回光返照,便知‘我执’破了没有。 这是很浅的说法。 若往深处来说,自己是不是天天怕吃亏? 天天怕得不到利益? 有则改之,无则勉之。 再反省自己有没有忍辱的功夫。 如有人无缘无故骂我,或打我,能不能忍受? 是否发脾气? 或者有报复的心理? 若有的话,则我执尚未破。 若没有的话,则我执已破。 各位认真想一想,一切的问题和烦恼是怎么来的? 都是我执在作怪。 我执若没破,法执更破不了。 小乘人破了我执,而未破法执,菩萨才能我法双亡。 我执破了,然后要破法执。 何谓‘法执’? 就是不明白五蕴(色、受、想,行、识)之法,乃是因缘而生,而执著为实有。 如果把一切法的执著没有了,就能圆融无碍,到无处而不自得的境界。 到了我法双亡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修道人。 真正的修道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境界,绝对不为自己打算;有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思想;有大公无私,至正不偏的行为。 佛说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无非是教人破执著。 可是我们偏偏不听佛的教诲,要做佛的叛徒,总是执著一个‘我’。 我相不空,人相不空,众生相也不空,寿者相更不空,执著四相舍不得。 对于三心了不可得的道理,搞不清楚。 本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为什么? 因为‘过去’心巳经过去了,你到什么地方去找这个心呢? ‘现在’根本不停住,你说这个是‘现在’,可是‘现在’又过去了,‘现在’是不存在的,所以说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未来’就是没有来,没有来讲它干什么? 在金刚经上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又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几句经文,人人都会念,可是人人不记得。 希望各位在这几句经文上下功夫。 四相空了,三心了了,就是真正的修道人。 发布时间:2024-11-05 09:12:14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