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人为什么会觉得苦 内容: 宣化上人:人为什么会觉得苦我们人在这个世界都有所求,有所贪求。 你研究研究,哪一个人没有贪求? 信佛的人,也有贪求;不信佛的人,更有贪求。 贪什么呢? 从小孩子一生出来,他就有所贪求了,贪求什么呢? 一出生他就贪求要吃奶,不给他吃,他就哭:“苦啊! ”在那儿叫苦,叫苦连天。 为什么叫哭(苦)? 因为他想吃奶,一有奶吃,他就满足,因为求得了。 求不得呢? 他若是没有奶吃,就有求不得苦了,所以他很坦白地说:“苦啊! 苦啊! 苦啊! ”在那儿呱呱叫。 叫得妈妈把自己的血变成了奶,布施给这个小孩子,满他的愿,满他的食欲。 一生出来就有这个贪心,等到会吃别的东西,他就贪吃别的东西。 你若是给他一个东西,教他怎么样玩,教他做什么,给什么好吃的东西吃,他都愿意做的。 所以说“食色性也”,这个吃好东西是与生俱来的知识,他就欢喜吃好东西。 等到会玩的时候,你给他买一个玩具,他就高兴得不得了;你若是不给他买,他就要调皮,在那儿捣乱。 这是小孩子与生俱来就有这么大的贪心,贪心一天比一天大。 大了什么都懂,要读书了,为什么要读书? 读多一点书,将来好赚钱,这就是贪心嘛! 在读书的时候,就研究将来读什么书好呢? 想一想:现在太空时代科学发达,我读科学! 又想一想科学能上天,不能下地,在地下没有用的,喔! 又研究地质学。 又研究气候,把卫星放到天上去一看,明年雨量有多少。 今年就想知道明年的雨量了,这都是一种贪心在作怪。 还有些学生认为研究天文地理,这都离得太远了,我来研究人吧! 研究人文学。 人家说这个也赚不到多少钱,好吧! 就作医生,读医学、读化学、读生物来研究,把一只蛤蟆剖开,看看里边都有些什么东西? 把一只老鼠杀了,看看里头都有些什么东西? 研究来研究去,这无穷无尽的贪心跟着都跑出来了。 你无论做什么都是有这个贪心。 出家的人贪有多一点的护法;“那个有钱的人,他若皈依我,可不错的。 皈依我,他能拿出很多钱来供养我,帮助我造庙,帮助我做所有佛教的事情,帮助我印经,你看这有多好? ”这个是贪心。 那么不贪钱的人呢? 就贪要修道。 啊! 我什么时候能开悟呢? 我要用什么功呢? 我要怎么样才能很快就开悟,很快就成佛了呢? 这贪心就露出来了。 你就是修道,也有贪心;不修道,那个贪心更大了。 所以说,要无求才是功德,有所求都没有功德。 古来说:“到无求处便无忧。 ”你“知事少时烦恼少”,知道的事情少,是是非非也少知道,烦恼也就少了。 “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认识人多,麻烦就来了。 这个说你对不住我,那个说我对不住你,那个又说你对不住他;你我他这里头就有很多文章写出来,很多麻烦就现出来了。 为什么? 就都因为这个贪心、求心。 求人啊! 求财啊! 你看那个会占卦的赵老,一天到晚都给人占卦,这摇卦的就求好运、求发财,又求怎么样子、怎么样子,都是有所求的。 你看糊糊涂涂的就糊涂求,他因为不懂,自己不知道就要摇卦来问:“你看我这个命运怎么样? ”“你这个命运是最好的,将来可以做皇帝。 ”但是这只不过是个梦,不要说你做不成,做成皇帝也是个梦,做总统也是个梦,天天在那里作梦。 梦,谁也看不破、放不下,所以到无求处便无忧,你若是无所求,这就没有忧愁了。 求不得苦,为什么有求不得苦? 就因为你这个贪求心太过了,所以才会觉得苦,晚上也睡不着觉,白天也吃不下饭,都是因为贪求太过。 你们各位都比我聪明,应该深深地研究这个无求的功德。 我不是和你们讲笑话,你看那些读书的学生,读读书又生出另一个贪心来了,男的学生就想找一个好的女朋友,将来结婚生个好孩子,组织一个好家庭。 女孩子也有所求,想求怎样能遇到一个好对象,将来如何、如何、如何……说不完的那么多。 而有求没有得的时候,就有求不得苦。 那么,已经得到的,又患失之,又怕丢了,包括财产、物质、一切一切。 未得之的时候,就患得之;已得之,又患失之,又怕丢了。 所以说起来简直没有一个止境,没有完的,都是尽有所求。 那么无求呢? 你能无所求,这就是功德。 所以“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就没有苦了。 恭录自《佛遗教经》浅释 发布时间:2024-11-15 08:14:38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