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善导大师:水火二河白道喻 内容: 善导大师:水火二河白道喻又白一切往生人等。 今更為行者说一比喻守护信心。 以防外邪异见之难。 何者是也。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 然有中路拦有二河。 一是火河在南。 二是水河在北。 二河各阔百步。 各深无底。 南北无边。 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 可阔四五寸许。 此道从东岸至西岸。 亦长百步。 其水波浪交过湿道。 其火焰亦来烧道。 水火相交常无休息。 此人既至空旷逈处。 更无人民。 多有群贼恶兽。 见此人单独。 竞来欲杀。 此人怖死直走向西。 忽然见此大河。 即自念言。 此河南北不见边畔。 中间现一白道。 极是狭小。 二岸相去虽近。 何由可行。 今日定死不疑。 正欲倒迴群贼恶兽渐渐来逼。 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相向。 正欲向西寻道而去。 復恐堕此水火二河。 当时惶怖不復可言。 即自思念。 我今迴亦死。 住亦死。 去亦死。 一种不勉死者。 我寧寻此道向前而去。 既有此道。 必应可度。 作此念时。 东岸忽闻人劝声。 仁者。 但决定寻此道行。 必无死难。 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唤言。 汝一心正念直来。 我能护汝。 眾不畏堕於水火之难。 此人既闻此遣彼唤。 即自正当身心。 决定寻道直进。 不生疑怯退心。 或行一分二分。 东岸群贼等唤言。 仁者迴来。 此道嶮恶不得过必死不疑。 我等眾无恶心相向。 此人虽闻唤声。 亦不迴顾。 一心直进念道而行。 须臾即到西岸。 永离诸难。 善友相见。 庆乐无已。 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 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 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 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 言无人空逈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 中间白道四五寸者。 即喻眾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 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 善心微故。 即喻如白道。 又水波常湿道者。 即喻爱心常起。 能染污善心也。 又火焰常烧道者。 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 即喻迴诸行业直向西方也。 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 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 由有教法可寻。 即故之如声也。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迴者。 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 及自造罪退失也。 言西岸上有人唤者。 即喻弥陀愿意也。 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 即喻眾生久沉生死。 旷劫沦迴迷倒自缠。 无由解脱。 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 又藉弥陀悲心招唤。 今信顺二尊之意。 不顾水火二河。 念念无遗。 乘彼愿力之道。 捨命之后得生彼国。 与佛相见。 庆喜何极也。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叁业所修。 无问昼夜时节。 常作此解。 常作此想。 故名迴向发愿心。 又言迴向者。 生彼国已还起大悲。 迴入生死教化眾生。 亦名迴向也。 叁心既具。 无行不成。 愿行既成若不生者。 无有是处也。 又此叁心亦通摄定善之义。 应知。 发布时间:2024-02-09 08:17:35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