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大道废 有仁义-皈依佛 内容: 宣化上人:大道废有仁义宣化上人讲述,一九八二年六月五日,讲于万佛圣城,‘人心不古,道德沦亡’。 世界一天比一天往下流,而不知往上达。 以前没有这么多学校,没有这么多人读书,人反而没有这么颠倒卑坏;现在学校多了,读书人也多了,坏人反而一天比一天多。 古来人读书是要明理,明白做人之道理,怎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现在的读书人都为名利,‘明理’与‘名利’两个音差不多,但做起来是大相迳庭,相离十万八千里。 为名利而读书的人,只想说要读什么书才可以赚大钱,譬如想读医学,或科学,都可以赚大钱,而没有想说:‘我读书是将来要为人群谋幸福;学医是要济世救人,利人利己。 ’现在的读书人只会利己,而不知利人;又有一些教学者公开鼓励学生吃迷药、行淫欲,或做种种扰人乱世的事,故将世界弄得一天不如一天。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纷乱,有忠臣。 ’当大道没有了,才讲仁义;若有大道时,仁义一点也显不出,因为仁义皆在道理中包括著。 当有智慧之人出现时,也就有虚伪的人同时出现,他会欺骗其他人。 当六亲和睦,家庭不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才是和乐的家庭。 但若六亲不和,父不慈子不孝,兄弟不友爱时,这时就有真正的慈孝子显现。 就好像大舜时,‘父顽、母淫、弟傲,舜为克尽孝道。 ’大舜的父亲顽古不化,名叫瞽叟,意谓他虽有眼睛,但如同瞎子一样,不认识黑白是非曲直善恶,自己有个好儿子,而不知道。 大舜的后母,淫乱阴险,不讲道理,很偏见的。 大舜的后弟(象),非常傲慢不恭敬大舜。 大舜虽然生在这种的家庭里,但他还仍是尽孝道,孝顺父母,友爱弟弟。 当时大舜的后弟与后母就想把他害死,所以有一天叫他去收拾谷仓,等他进去仓房之后,象即刻点火燃烧这仓房。 整个仓房火势烈烈,故以为把舜烧死了,就回去家里欢心暗喜,但不久舜也回来了,象非常惊讶的问道:‘你去收拾仓房,怎么没被烧死? ’舜说:‘我眼见火起了,就拿了两个草帽从仓房上边跳出来,所以也没有摔伤,也没有烧著。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又有一次,舜去淘井,他们仍旧想把他害死。 当舜下井去,他们三人就用一块大石头把井盖堵住,以为这回舜一定会死掉,故云:‘落井下石’,这典故即是从这儿出的。 可是偏偏井旁有个窟窿,故舜得以从井旁的地道出来(有人说这地道是有只白狐狸窜出的,而把帝舜给救出来)。 虽然他们处心积虑想把舜害死,但舜一点嗔恨心也没有,仍然照常孝顺父母,友爱弟弟。 当象以为舜已死后,使治朕栖就要和父母分家,他说:‘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朕栖。 ’他的意思就是‘牛羊给父母,仓房里的粮食也分给父母们,我不需要它们。 可是舜的五弦琴、吹笛、练武用的干戈,我都要。 舜的两位妻子,我也要,叫她们来侍候我(帝舜的两位太太是娥皇、女英,是帝尧的女儿,特意许配给帝舜,来服侍帝舜)。 象说完后,就到舜的房间去,一看,见到舜坐在床上好好的。 象这回吓坏了,以为舜的冤魂不散,回家来了。 但舜却开口安慰他,叫他不用害怕。 在当时尧舜期间,人心就这样的坏,可是舜能克尽孝道,行为人子之孝道,故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在国家平安时,就是有忠臣也显不出来。 但在昏乱时,那个是忠臣,那个是奸臣,就能很容易分辨出。 好像南北宋时,国家异常混乱,奸臣秦桧把岳飞害死。 岳飞流芳千古,而秦桧则遗臭万年。 ‘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都是名,但一个是好名,一个是坏名。 又好像南宋的文天祥,在国家昏乱时,仍是忠于宋天子,始终保民卫国,总也不投降,故这也是一位忠臣。 所以国家昏乱时,才能显出忠臣来。 那么,我们现在建立道场亦是在困苦艰难的时候,此时才能看出真假护法。 真护法者,他要以佛教为己任,以护持三宝作为自己的责任。 万佛圣城现在是一天比一天发展,需要人来拥护,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谁也不要互相观望著,你望我,我看你,这样就未免没有在立功方面尽到心。 我们应把弘扬佛教作为自己的任务,护持佛教作为自己的责任。 这样子,佛教一定会发展,一定会发扬光大的。 发布时间:2024-11-29 09:09:38 来源:居士之家 链接:https://www.vegetairan.com/content/9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