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茶的称呼
分类:禅理故事
古代对茶的称呼
古代以前的古书中,茶的称呼有多种,有荼、荈、槚、蔎、诧、茗、葭、葭萌等,其中以荼字用得最多,但当时荼是一个多义字,荼有时是指苦菜,有时是指茶。后来,大概是为了区分苦菜和茶,将指茶的荼字加一个木字旁,因此就有了。 在唐代以前荼,是茶的常用文字称呼,读音一般仍读茶(cha)音。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湖南省有个茶陵县,是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于古长沙国置的县称荼陵县(因产茶多而名之,荼字汉时就音茶)。葭萌也是古代茶的称呼,明代杨填《郡国外夷考》称《汉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之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可见,在茶陵县之前早已有以茶命名的县城葭萌县。 茶文字的规范,自隋代的一本字典性质的书《广韵》开始,它同时收有荼、茶字,并说明茶是荼的俗称,因此唐代开元年间官修《开元文字音义》中就正式收入了茶字,专指茶树和茶叶,到陆羽写《茶经》时,就只用《茶》字,而不用荼了。 茗字在很多古书中,有的是指茶的嫩芽,有的把它指作晚采的茶,即早采者称茶,晚采者称茗。但现代语言中,往往将茗作为茶的雅称,似乎品茗比饮茶更雅致些。本月热门文章
中国佛教历史
232毛惕园居士普门品今译浅解
196白马寺
189净土法门法师:我们受别人的害没有关係,绝不可以害别人
168治病的方法:做义工扫厕所清理垃圾
140净土法门法师:得到阿弥陀佛道力加持的秘诀
139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才能见到佛光
137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检验学佛是真懂还是没真懂?
137池州杉山智坚禅师
129治疗面貌变丑的毛病
125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