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藏法师:华严经探玄记 第十二卷
华严经探玄记 第十二卷 (此尽第五地)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第三明地中亦作七门初释名者。唯识第九云。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名发光地。解云。由得胜定发修慧光。由得总持发闻慧光。金光明经云。无量智慧光..
汉传人物 2025-01-24 -
法藏法师:华严经探玄记 第十三卷
华严经探玄记 第十三卷 (尽第七地)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第六现前地亦七门同前初释名者。摄大乘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名现前地。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由此智力令无分别智而得现前悟一切法无染..
汉传人物 2025-01-14 -
开愿法师:正信佛教,理智面对人生
我们学佛,心要安下来,断恶修善,多为别人去想。佛讲共业里面有别业,如果有这个业障、这个业力,恐惧也没有办法,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存好心,行好事,这个业障就没有了,灾难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多做善事,一心念佛,一切的灾..
汉传人物 2025-01-10 -
开愿法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学了以后更应该知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更加积极地,有任务,有规划地去做,这才行。不是不做,不是学佛了我放下了,放下是放下烦恼,是放下障碍你精进的这个障碍,而不是放下了我什么都不做了,什么都不进步了..
汉传人物 2025-01-10 -
开愿法师:每一类生命群体都有一个严密的生存体制
每一类生命群体都有一个严密的生存体制我们有这么一个机缘,遇到佛法了,就应该明了:老实念佛,遇到再困难的事情,都不要怕。老实念佛,一定有解决的办法!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学佛了,这一点一定要明了。一定要告诉大家,不..
汉传人物 2025-01-09 -
开愿法师:珍惜使命,让生命放光放热
珍惜使命,让生命放光放热我们现在所做的事——受持读诵,为人演说 佛门里面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受持读诵”是自受用,“为人演说”是他受用。如果说修行,佛带着他的弟子们就可以修了,为什么还全部来表演佛法?..
汉传人物 2025-01-08 -
开愿法师:如何面对人我是非
我们一定要清楚,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是非出自于是非人之口。我们学佛了,信的是佛法,而不是信的某一个人,你听了一点谗言,以后就不信佛了或者信心动摇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跟佛菩萨也没有关系,所..
汉传人物 2025-01-07 -
开愿法师:信佛还是信烦恼
开愿法师开示:信佛还是信烦恼众生总是生活在自己的烦恼世界里,总是在这个大梦里不醒,这个大梦总是延续不断,怎么办呢?只能够慢慢地积累,慢慢地把自己的善根福报培足了,智慧才能够开显出来。所以做事情应该是一种荣幸,..
汉传人物 2025-01-06 -
开愿法师:国泰民安是学佛修道的基础
国泰民安是学佛修道的基础我带来了法宝《现代佛教的成就》,什么是法宝?让你这一生当中都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就是法宝!佛法方方面面给你指导完,你就得到利益了。就像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导归到极乐世界,导归到了清净庄..
汉传人物 2025-01-06 -
开愿法师:我们的愿望和责任
开愿法师开示:我们的愿望和责任一个道场的建立,会给当地带来多大的祥和之气!因为大家都在这里念佛,都处于善心,这个磁场自自然然地就能够把一些不祥和的东西转变,是众生的福报啊。尤其是弥陀大愿菩萨降临到我们这个世..
汉传人物 2025-01-05 -
开愿法师:给你找麻烦的人是你最大的恩人
开愿法师开示:给你找麻烦的人是你最大的恩人我们学佛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心量。心量不大,你的欢喜心就没有,人家刚入佛门的,你那些苛刻的要求、苛刻的规矩就会把人家给吓住了。一切事情都有个规范,都有它的自然规律。一..
汉传人物 2025-01-04 -
开愿法师:杂修一气谓世间法,轮回心仍造轮回业
杂修一气谓世间法,轮回心仍造轮回业今天我们有缘聚在一起,非常殊胜,机会也非常难得。我们大家来自于各个地方,能够聚在一起就是缘分。我们能够在一起学佛,能够共同听闻佛法,是我们在过去生中是同参道友,一定要珍惜这..
汉传人物 2025-01-04 -
开愿法师:敦伦尽分,布施欢喜心,你的烦恼就少
开愿法师开示:敦伦尽分,布施欢喜心,你的烦恼就少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自己把自己的定位定好比什么都重要,定位之后自己就很少生烦恼。比如看到一个人来佛门供养一下求点福报,或者在佛门里想得求什么利益,看到这样的人..
汉传人物 2025-01-03 -
仁清法师:“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是否就不能学佛修行了?
信众问: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们是否就不能学佛修行了?仁清法师开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出自《六祖坛经》,是五祖对六祖说的。如果没有认识本心所在(没有亲证本心)的话,修学佛法都将落于玄想与空谈,..
汉传人物 2025-01-03 -
仁清法师:如何降服魔障?
底下,「一切恶魔为障碍者,见自宫殿,皆悉焰起,无不惊怖。」一切恶魔为障碍者,这是前提。比方说大悲咒,咱讲到大悲咒的时候也提到过,能够降魔!有一个居士就问我了:师父,大悲咒能降魔,那咱不念了吧。哎,他不..
汉传人物 2025-01-03 -
仁清法师:学佛仅有虔诚是不够的
「亦于初发菩提心者 能作障碍 令退正道」 对于初发心的人,我们一定善巧的引导,决不能因为我们的言行,我们不太如法的脾气态度或者是工作方式,而断送了他们求学佛法的善心,这个在佛教道场或者是寺院就非常容易发..
汉传人物 2025-01-02 -
仁清法师:别人的业障不会跑到你身上
有很多人会这样说:哎呀,我挨着谁啊,谁的业障太重了,我很难受,他的业障跑到我的身上来了。还有一种是:我给他诵经给他回向了,没想到我也难受了,是不是他的业障跑到我身上来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如果你挨着..
汉传人物 2025-01-02 -
仁清法师:念佛的人要坚定信心求往生
咱们再说,印光法师《勿定往生时间》吧,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那个意思对方可能打算年内或年前想往生,他来信上有这个意思,想年内或年前想往生,看怎么样?印光法师给他回答了,你想年内..
汉传人物 2025-01-01 -
仁清法师:开悟和往生
往生先讲往生,往生我们狭义的认识的往生,包括佛教经典上非常朴实的非常直白的告诉我们,是一种现象。哪种现象呢?就是说当我们这个报身,结束了寿命的时候叫舍报。我们这个神识走了,到了西方了,上阿弥陀佛那儿去了,在那..
汉传人物 2025-01-01 -
仁清法师:不能偏颇、偏废了事相
从佛的体性来讲,没有净和秽之说。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说的佛性,也是说的如来藏。一些法,都是如来佛性当中,因缘而化现的。所以从佛性的理体来讲,没有净秽之说。这种从事相上激发我们的恭敬和虔诚心,积累我们的..
汉传人物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