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慈法师:《六祖坛经》第一讲
《六祖坛经》第一讲敬启:我们已经逐步将崇慈法师于2007年正月开讲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文字资料整理出来,和大家广结法缘!由于法师法务繁忙,太子佛道场惠水九龙山九龙寺还在建设当中;加上其他工作原因,讲经的..
汉传人物 2025-07-18 -
崇慈法师答: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佛教的磕头顶礼方式,是否显得落伍过时了?
崇慈法师答:一点也不过时,而且还很时髦、很超前。因为我们凡夫身上心上有太多的毛病和习气,而只有当我们毕恭毕敬向佛菩萨顶礼时,我们才会感到自己很渺小、很脆弱、很无助。我们要认识自己本来面目,就一定要用恭敬、..
汉传人物 2025-07-18 -
崇慈法师答:为什么很多时候把“皈依金刚上师”放在“三皈依”之前,而合并称为“四皈依”?难道“皈依金刚上
崇慈法师答:这里说的金刚上师指的就是善知识。金刚即不动、不变、不坏之意,比喻我们这一颗菩提心就要作一颗金刚种子,无论任何邪知妄见、风雨坎坷都不但不能丝毫动摇,而且还会生根开花,结出丰硕的智慧福德之果。佛法..
汉传人物 2025-07-18 -
崇慈法师答:如何证明六道轮回当中地狱、饿鬼、天神等的存在?可以信吗?
崇慈法师答:生命的生存繁衍状况分为四大类,即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地狱、饿鬼、天神这些属于化生类。不能简单的以眼见、耳闻作为判断有无的标准。宇宙浩瀚,太多的眼见不一定为实,太多的耳听也不一定为虚。要证明..
汉传人物 2025-07-18 -
崇慈法师答:不学佛法行不行?
崇慈法师答:当然行,为什么不行?全世界那么多没学佛的人,不照样过得很好吗?关键是要搞清楚这么几个问题:什么是佛法?学佛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学佛与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有也可无也可?与其糊里糊涂甚至阳奉阴违地学,真的还..
汉传人物 2025-07-17 -
崇慈法师答:既然心即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何必皈依、拜佛、念经等形式?
崇慈法师答:心中有没有佛,以什么来证明呢?形式是用来证明内心的。形式的一点一滴都是内心真实的流露。我们每天的生活,一言一行一食一饮,哪一样不是形式呢?作善作恶都是以真实的形式来表达。心中有佛的份量,在形式上..
汉传人物 2025-07-17 -
崇慈法师答:既然上天赐给我们那么丰富的食物,我们就应该尽情享受嘛,何必一定要吃素呢?
崇慈法师答:你所说的上天具体是指谁?是大自然吗?大自然不会说话,更不会安排我们吃什么。是某个神仙吗?持这种观点这个神仙肯定是没有慈悲心、没有博爱心的,这样的神仙我们不崇敬,更不愿意接受他的说法。其实根本没有..
汉传人物 2025-07-17 -
崇慈法师答:善知识会发脾气骂人吗?
崇慈法师答:会。但是善知识发脾气骂人,和世间凡夫发脾气骂人,有着本质上的天差地别。世间凡夫发脾气骂人,是以自私自利为宗旨,凡对自己自私自利有所违逆甚至稍不顺心的境遇,则大发脾气,骂天骂地骂人骂事,统统给予一骂..
汉传人物 2025-07-17 -
崇慈法师答:佛教相信风水吗?
崇慈法师答:说起来,风水也算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门大学问。由于这门学问所涉及的知识面很深很广,所以一般不具备相当深厚学问功底的人很难弄清楚其中奥妙,在表达的时候也由于懂和不懂、有意无意被说成玄而又玄的样..
汉传人物 2025-07-16 -
崇慈法师答:什么是“盲聋喑哑难”?
崇慈法师答:这是从人的生理残缺角度来讲的:盲、聋、喑、哑都是人的身体上或先天或后天造成的缺憾。一旦有这些缺憾,从最简单的吃喝拉撒到求福求慧修学佛法,都非常不方便甚至十分艰难。从这个角度也反衬出得到一个健康..
汉传人物 2025-07-16 -
崇慈法师答:居士可以穿出家人的僧装吗?
崇慈法师答:不可以。虽然我们汉地僧人现在穿的僧装并不是佛陀制定的,但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这当中的原因三言两语说不完,另外专题叙述)。既然已经约定俗成而为众所周知的僧装,那么,俗家人就不能穿。反过来,出家人..
汉传人物 2025-07-15 -
崇慈法师答:虽然在家学佛,但如果衣着华丽,会不会被人讥笑呢?
崇慈法师答:在家居士,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生活档次、个人喜好。学佛,是以佛法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身心归宿及生活原则。穿衣服,也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合才相称。如果不相称,有意或强扭着穿得过份好和过份差,都不对。..
汉传人物 2025-07-15 -
崇慈法师答:“忏悔”是什么意思?
崇慈法师答:忏悔,是对自己过去所有说错了的话和做错了的事,作一次真心诚意的面对承认和悔过。无论是有意或无意,也无论自己是否还记得,都必须坦然面对。因为凡是说错了话和做错了事,都给他人、给众生造成了伤害,也给..
汉传人物 2025-07-15 -
崇慈法师答:寺院里佛祖所居的殿堂,为什么称为“大雄宝殿”?
崇慈法师答:大雄意思就是大英雄。佛法认为,只有释迦牟尼佛及十方诸佛才是宇宙时空当中最伟大的英雄。佛门理解的英雄和世俗理解的英雄涵义不一样。世俗讲的英雄,是以武力暴力向外征服,也就是以征服别人为目的。佛教讲..
汉传人物 2025-07-15 -
崇慈法师答:法律规定“父母有养育儿女的义务和责任”,既然是义务和责任,为什么还要强调报父母恩?
崇慈法师答:法律是道德的最后底线。如果做什么事情都要以法律条款为依据,这样的人本身就已经成了贱胚子,不用枪押着他就不好好走路;其次,当人们心目中丝毫不敬畏尊重法律、而想方设法钻法律空子的时候,法律也就显得苍..
汉传人物 2025-07-13 -
崇慈法师:《六祖坛经》第四讲
《六祖坛经》第四讲上一讲我们讲到五祖大师把所有跟他学佛的弟子门人召集起来,布置了一个功课。一个什么功课呢?就是让大家把自己学佛的心得体会拿出一个报告来。这个报告如果见地非常了不起,就传给他第六祖这个位..
汉传人物 2025-07-13 -
明一法师:与祖师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 甜者甜兮苦者苦
与祖师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 甜者甜兮苦者苦看公案的时候,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看。因为祖师们的手段都不省油,个个是毒辣中的毒辣高手。或者偷梁换柱、或者把你吓晕、或者指桑骂槐、或者指鹿为马、或者顾左右言他..
汉传人物 2025-07-12 -
明一法师:与祖师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 青出于蓝
与祖师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 青出于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人人耳熟的成语,在佛教里面见到的机会不多,可是在禅宗的现实生活中却比比皆是,因为禅宗的祖师个个如此。这要从佛陀开始,佛陀讲经说法49年,传下来了五千九百多..
汉传人物 2025-07-12 -
明一法师: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禅 禅宗经典指标月
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禅 禅宗经典指标月刚学佛就看到《禅宗七经》这本书,当然没有错过,而且看得非常辛苦。尤其是《楞伽经》死活看不懂,因为《楞伽经》的逻辑结构太复杂了,看了前面的忘记后面的。最后一急之下,想把..
汉传人物 2025-07-12 -
明一法师:与祖师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 十地顿超无难事
与祖师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 十地顿超无难事我们天天诵的早课里有一句话十地顿超无难事,是说我们只要努力去行菩萨道,一念之间可以顿超十地(菩萨的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
汉传人物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