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那和尚为什么还要吃斋?原来还有后两句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那和尚为什么还要吃斋?原来还有后两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两句话是济公的口头禅,许多人认为济公是佛教神话里的人物,其实不然,济公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在佛教神话中,济公其实是..
为人处世 2025-07-30 -
请多选择低GI食物
请多选择低GI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一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与标准物质(如葡萄糖)相比,转变为葡萄糖的速率和能力的指标。它所反映的是人体进食后机体血糖生成的应答状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们从一个全新..
早吃素 2025-07-30 -
慧律法师:七;六祖坛经
慧律法师:七;六祖坛经不思酬害,我不会动念害你,保持这个如如不动的清净心,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念念之中,不思前境。】因为前境是记忆的残影,一分钟变成我们的记忆,就算现在也留不住,未来还没有到,其实..
慧律法师 2025-07-30 -
慧律法师:十;六祖坛经
慧律法师:十;六祖坛经所以惟有过量人,就是诸佛菩萨。所以惟有过量人,过量,就是不落入观念里面,叫做过量,所有的观念,都是量的一种执着,所有的都是量的执着。为什么?意识形态,总是离不开一种分别,总是离不..
慧律法师 2025-07-30 -
法华经与楞严经区别
法华经和楞严经都是比较重要的经书,但是它俩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在修行这两部经书的时候,需要分开来修行,要不然就会弄混。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法华经与楞严经区别吧。简单地说就是古人讲的开..
楞严经经典 2025-07-30 -
慧律法师:二;六祖坛经
慧律法师:二;六祖坛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祖复曰:】五祖又这样讲了,又再说了:】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礼】,也就是说,五祖现在要传衣给六祖,现在他就解释传衣的因缘,为什么要传..
慧律法师 2025-07-30 -
慧律法师:五;六祖坛经
慧律法师:五;六祖坛经默传就是表示说印可,以心印心。一代传一代,不是说默默地传给你。这个【默】有当做以心印心,认同你的意思。从上以来,默传分付,我认同你,你确实有明心见性。【不得匿其正法。】匿就是隐藏..
慧律法师 2025-07-30 -
慧律法师:八;六祖坛经
慧律法师:八;六祖坛经同时全都放下,但向心中除罪,把这些完全放下,各自性中真后悔,这才是真正的后悔。【忽悟大乘真后悔,】真正悟入大乘,这才是真正的后悔。【除邪行正即无罪,】除去邪的行,行若正,这才是无..
慧律法师 2025-07-30 -
应聘工作
应聘工作出身贫寒的松下,年轻时到一家电器工厂去谋职,这家工厂人事主管看着面前的小伙子衣着肮脏,身体又瘦又小,觉得不理想,信口说:我们现在暂时不缺人,你一个月以后再来看看吧。本文来自简约坊美文故事网这本来是个..
金玉良言 2025-07-30 -
宣化上人:出家是最彻底的布施
“出家是为了生脱死,永不受轮回之苦,所以面对什么样的苦也不怕,越苦越好,不要向苦投降,改变初衷,向后退转。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克服一切苦,才是大丈夫。”佛陀虽为印度的太子,可是他对世间的富贵,深生厌离..
宣化上人 2025-07-30 -
都知道学佛,可你知道《心经》是怎么念的吗?
都知道学佛,可你知道《心经》是怎么念的吗?即使不学佛,很多人也都知道佛教几部经典《金刚经》、《地藏经》、《心经》等,也都知道佛教几位慈悲度世的佛菩萨如:观世音菩萨,如来佛祖、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还有..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7-30 -
宣化上人:平时念佛得善终
平时念佛得善终 发布:荩木 [文章 空间 留言]日期:2018/8/18 21:50:00收藏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护持正法如果你单想要临命终的时候才念佛、才生善心,那是很不容易生出来的。人在临命终时,就是暖、息、识将要断..
宣化上人 2025-07-30 -
大悲咒译文
大悲咒当中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这部咒。但在学习大悲咒当中,有很多人对于大悲咒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它所讲的内容,所以在学习这部咒时想了解大悲咒译文,这样能对大悲咒有一定的了解。那..
大悲咒经典 2025-07-30 -
我跟爸爸玩蛇的报应
我跟爸爸玩蛇的报应这是我家的真实事情,因为杀生遭到残酷的报应。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对伤害生灵,万物都有灵,特别是龟蛇等动物灵性大,报复力量强,你如果伤害了它们,那你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我今年17岁,记得大概七八岁那..
杀生故事 2025-07-30 -
宣化上人:老实念佛就是口念佛,心也念佛
吃饭、穿衣、睡觉是人生离不了的事情,念佛时能把这叁件事忘了,不知道是否吃饭、穿衣、睡觉?这就是老实念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末法时代,一亿人修行,罕一得道..
宣化上人 2025-07-30 -
那么轻,却又那么重
那么轻,却又那么重人与人之间相处,都是以声色互相对待。讲话是声,态度是色,故而人与人讲话,“声”要轻言细语;待人态度,“色”要微笑宽柔。一句不恰当的话,就会使人产生排斥的心。话要讲得恰到好处。多一句少..
禅理故事 2025-07-30 -
戒杀可免灾
戒杀可免灾清朝乾隆末年的一个重阳节,镇江润州河堤崩溃,泛滥成灾,全村居民大都死于梦中。此地居民都好杀生,若生女儿,多半溺死;常以田螺、青蛙为食;小孩很早就学会用刀割杀小动物,每次杀生都会得到父母的赞赏。全村唯..
杀生故事 2025-07-30 -
重新认识世界
重新认识世界通过本期法义的学习,我知道了佛法所说的世界是什么,它的构成是什么。针对宿命论、偶然论、神佑论,佛法提出不承认有主宰神的存在,世上所有的事物都存在因缘联系,偶然是建立在必然的前提下,我们的命..
金玉良言 2025-07-30 -
道坚法师: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五——佛教对忠州人文景观的缔造
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五——佛教对忠州人文景观的缔造道坚法师古人有云:“世上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近来佛教界每每比较反对“僧占多”的说法,认为应该改为“僧建多”。佛教讲究解行并进,即理论与实践的合一..
汉传人物 2025-07-30 -
宣化上人:佛弟子到底能不能吃三净肉、五净肉?
节选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讲述【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将来我灭度后,末法时期,有很多这种鬼神,好像火一样的旺盛,充满世间,他们亦修道,但不能断杀,还对..
宣化上人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