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放生文库 / 爱心的放生

爱心的放生

分类:放生文库

爱心的放生

1、救生

此善因可得圆满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项,为‘以大悲心救护遭受毒打、捆绑、拘禁,即将被杀戮之一切众生,得手指和脚指纤长可爱之相。’

2、护生

此善因可得圆满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项,为‘以大勇猛心,饶益一切有情活命顺缘,得足跟宽广相’。

3、放生

此善因可得圆满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项,为‘以远离杀生之一切过失,得身体洪直相’。

4、《普贤行顾品》云:‘众生至爱者生命,诸佛至爱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功愿’。

5、《优婆塞经》云:‘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短命,财物?减,眷属分离,横罹其殃,舍此身已,当堕地狱’。

6、《婆沙论》上说:‘能一天一夜持不杀生的戒律,来世中决不遇刀兵的灾劫’。

7、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长养慈心勿伤物命,竟此一念可为仁圣。

8、‘履行仁慈,博爱济众,有十一誉,福常随身,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不丧,所在得利,死升梵天,是为十一。’

9、悲心出资买命放生救渡即将被人类宰杀吞食畜道众生予以放生,所得福德深广无量,能消解病业疾苦、无名因果病痛、累世冤亲债主牵缠、各种身染恶疾速得痊愈。

10、‘杀生食肉犯了五罪心

残忍心、自私心、杀害心、贪昧心、欺弱心;戒杀斋素增长五善心

同情心、怜悯心、爱护心、慈悲心、平等心。’

故曰:‘求福莫过于斋戒布施,求寿莫过于戒杀放生。’

11、放生可以圆满人天七德。

佛经中说‘人天七德’:

‘种姓高贵、形色端严、长寿、无病、缘分优异、财势富足和智慧广大。’

12、佛经云:

‘虽有杀百人百马之罪,若放一众生,清净彼罪障。若放十三众生,净除万劫之罪障。若有众生尽寿命,为彼作放生,延长其寿命。若三日内必定死亡,即放十三众生,此人能延寿三年。若杀害已经放生过之众生,则有杀百人之过失也。’

一切有漏善法中,没有比放生功德大的。

13、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云:

‘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地藏十轮经》云:

‘设便能戒诸杀生,诸众恭敬成无上,

恒时无病延寿命,安乐畅适无损害,

一切生生世世处,深信如来之行境,

现见佛法及僧众,速得无上菩提果。’

14、放生六度具足:

一.布施。有三种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放生时,得令众生从死亡被杀害的怖畏解脱,故为无畏施。

二.持戒。意即不害众生:放生非但不害,并且救渡罪苦众生,故亦具备了持戒的意义。

三.忍辱。意即为法苦行:我们能克服一切困难放生,亦是行忍辱。

四.精进。意即为法努力:我们积极戮力放生即是为法努力。

五.禅定。意即心不散乱:我们一心一意对众生具有慈悲心,虔心放生禅定即在其中。

六.智慧。愚心不信因果,不知放生积累功德,杀生造业的道理。

放生的人知道生命珍贵的价值,爱惜尊重众生生命而行放生,此即智慧的展现。

15、《放生功德论》云:

‘若欲善趣之乐,放生能得人天福报;

若欲自得寂灭,放生即得声闻罗汉果;

若以菩提心所摄,放生则成佛果之因;

若愿上师住世,放生即能感得上师长久住世;

若欲自己长寿,放生成为殊胜长寿法,此有无等之功德。’

16、放生亦为往生净土的主因。《中阴救言论》云:

‘今生放生,到中阴时,其所放之众生会来到面前为你接引道路,而往生自已所欲的净土;若杀生,则其所杀之众生,彼时会显现为极为愤恨,而致使自己被强力引入地狱中。’

17、放生可以同时具三种布施。

憨山大师的‘放生功德偈’说:

人既爱其寿,物亦爱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令,

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

放生子孙昌,放生家门庆,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结,放生罪垢净,放生观音慈,放生普贤行,

放生与杀生,果报明如镜。放生又念佛,万修万人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