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点赞推荐 布衣百姓 法藏法师 地藏经经典 禅理故事 禅宗文化 汉传人物 佛本生故事 大安法师 心经感应故事 杀生因果 佛咒感应 学佛感应 放生杀生现报录 佛典故事 佛学基本知识 佛学问答类编 楞严咒经典 心经经典 佛教传播与发展 早吃素 佛教寓言故事 净土圣贤录 普门品经典 金刚经经典 佛教因果定律 佛教基础知识 为人处世 其他因果故事 禅宗公案 佛学常识 放生文库 大悲咒经典 悟性时光 宣化上人 近现代往生纪实 谈佛说禅悟人生 入门知识 初识佛法须知 金玉良言 五福临门 首页 / 弘佛緣 / 不要做十种奇怪学佛人 不要做十种奇怪学佛人 分类:弘佛緣 2024-01-23 02:59 1、贪心学佛,心常望报; 有的人学佛的目的、动机和行为只有一个,就是求这个、求那个,求保佑升官发财、考上学校、事事顺利等等。尤其一些人抱着和佛菩萨做生意的心情,今天烧一柱香,请佛菩萨帮我完成一项心愿,明天供几个水果,求佛菩萨保佑我什么什么,否则就是佛菩萨不灵,等等。2、瞋心学佛,好詈世人; 有的人不学佛还好,一学佛就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这也是罪过,那也是罪过,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或者只看到人性和社会的阴暗面,或者片面地说世道越来越坏,人心不古,等等。这些人在生活工作中往往不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容易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忘记了菩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3、痴心学佛,迷信盲从; 有的人学佛,很容易有迷信、轻信、盲从、依赖、偏执甚至狂热等心理。依法不依人,是学佛四依四不依之一。但是一些人由于自己缺乏知见和分辨、判断力,又不清楚自己的根机,也不能广学博究佛教义理,因此,很容易随大流,盲目跟风,尤其容易对某某知名大师迷信盲从,有时比较偏激甚至走极端(宗教虔诚不等于偏执、狂热),而且对自己的偏差往往不自觉。 所谓四依与四不依,即:(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三)依义不依语;(四)依智不依识。(了义经,说示究竟显了之义之经典也。不了义经,谓隐覆实义,而为方便之说,不明了开显法性实义经典。)4、慢心学佛,心不皈依; 有的人学佛,从根本上还存有我慢。在心底里没有诚心归依佛、法、僧三宝。有的人连简单的三归依誓愿也不发。有的人误解佛教为偶像崇拜,或所谓面子上放不下,不愿意拜佛、顶礼。至于禅宗高僧,比如丹霞烧佛、呵祖骂佛等等,和上述慢心学佛,完全不能相提并论。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5、疑心学佛,心存犹疑; 有的人学佛,对佛法、佛经半信半疑,缺乏信心。往往以个人的世俗知见为标准去理解佛法、佛经,结果是这也不真实,那也不可能,不仅心存犹疑,而且难免在心底里不自觉地谤佛、谤法。信(信心)、解(理解)、行(实行)、证(体证),是学佛修行的四个阶段。无信心,则其他无从谈起。(当然可以在具体问题上发起疑情,这是学佛参禅的途径,与疑心学佛是两码事。)6、边见学佛,执有执无; 有的人学佛容易产生边见。所谓边见(或恶见、不正见,意思差不多)一般有两种,也就是执着于两边,所以称为边见:一是断见(执无、执空),一是常见(执有)。有的人一学佛,就是什么都是空,对生活、工作也很消极悲观。这是断灭空,是对佛教“空”的观念的误解。有的人一学佛,就是一心想进入极乐世界、净土(他们在心底里往往将之理解为天堂),永远享福,或者片面地将轮回理解为灵魂永远不死。这也都是对佛教的误解。以上六种偏差,是从佛教所说的六烦恼而言。所谓六恼,即: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六种根本烦恼。7、杂乱学佛,心无适主; 有的人学佛比较杂乱,究其根源,一是知见不够,对佛教义理缺乏理解,对自己的根器也不清楚,一是定力不够,不能真正静下心来参究佛理,更谈不上实修实证、做功夫。见到禅宗,觉得禅宗好;见到净宗,觉得净宗好;见到密宗,又觉得密宗好,什么都想学,但什么又都没有认真去学。对学理也一样,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止。学佛要真的有受用,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门路,并“一门深入”。另外,杂乱学佛与广学博究不是一回事。8、散漫学佛,不能精进; 有的人学佛比较散漫,散漫与杂乱不同的地方是,杂乱是找不到门路,而散乱则是提不起状态,精神上懈怠、松弛、放逸,没有“如少水鱼”“如救头燃”的迫切要求,因此平时学佛,只凭一时兴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宁愿把时间花在无益的嬉戏之中,也不精勤向道,白白浪费光阴,所谓“得人身空过……,如宝投水”。 普贤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见于《华严经》、《法句经》等。9、泥而不化,如犬逐块; 有的人学佛泥而不化,不知圆融、灵活地理解和运用佛法。在上述四依与四不依中,如果说痴心学佛、迷信盲从的人容易出现依人不依法的偏差,那么,泥而不化、如犬逐块的人则容易出现其他三种偏差,即依不了义经、依语、依识。具体说,即:执着于佛的方便之说,不明佛法究竟实义;执着于佛的个别文字、语言,不明佛法根本宗旨;或者不明佛法的真智慧,以人间情识为依,喜欢以凡情俗智去度量佛法。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人的偏差也就是佛教经常说的“如标月指”,只见指头而不见指头所指的月亮;亦如禅宗所说“如犬逐块”,狗只知去追逐土块、石块而不去追逐扔土块、石块的人。10、纯为学术,买椟还珠。 有的人学佛纯为学术,买椟还珠。这与上述泥而不化,如犬逐块颇有一些类似处,都有点本末倒置。不同的是,这些人往往是一些做学问的学者,他们的偏差主要不是执着于佛法的字面意义而不知圆融,而是执着于以世智辩聪观念去对佛法进行批判、考据,对佛法的修行道却不能身体力行。不可否认,他们的工作有不少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佛教学者中有的人对佛教义理,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他们中还有的人对佛法有真知实证,则另当别论)。但是,如果仅仅着眼佛教幽玄精微的义理,或一些纯学术的考据、批判,于佛法的核心即佛教的修行道却缺乏信解行证,不能以除烦恼、求解脱、了生死为学佛的根本目的,则又无异于“买椟还珠”。因为不管怎样,佛法不是拿来做学术的文字、理论,而是有助于获得生命之究竟解脱的法门,真正的佛法“可以明见,非时常真,来观可征,引导得果”。 2024-01-23 02:59 学佛 上一篇:学佛人应警惕的十大问题! 下一篇:学佛最常见的27个问题,问得直接答得干脆! 发表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恭恭敬敬拜佛可以获得十种功德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在家学佛如何课诵 宣化上人:十种心态念大悲咒等佛咒,效果更强大 在家学佛如何课诵? 念佛决定能治病 念佛时出现瑞相怎么办? 微笑就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涉水渡河 怡僧法师:学佛不只是做人 菩提法师:学佛探珍 陪读亦是修行 嘎玛仁波切:一个人学佛,真的是一家人都有福 堕胎的长期危害 法藏法师:给想要学佛的年轻人建议 忏悔文 法藏法师:学佛,要有强大的「愿心入体」 隐藏的傲娇 大安法师:念佛十种功德 法藏法师:如何正确的精进学佛 猜你喜欢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五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五课主讲:悟演法师修行当下不得法,没有佛知,没有佛威,很难得到法义,更不用说储备福德资粮了。忘不了过去所学的种种,忘不了自己,我执是最大障碍。任何一个修行的人要.. 布衣百姓 2025-05-01 法藏法师:何谓真修道人 法藏法师:何谓真修道人何谓真修道人问: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修道人」?答:真心怕死!修行路漫漫,道念挽狂澜!法语自觉成功的人,不能忘记过去;自觉失败的人,则不能忘记未来!生死如同远游亦需准备出国旅行,会知.. 法藏法师 2025-05-01 读地藏经可以许愿吗 读地藏经是可以许愿的,但是这个许愿的过程需要通过回向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师兄的愿望才能实现。在回向时,师兄可以为任何一个人去做回向,并且回向的同时内心也要虔诚,这样菩萨才会知道你的愿望,才有可能帮你去实.. 地藏经经典 2025-05-01 法藏法师:往外追求,要适可而止! 法藏法师:往外追求,要适可而止!往外追求,要适可而止!一物质、生活、名利、欲望、亲情、爱情……等的追求,都是一种往外的追求。对世俗人来讲,这似乎无法完全避免。但是请记得:那些欲望一切如幻!并不是宝贵生.. 法藏法师 2025-05-01 怎样开悟 怎样开悟现在给你们讲三点,教你们自己怎样来开悟:第一,行菩萨道,就是走菩萨正在走的路,菩萨在救人,我们也救人。菩萨在做功德救度众生,我们也做功德救度众生。菩萨持戒修十善业,我们也持戒修十善业,这叫行菩.. 禅理故事 2025-05-01 法藏法师:如何看待并调理自己的疾病 法藏法师:如何看待并调理自己的疾病如何看待并调理自己的疾病因缘果报如影随形,这是佛弟子应该坚信的!然而生命中的因果关系,并非单纯机械性地〝单因生单果〞,而是多因多缘的因果表现。因此身体的多病,依经说,.. 法藏法师 2025-05-01 怎么盘玩凤眼菩提,把握好这几个细节,让你事半功倍 怎么盘玩凤眼菩提,把握好这几个细节,让你事半功倍凤眼菩提文玩不仅仅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能一定的的收藏价值。凤眼菩提是菩提子中最突出的一种,它有一二条深刻的纹理,看如眯眼,故美其名曰凤眼。凤眼菩提.. 禅理故事 2025-05-01 法藏法师:人生要「随缘如云」 法藏法师:人生要「随缘如云」人生要「随缘如云」每个人都要学习随缘,就像天空的云自由自在的飘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它,既使是最高的高山也无法挡住云。因为软软的云无形无体,它随风而去,不会逆风而行;遇到.. 法藏法师 2025-05-01 法藏法师:睁眼学做事;闭口修自心 法藏法师:睁眼学做事;闭口修自心睁眼学做事;闭口修自心做事,睁大你的眼,多学着点,是非自然分明;修行,闭上你的口,少说着点,内心自然祥宁!瞋心起时,如何观心,念菩萨慈悲之教化、念无我,作消业想、生惭愧.. 法藏法师 2025-05-01 感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感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所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菩萨不仅现有情身,甚至山河、船筏、桥梁、道路、药草、树木、楼台、殿阁,也随.. 禅宗文化 2025-05-01 净界法师:忆念净土功德一 忆念净土功德一净界法师◎忆念净土功德(作意、触、受、想、思)安乐功德一、不堕恶道二、色身坚固三、衣食自然四、国土庄严五、具足五通六、寿命长远解脱功德一、亲近诸佛二、听闻佛法三、诸善聚会如何成就忆佛功夫?.. 汉传人物 2025-05-01 心灵的圆满 心灵的圆满心灵的圆满“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朝无门慧开禅师的这首禅诗中,洋溢着开悟之人洒脱、自在的气息。 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这时没有一个“我”故意要.. 佛本生故事 2025-05-01 大安法师:对净土宗见地的方便开示 居士: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法师:净土宗也讲见地的,各宗各派都有见地的问题。见地就是我们的知见所能到达的一个地步。 我们对净土法.. 大安法师 2025-05-01 抄心经的感应 抄写心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修行心经的方法,我们每天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认真,而且我们每天修行一定要恭敬,在抄写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字迹,而且抄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力集中,不要有任何的不恭敬的行为。下面我们来.. 心经感应故事 2025-05-01 总决赛第四场:蓝爸爸处的团战,RNGm虔诚打出逆天伤害,一战封神 总决赛第四场:蓝爸爸处的团战,RNGm虔诚打出逆天伤害,一战封神文丨由才子李扁扁原创,切勿抄袭图片丨源自直播截图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总决赛第四场,RNGm开局不利,本来es无铭的鬼谷子就非常出名,十战九胜的战绩.. 布衣百姓 2025-05-01 残忍饕餮穿颈而死 残忍饕餮穿颈而死王阿毛是平望人,生性喜好吃青蛙。他制做了一支铁针,长达两尺余。每当他捕捉到青蛙,他便用铁针刺穿著它的颈部,直到铁针刺满了青蛙,他才放在肩膀上回家,做青蛙大餐。这样经过了数十年。有一天,.. 杀生因果 2025-05-01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念贪等现行不善,临死其身受重苦受。不善心死的人,;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心还没有昏迷之前。;追念贪等现行不善,他这一辈子做的贪瞋痴那些坏事.. 布衣百姓 2025-05-01 文殊一字咒念几遍感应 文殊一字咒是非常好的咒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加智慧,还可以保护我们免受邪魔的侵害,我们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多的念诵文殊一字咒。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文殊一字咒念诵感应。文殊一字咒念诵感应近日,开始密集型修.. 佛咒感应 2025-05-01 大安法师:换个莲华化生的身体 我们确实要厌离这个身体啊,没有一点值得留恋的。我们身体是这样的肮脏啊,造粪的工具啊。再精美的饮食到了我们肚子里都变成大小便了。你说说每天早晨口里都是臭啊,你不刷牙不行。一天到晚搽点香水就能解决问题了?.. 大安法师 2025-05-01 心灵的因果时时都在发生! 心灵的因果时时都在发生! 觉慧很多人都知道,佛教强调因果。但我们所以为的因果,往往局限于现象,局限于具体事件。事实上,意识活动也离不开因果,我们称之为:心灵因果。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这种因果时时都在发生.. 佛本生故事 2025-05-01 本月热门文章 对佛的认识62 宣化上人:人在世上要存正心,不可存邪心62 宣化上人:“阿弥陀佛”虽然仅四个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58 宣化上人: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58 宣化上人: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紧急关头一定用得上55 当你对待它们好时,它们会知道54 大悲咒开天眼53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一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53 楞严咒咒心古梵音诵唱51 山鹑让老鹰俯首称臣,佛陀揭开越界大战真相51 更多 热门标签 功德(166) 阿弥陀经(1) 佛学(30) 地藏菩萨本愿经(1) 刹那间(1) 学佛入门(1) 高僧(127) 菩萨(334) 经书(10) 拜佛(1) 成就(32) 善导大师(1) 解脱(119) 末法(1) 《佛说阿弥陀经》(1) 四大天王(1) 世俗(4) 法器(7) 开悟(38) 忏悔文(1) 如是我闻(2) 回向文(2) 慈悲(48) 具足(19) 佛经(82) 学佛(408) 佛家(8) 佛性(16) 佛教(331) 师父(25) 随机推荐 贺兰县森林派出所放生113只野生动物 道证法师:鲤鱼救子 放生病愈 安士全书新白话版48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十一】 道德的光辉 星云法师:生活与道德 如瑞法师:钱不是靠本事就能挣到的,还要靠福报 多救生灵增添寿命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