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往生男居士四
近代往生男居士四
吴离尘
吴离尘,名宾,河南开封人。性爽直,精书画。从事***十余年,足迹遍中国,历任粤滇显职。遇同事之有能者,辄以职位相让,不稍留恋。凡求救济者,倾囊助之,毫无吝惜。一九二○年,于昆明遇虚云禅师,得闻佛法。一九二五年,返开封,遇慈舟律师,受三皈五戒。于是潜心觉道。嗣以家口丧亡,资财散尽,孑然一身,而年迫桑榆,百感交集。一九三四年,北上燕京,经友人介绍,赴弥勒院,亲近真空禅师,参究向上。后以老病,罢参修净,一心安养。一九四三年中秋前二日,初因感冒,未甚注意,卒成大病。周身僵强,转侧维艰,饮食便利,在在需人。二十日后,势更转剧。当由净友进问:‘尔觉病苦否?’曰:‘苦!’问:‘吾欲为汝诵经,汝愿闻否?’曰:‘愿闻!’再问曰:‘吾欲为汝念佛,汝喜听否?’曰:‘喜听!’其友复告之曰:‘地藏经之功德,最为广大。倘尔之寿命不尽,即能消除夙业,解脱病苦;若尔之寿命已尽,则能助汝往生极乐,蒙佛指引。吾高声诵之,汝静心听之,即可获得感应矣!’其友即为诵地藏经一遍。当晚,离尘息更微弱。其友复开示曰:‘此身为众苦之本,应亟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又道:‘尔用功多年,专备此时受用。务须提起正念,随我念佛,一心西驰,了生脱死,在此片刻,万不可生第二念也。’时离尘神色清醒,面无苦容,唇齿依磬声微动。约一时许,唇停息止,安祥而逝。周身俱冷,头顶尚温。
毛蔼堂
毛蔼堂,浙江绍兴梅袁乡人。幼肆业于杭洲肇汇织绸厂。厂主器重其人,以女妻之。蔼堂深念外舅知遇之恩,殚思竭虑,发展业务。惜有肺疾,经常咯血,体力锐减。犹奔走沪杭,辛勤营业。性慷慨好施,自奉俭约,布衣蔬食,不以处境丰而稍易其志。抗战军兴,西迁入蜀。屡经变乱,宿疾复发,养屙于成都大圣慈寺。方丈常恩法师,谂彼宿植善根,赠以经籍多种,中有印光法师文钞。蔼堂得睹文钞,如获奇珍,经常捧读。尝曰:‘吾于净土法门,似有宿缘,愿终身奉侍之。’未几,所患渐瘳。旋赴渝经营旧业,有暇则念佛。一九四四年,年四十一岁,旧历九月十六日,夙疾陡作,至于失音。乃嘱家人助念佛号。并延四僧,日夜轮念。己则随众默念。频举其手,以拇指食指相掐。家人初未解其意,继见其作合掌恭敬状,始悟欲得念珠。即以授之,则取珠随口微动而记。十九日,忽能发音。谓:‘当于二十一日往生,因印老已来告我也。’家人等漫应之,未甚措意。是夕,其妻侍坐床侧,恍惚中,见其由床坐起,取衣披上,健步出门。怪甚,亦随之。行及门,则见丈六佛身,伫立空中,光明炽盛,不可具说。继见佛垂手接引,挈之以去。一惊而寤。次日,蔼堂安适如平时,且能随众称念不稍辍。家人问其所苦,但云:‘喉间稍有不适而已。’延至二十一日下午四时二十分,于大众念佛声中,合掌念佛,安祥往生。生西方之夕,常恩法师在方丈室中,已就寝矣,忽见蔼堂捧《文钞》来曰:‘谢师惠赠,获益匪浅,今特奉还。’法师方欲与语,瞿然惊醒。次日驰书问讯,方知已于先一日西逝矣。
樊性念
樊性念,住苏州阊门外广济桥,为戏馆案目。中年受同事何桂芳之薰陶,信仰佛法。不久,即皈依印光大师。每逢佛期,常去功德林素菜馆三楼佛堂,随众念佛。后又参加阊门内后石子街陈依仁所创设之佛教净行社。至五十岁时,往西园戒幢寺,受优婆塞戒,即茹素念佛终身。性念一生依靠劳动,维持生活。时存悲心,悯人疾苦,遇有贫困之辈,恒存救济之心。己力不及,辄转向富厚善信,顶礼膜拜,苦口乞施,为人请命。己则藜藿充肠,敝衣遮体而已。一九四五年十月,自知即将往生,在寝室内打七念佛,求生净土。并对其媳全福德说:‘最好十一月初四日往生,因灵岩印老亦是初四圆寂。’在家人及众居士助念下,安祥而逝。时为十一月初四下午七时也。往生数日后,送至灵岩火化。沿途知者,多为合掌致敬。火化后,获得各色坚固子甚多。
胡松年
胡松年,上海人。宅心仁厚,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以经营丝绸为生。中年后,因听法师讲经,觉世无常,弃其所业,皈依印光大师。从此深信净土法门,茹素念佛。抗战军兴,战火遍及各地。上海诸寺,纷纷举办法会,祈求和平。松年热心奔走,维护道场,不遗余力。住觉园法宝馆有年,安心办道,弘法利生。后往苏州灵岩住山,随众作务,暇则潜心念佛。印公圆寂后,营建塔院,松年赞襄督建,颇著辛劳。往生前夕,示微疾。恍惚间,似闻有人告知‘八时往生’,以告妙真和尚。松年有二子,长子早故,妙真因电其次子来山,告以其父往生时至,亦为摒挡一切。松年则沐浴更衣,趺坐念佛。大众闻讯,齐来助念。当晚八时已过,众见其举动如常,欲散去。松年曰:‘今晚已过,往生当是明晨八时,仍劳各位前来助念。’翌晨,大众咸集,更番助念。时近八时,见松年趺坐念佛,一如平时。间有不信,举以为询者,松年云:‘大势至菩萨已来接我,但我一定要阿弥陀佛亲自来接方去。’出言甫毕,更说:‘阿弥陀佛来矣!’一笑阖目而逝,时正鸣钟八下。是日适值印公塔院落成周年纪念,到山缁素见者甚众,无不叹为希有。
李广祥
李广祥,原籍安徽,世居苏州仓街一四六号。广祥秉性忠厚,遭人欺负,惟自省过失,忍不与校。其母皈依三宝,至诚念佛。生三儿,广祥最幼。受母薰陶,早归佛门。十六岁,净口长斋。二十八岁,娶妻邹净明,生有二女。因收入低微,生计十分艰难。安贫乐道,不甚介怀。四十五岁,皈依穹窿山大茅蓬道坚和尚,发心在茅蓬撞钟半年,忏悔夙业。在家终日,至诚念佛,从不间断。一九四八年四月间,六十五岁,忽得半身不遂症。虽在病中,而神志清朗,毫无痛苦。弥留时,妻女随侍在侧。嘱扶起跏趺坐,犹能唇动念佛。不久目瞑,安祥坐脱。
孙常权
孙常权,浙江天台人。养屙于赤城山,遇陈海量居士导之归佛,时年二十。信心纯笃,念佛至勤。与邑人朱天宝、袁子平等,创建天台佛教居士林,被推为林长,兼讲师。每月逢九,集众说法。谆谆善诱,劝人深信因果。尝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此是明显确实之事。果从因生,因必有果,人事之因果,非常复杂。若以短浅之眼光观察之,不足以窥见因果始终之真相。因果通于三世,不局于一生。今生所受的果,是前生造的因,而今生所造的因,有的却待来生去受报。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作善因,招善果,作恶因,得恶果,是无可致疑的。又过去所造之因,固然已经决定本身之祸福,这叫做夙业。而现在造因之权,操之在我。则亦正可趁此良机,广造善因,转移既定之夙业果报。’常权以学佛之人,其最大之仇敌,不是天魔外道,而是五欲心魔。作‘五欲偈’以自勉,偈云:‘道心何以道,五欲生障碍。刀头舐蜜儿,割舌受其害。五欲蒙其心,以道日以远。宾士临悬崖,勒马不可缓。’所为诗,苍凉高雅,发人深省。其‘过溪南外祖母故宅七律’云:‘育母抚雏两代恩,卅年身世对寒村。故园新主惊来客,老屋旧邻话断魂。红树当窗思白发,青山归骨冷黄昏。秋风不尽孤儿泪,为报劬劳礼世尊。’至情之作也。年三十三,往生净土。逝世前夕,诸道友环榻助念佛号。乃曰:‘明日上午八时,佛来接引,我当往生极乐世界。’翌晨八时许,复对众曰:‘佛来了,我去矣!’遂念佛而逝。时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五日。
上一篇:用佛的慈悲智慧来包容别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生命中的苦,怎样才能解脱呢?
生命中的很多问题、很多不足和缺陷,都能通过发愿来解决掉。怎么才能把生命中的苦和业解脱呢?就是发愿。发愿我所受的苦,别人永不再受;发愿我所受的苦,愿代一切众生承受。比如说我生病受了一些苦,那我就发愿帮助..
佛答 2024-09-09 -
宗萨仁波切:我们一直把幻相误认为真实
宗萨仁波切:我们一直把幻相误认为真实事实上,原始佛教的教法,非常简单且直截了当。但是,像我们这种传统的佛教社会,历经多年产生了多种文化的执著、禁忌与习惯,于是就创造出了许多我所谓的“花边装饰”(sidetr..
禅宗文化 2024-09-09 -
宣化上人: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皈依佛
宣化上人: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一九八三年六月十日晚,讲于万佛圣城妙语堂,今天的题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佛讲佛法,僧依著法来修行,再传予他人。可是僧人一定要持戒,不但僧人要..
宣化上人 2024-09-09 -
宣化上人:佛性 是一切众生的本源-皈依佛
宣化上人:佛性是一切众生的本源宣化上人开示,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三日,最初,宇宙鸿蒙,开天辟地时,没有人,也没有什么众生,也没有所谓世界或不世界,根本什么都没有。以后在‘成’劫里,一点一点有了众生。众生究..
宣化上人 2024-09-09 -
缘分不会随意而来,请善待每一个遇见
缘分不会随意而来,请善待每一个遇见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不是所有的情都值得你去珍惜。时间是一剂良药,它会沉淀最美的感情,也会带走留不住的虚情。缘分,需要的是珍惜,和双向的互动;感情,需要的是感恩,..
悟性时光 2024-09-09 -
宣化上人:四种清净明诲 真实不虚-皈依佛
宣化上人:四种清净明诲真实不虚宣化上人讲述,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晚,讲于万佛圣城,楞严经里的四种清净明诲:断淫、断杀、断偷、断妄,是息息相关的。若犯淫戒,就容易犯杀戒,也容易犯偷戒、妄语戒。因此犯淫戒..
宣化上人 2024-09-09 -
善于劝谏,感化婆婆
善于劝谏,感化婆婆明朝有一个童养媳(养媳妇),名叫兰姐。她十二岁时,看见婆婆和太婆(祖姑)相骂,婆婆骂太婆是老而不死的讨厌东西。 兰姐就在那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流着眼泪,跪在婆婆的面前,说道:「婆婆和..
其他因果故事 2024-09-09 -
宣化上人:对教育界之感慨痛心呼吁-皈依佛
宣化上人:对教育界之感慨痛心呼吁宣化上人开示,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今时很多国家教育落后,斯文扫地,虽然教育界里仍然有人发奋努力,挽救道德之沦亡,然杯水难救车薪。教育一败涂地,它原因何在?乃因为教育界人士..
宣化上人 2024-09-09 -
宣化上人:自私心是修道人的绊脚石-皈依佛
宣化上人:自私心是修道人的绊脚石宣化上人开示,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我们修道人勇猛之心易起,永久之志难立,也就是说一时的发心,谁都可以办得到;天天能照著自己的志愿和宗旨去做,这就不容易。因为人不能恒..
宣化上人 2024-09-09 -
净土法门法师:凡夫有心,无论做什么好事,不会十全十美
净土法门法师:凡夫有心,无论做什么好事,不会十全十美佛有没有为一切众生这个念头?给诸位说,没有。事做得比任何人都认真,都负责,心里确确实实没这个念头,不起心不动念。这我们就难懂了,不起心不动念,事情怎..
禅理故事 2024-09-09 -
近代往生比丘六
近代往生比丘六宏 慈宏慈,号妙觉。本名喜生,俗姓张,陕南安康人,汉留侯张良后裔。师幼时即与常儿异,秉性沉默,不好嬉游,有出尘之志。稍长,投南山礼大行尊者为师,剃染离俗。壬午年春,至西安卧龙寺,从朗照法师受具足戒。..
比丘 2024-09-09 -
定弘法师:因果教育是教子第一妙法
定弘法师:因果教育是教子第一妙法幸好我们现在遇到了印光大师的这本小册子《天下太平之根本》,这本小册子特別强调因果教育,这是过去我们在家庭教育当中比较忽视,看了这个小册子之后,知道了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即..
禅理故事 2024-09-09 -
近代往生女居士三
朱许氏朱许氏,苏州马大幥巷十六号朱保良医师之胞姐。适无锡许智超,夫妇同修净业。一九六一年患病,自知不起,预嘱其夫为安排后事。往生之日,适有徐觉意至其家问疾,见氏坐床上,面向西方,无人侍侧。氏即请觉意留下念佛。..
女居士 2024-09-09 -
只要记住这句话,这一生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忘怀得失
古代有个故事说:一个国王做了个梦,梦里有人告诉他,只要记住一句话,这一生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忘怀得失。他当时特别欢喜,但醒过来后就忘了。他非常伤心,于是倾其宫中所有钱财,打造了一个大钻戒,并召集智慧大臣..
佛教知识 2024-09-09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七章 四大菩萨问疾
第七章 四大菩萨问疾一、本品缘由本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弟子品而来。因为在弟子品中佛命十大弟子们前去问疾,他们各述本缘,都言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任务只有落到诸位菩萨的身上了。又,在前几品里我们就听闻了维摩诘..
汉传人物 2024-09-09 -
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咒语的奥妙
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咒语的奥妙近年来,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人员在研究咒语和脑电波,脑磁场的关系,取得长足的前进。他们惊人地发现,当人在默想一个咒语时,可以从不接触被试者的超导磁强计上,测到一个相对应的脑磁..
悟性时光 2024-09-09 -
世界上最容易成功的有两种人
1: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悟到】一个不..
佛教知识 2024-09-09 -
林则徐亲诵《金刚经》超度部下
林则徐(一七八三年─一八五0年,清末政治家,福建侯官人,嘉庆进士)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奉者。一生持诵《金刚经》;慈悲利人,行持人间佛教。佛教给林则徐以深邃的智慧“忘我利他”的大无畏精神。林则徐以佛教的慈悲喜..
佛教知识 2024-09-09 -
运用佛法智慧改善亲子关系
运用佛法智慧改善亲子关系运用佛法智慧改善亲子关系在上个月的菩提沙龙中,主持人智健师兄问一名来参加的朋友:你为什么想加入三级修学?那位朋友说,想用佛法智慧解决她和子女的烦恼。家庭关系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让..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4-09-09 -
何必等到有事才持斋
无论佛教、道教或是民间信仰,很多人都相信持斋有功德,常在遭遇困境时发愿吃早斋,或是初一、十五持斋;以此祈求家庭平安、事业顺利。既然天天都希望有福、平安、顺利,何必等到有事的时候才持斋?不如持长斋,天天..
放生知识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