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济寺
广济寺在五台县城西门内,俗称西寺,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7)。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县王秉韬予以重修,为该县城内第一座梵宇琳宫。该寺山门3间,内有东西配殿各3间,再进为文殊殿3间,殿旁有钟鼓楼各1..
北部区域寺庙 2025-08-31 -
烧香拜佛到底灵不灵?梁宏达的解释一针见血,用2个字说明道理
烧香拜佛到底灵不灵?梁宏达的解释一针见血,用2个字说明道理拜佛烧香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都有存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发展成了一种民俗性质的文化归类。虽然佛教的传入是从印度开始,但在中国大陆慢慢的发展出了..
禅宗文化 2025-08-31 -
东台
东台顶亦名望海峰,海拔2796米。《清凉山志》载:“蒸云寝壑,爽气澄秋,东望明霞,若陂若境,即大海也。亦见沧瀛诸州,因以为名。”这就是东台望海峰之名的由来。望海寺,是东台顶上的寺庙。《山西通志》记载:“隋..
北部区域寺庙 2025-08-31 -
净土法门法师:倡五念法门,求生净土
净土法门法师:倡五念法门,求生净土 第七个,「《往生论》天亲菩萨造。倡五念法门,求生净土」。「净土宗三经一论」,一论就是这一部,这是净土宗基本的经典。《往生论》里面说,「修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8-31 -
中台
中台顶,亦名翠岩峰,海拔2895米,以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中台顶上的寺庙名叫演教寺。据《清凉山志“载,此寺创于隋代,唐代重修,明弘治年间(1488-1505)玉禅师再建。明正德七年(1512—)春,梵僧杂而..
北部区域寺庙 2025-08-31 -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散乱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散乱●现在很多人都到上师面前求大法、妙法、甚深法,回去了不看,不思,也不修。就像一个乞丐得到了满袋的黄金,却认为是破铜烂铁而扔掉、不去珍惜是一样的。●因为现在修行的条件..
禅理故事 2025-08-31 -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二节 心法
第二节 心法心法,心作用的根本主体,自在线取各自所对境界,起分别虑知之作用。造善恶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由此心,又叫心王,共八种识,识是心的别名,本义为了别,了谓觉了,别调分另u,能于境觉了分别故名识。眼识依眼根而起..
汉传人物 2025-08-31 -
马祖道一禅师与石头希迁禅师的机锋相斗
马祖道一禅师与石头希迁禅师的机锋相斗邓隐峰禅师是马祖道一门下的弟子,一天,向师父请辞,马祖道一问:“你想到什么地方去?”邓隐峰说:“我想到石头希迁禅师那里去。”马祖说:“‘石头路滑’,小心摔倒啊!”邓隐..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8-31 -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磨难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快乐之磨难●人在这个世间是一定要吃苦的,智者能在苦中觉悟,愚者会在苦中埋怨及继续造恶业,使得自己以后要吃更大的苦。●修行人要长期修炼才有成果,密勒日巴尊者在雪山上苦修十八年才..
禅理故事 2025-08-31 -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四节 色,不相应行及无为法
第四节 色,不相应行及无为法有质碍的诸法调色。色有显色和形色,显现分明之色彩为显色,如红黄等。体势各别之形量为形色,如长短方圆等。还有不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的无表色。此色有五根五境及法处十一种。(一)眼根:以青..
汉传人物 2025-08-31 -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修行即是修心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修行即是修心是心作佛,修行就是修心。真正学到佛法,是越学越开心,越学越自在,心中越清净,越没有挂碍。如果仅仅是天天诵经、持咒、参禅、打坐,这样是不圆满的。心里没烦恼,才是有修行,才有..
禅理故事 2025-08-31 -
马来西亚陈丽蓉居士28岁往生烧出近千颗舍利!
马来西亚陈丽蓉居士28岁往生烧出近千颗舍利!往生者:陈丽蓉居士(女),2009年8月17日,凌晨3时07分往生,享年28岁。住处: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八打灵县莎亚南镇。陈丽蓉居士,生前有皈依,早年喜欢读诵《般若波罗蜜多..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8-31 -
净土法门法师:业力变现的境界
净土法门法师:业力变现的境界1《佛地经》云:「是薄伽梵最清净觉,极于法界,尽于虚空,穷未来际」。这是说他德用的范围无限的广大。不是我们平常讲,我们身心清净、我们居住的环境清净、这个道场清净,那太小了,..
佛教因果定律 2025-08-31 -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绪论 第一节 三论宗
第八章各宗要略绪论佛教虽产生于印度,自汉代传入我国,随着经典的翻译。以及研习修学者的增多,遂而各宗发挥光大,且有系统的研究,确在中国,在唐代有十三宗,后多归并,至今日以显密大小分之,尚有十宗。宗派的成立主要原..
汉传人物 2025-08-31 -
已婚女看见帅哥意乱情迷,怀中孩子掉入井中淹死
淫欲的火焰招来无边灾祸佛典故事:一念淫心祸无央一日,邻近舍卫城的村庄中,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有位妇人抱着孩子、拿着水瓶,准备到井边汲水。当时离井不远处,正坐着一位容貌端正的男子在弹琴自娱。妇人听到美妙..
佛教知识 2025-08-31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这是乐,这才是真乐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这是乐,这才是真乐1 世间人觉得吃喝玩乐很乐,在佛菩萨的眼中,吃喝玩乐,杀生吃肉,无不是罪!所谓乐极生悲,这个乐会变成悲、会变成苦,这乐哪是真乐?这不是真乐!2 真的乐永远不变,吃喝玩乐那..
五福临门 2025-08-31 -
高僧大德的养生之道
这里,我只谈身体的基本调和之道,并且,是总结三位高僧与三位大德的经验作出的。福建省有位妙智长老,专修消灾延寿药师佛法门,2003年去世,世寿106岁,数年后开缸,成就肉身舍利。本人有幸为之安座。他105岁时,还..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8-31 -
熊的不同选择
在很多年以前,有一群熊欢乐地生活在一片树木茂密、食物充足的森林里。后来,地球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被雷电焚烧,动物四散奔逃,熊的生命也受到威胁。于是有一部分熊提议说:我们北上吧,在那里我们没有天敌,可..
禅宗文化 2025-08-31 -
宣化上人:这个“实相”,也就是真空,也就是妙有
这个“实相”,也就是真空,也就是妙有。什么叫“实相”呢?“实相无相”,实相它没有相,这是头一个解法。又“实相者,无不相也”,所有一切的相,无不都是由这个实相里边生出来的,这是第二个解法。第三个,是“无..
宣化上人 2025-08-31 -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一节 五蕴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第一节 五蕴佛法以有情为中心为根本,情是情感活动,小至接蚁,大至人类,时刻在情感的生命狂流中。但有情各类有迷悟、有思想境界不同,总不外有情是物质和精神的和合物,故佛不偏物质,不偏精神,而二者合..
汉传人物 202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