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王朝有趣的因果现象
读史书发现非常有趣的现象,历代王朝更替中,有着比较明显的因果现象。那就是凡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以背叛夺的政权,其王朝必然因被叛而亡国。比如汉朝以农民起义而得政权,虽然后来被曹魏篡位,但依然有蜀汉一脉存..
因果报应 2024-01-28 -
净土法门法师:果报是从哪里来的?
果报从哪里来的?是自己迷惑颠倒自己造成的,真的叫自作自受,我们不能不知道。决定不是佛菩萨惩罚我们,也不是上帝、阎罗王惩罚我们,自己造作自己要承受。所以,你真正明白了、搞清楚了,受再大的苦难,再大的委屈..
因果报应 2024-01-28 -
虚云老和尚:因果丝毫不谬,祖师三次投胎而了命债
古人安世高法师。累世修持。首一世为安息国太子。舍离五欲出家修道。得宿命通。知前世欠人命债。其债主在中国。于是航海而来。到达洛阳。行至旷野无人之境。忽觌面来一少年。身佩钢刀。远见法师。即怒气冲冲。近前..
因果报应 2024-01-28 -
鉴空—顿悟前身
摘自《历代高僧传》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他虽然勤于学习,但却难以持久。到了壮年,他吟诗作文,自然朴实,不求靡丽。经常游历于吴、楚之间,已经四五年了,干谒显贵人家,所得到..
因果报应 2024-01-28 -
一切都是“缘生” 故一切法不离“因果”
因果论的理论重点是四缘说。佛教各派对于缘的解释颇不一致,部派佛教时期说一切有部有见于南方的《法聚论》讲二十四缘,北方的《舍利弗毗昙》讲十缘,理论纷繁,于是加以简化,只列举南北两论中的前四种:因缘、等无..
因果报应 2024-01-28 -
因果故事—滥杀
(一)邓芝出征涪陵,看见一只母鸟正在给雏鸟喂食,一箭射去,没有射中。母鸟怜惜雏鸟,不忍远飞。邓芝再射一箭,射中了。但母鸟仍旧带箭给雏鸟喂食,等雏鸟吃完之后才哀鸣气绝。雏鸟们也哀鸣不止。邓芝心生悔悟,说..
因果报应 2024-01-27 -
因果故事—欲壑难填
释迦牟尼佛前世曾有一生叫文陀竭,意为“顶生”,是一个大国的国王。 顶生王起初以正法治理国家,不用武力而降服周边国家,拥有很多世所罕见的宝物。然而,他逐渐骄傲起来,不满足于现有的国土,心想:其他国家的百..
因果报应 2024-01-27 -
因果故事—错综复杂的果报
富贵从布施中来,但其果报错综复杂。 《弥勒所问经》说:锦绣满箱却穿着布衣,金银满柜却吃着糟糠,可以安闲却一定要劳筋动骨,可以快乐却整天愁眉苦脸,这就是有福不能享。原因是由于他前世布施的时候不能发至诚心..
因果报应 2024-01-27 -
圣严法师:佛教讲的三世因果是真实的吗?
讲经论道通常认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须藉宿命通知道过去,用天眼通知道未来,才能亲见三世因果。其实,这是似是而非的观念。所谓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可长可短、可近可远,长的以无量数的阿僧只劫..
因果报应 2024-01-27 -
因果故事—虐待
(一)唐朝武德年间,有一位隰州大宁人,名叫贺悦永兴,因为邻居的牛破坏了自家的庄稼,就用绳子将牛的舌头勒断。后来,永兴生了三个儿子,都是哑巴。(《法苑珠林》、《太平广记》)(二)京兆人潘果,不满二十岁就..
因果报应 2024-01-27 -
净土法门法师:善恶不能相抵,要如何才能不受恶报?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讲义》诸位要晓得,佛法是讲理,你过去造作这些业习种子永远存在,不会说你今天修善,这个善可以抵罪过,不能相抵的;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永远不能够相抵。但是罪业深重,这个罪报决定有,..
因果报应 2024-01-27 -
真实因果报应
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我几岁的时侯,我们村有个老任头,那时他已经八十多岁了,常听妈妈讲他小时的事,其时村里老一辈的人都知道。在他几岁的时候。那时中国可能也就刚解放,他父亲是个赌..
因果报应 202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