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二章 入不二法门品
第十二章 入不二法门品
一、什么是不二法门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
了悟诸法实相为“入”,悟到世出世法不二,事理不二,为“不二”。不二是同一、统一之意。体了诸法的性相为“法”,法有二意:1、证法,2、教法。“门”,有“至妙虚通”,通达和门径之意。以教法的如如智,契合证法的如如理,证教打成一片,冥合一如,故叫不二。不二是绝对的,超绝的,直指心性的。义记说,“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一实之理,妙相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
用我们现时人们常用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不二,可以理解为对立,即是二,统一,即是不二。这样理解是没有错的,但是,绝对是不够的。因为佛法中的不二,更是以不二的语言文字,来表示所悟实相的如如,不可言表,故强行立名为不二。经文末了文殊的“一默如雷”,才是真正的不二。语言文字可以说明不二的道理,但是永远不能揭示不二的实相。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太有限了。我们如果没有悟性的话,再会讲经说法的法师,他也无法将“真正的不二交给我们”。
维摩诘现病的本意,文殊问病的原由,就是为了阐发不二法门的真理,并由不二之理,引出不二法门之观,体证不二法门之事,以适化无方,教化众生。这才是示疾问疾的真正用意所在。怎样由不二法门的理,入于不二法门的事呢?
1、由信入。
2、由解入。
3、由行入。
4、由证入。
即信解行证四个阶梯和次第。
《法华经》说:“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为了让我们悟入不二之理,以教通理,并藉此理,以起二用,如手掷大千,借香佛国等。其目的是为了“摄用归体,从体起用”。
本品的由来有这样二个理则:
一、从问疾品以来,经中用大量的文字阐释了名相,展示了众多的修行法门,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现在如果不来一个完整系统的归纳,凡钝小根,权乘菩萨就会感到,不知意之所归,在法的枝末上“歧途亡归“,无由入手。故此,在本品融会多种事理为一理,又由一种事理到无相,而入不二法门。由此使我们悟到:“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的至理。
二、一切佛法不出信解行证,信解行证也是教理行果,即信大乘至教,解大乘至理,行大乘圆行,证大乘之果。在前几品中多谈教理行,如佛国净土,修六度万行等,而本品专明入不二法门的大果。
此品大分为二:
一、说不二法门;
二、明不二法门。
在说不二法门中分三个方面:
一、维摩诘请众人说。
二、众人请文殊说;
三、文殊请维摩诘说。
又分三个阶级:
一、各位菩萨都争论不二法门,不知道不二之理应该是无言的。
二、只有文殊既知道不二之理是无言的,而又能言于不二,不被法所拘。
三、维摩默显出不二之理无言,而又能无言一不二。
三个阶段,由浅入深,层次分明,但是所论的不二之理却没有浅深的区别。
太虚大师将三十五位菩萨,对不二法门的论议高度概括成三个方面:
一、就言入不二法门;
二、遣言入不二法门.
三、无言入不二法门;
二、三十一位菩萨说不二法门
1、法自在菩萨说:
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当时法会里有一位菩萨他的名叫法自在,从他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位菩萨是因为悟到诸法的体性本无生灭,远离有无得失,而得大自在的。生和灭是相对而生的,即有生必有灭,但是所有的生灭法不外乎三种:
1)、依报生灭。依报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即物质世界。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当中。
2)、正报生灭。即我们的色身,叫主观世界。由小到老,由生到死,生命的残骸,层层迭迭,覆盖着大地山河。
3)、妄心生灭。即我们的精神世界。
它也和前二者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变迁。正是《金刚经》上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故此,中论颂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无因生,是故说无生。又说:已生则不生,未生亦不生,除已生未生,更无生时生。这位菩萨就是从生灭法中悟到了无生的道理,并由此而悟入不二法门。他现在在和维摩诘的答问中,将自已所悟到的至理全盘托出,也使我们透过事物的表象,认识到事物的本来。这样我们在生活中就少了一点得失名利心,多了一点平常心和清净。这不正是佛法对现实人生的受用吗?
2、德守菩萨说:
德守菩萨曰:“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
“我”,即通常所说的自我、主观。因为有一个自我的主体和自我的概念,同时便有了一个相对于自我的客观世界,即“我所”。如果“我”都是一个虚幻不实的东西,相对于我而产生的客观还会存在吗?有人会用学到的哲学知识告诉我们:个体的我虽然消失了,群体的我还会存在,对于他们来说,客观还是存在的。这种论议实质上是在不知不觉中偷换了“我”的概念,即:将小“我”的概念,偷换成了大“我”的概念(群体我的概念)。其实是无意义的,因为“我”的生命一旦消失,客观世界是不是存在便无有意义和无意义可言。
凡夫以主宰为我,以虚幻的尘境为我所。罗汉以能断见思惑和证涅槃者为我,以所证的涅槃境为我所。菩萨以人为我,以法为我所。最终还是把我和我所,相对立成二法。如果能由无我而悟入也无我所,破除我心妄见,安住清寂,便是入于不二法门。
将这一道理用于我们的人生实践,也是很有意义的。其意义在于,可以使我们认识到自他生命,主客生命的相互依存性,从而在遇到名利得失时,运用自他相换的方法,来思考问题。使人生就多一份理解、宽容和诚实。
3、不瞬菩萨说:
不瞬菩萨曰:“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
这位菩萨在形象上最大的特点是,双眼圆睁,昼夜不合,连眨也不眨,故得名不瞬。不瞬有三意:1、如天眼,天眼不眨。《涅槃经》说:就是转轮王的眼,也有眨的时候。2、爱敬佛身,常注目谛观。3、心中无垢,慧眼常开。太虚大师说,瞬,目动也,眼目是六根之首,不瞬,是因为六根不触受六尘。根不接尘,则识不起,诸法空寂。
“受”,是领受,分三境:1、苦;2、乐;3、不苦不乐;我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的领受,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的接纳,并同时产生六识的反映而产生的。从因上讲,有取著才有受,无取著也就无受。从果上讲,有漏的五蕴叫受,无漏便无受。如果我们心中没有爱恶,受和无受就无从说起。以此类推,无受,无取,也无舍,自然无作无行。无作,是说不造作生死业。生死缘息,正观亦无,也就无行。这样不著二边,也不舍二边,入于中道第一义谛,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就是入不二法门。
4、德顶菩萨说:
德顶菩萨曰:“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於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顶,意为懿行美德很高。因垢净的相对而悟到没有垢净的不二法门,可以分三个层面来论述:
一、垢,就是不净。心中恶念丛生,妄想纷纷,是心中不净。外界脓血便痢,纸屑尘坑,是环境不净。在人间社会来说,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不可否认。
二、无垢。垢与净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是以我们的心为标准的。心若喜欢,不净的东西瞬间可以成为净的东西。心若不喜欢,净的东西瞬间可以变成垢的东西。虽然我们试图以自已的好恶为标准,可是我们的心中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
三,无垢无净。在此的无垢无净,不是以我们的好恶为标准的无垢无净,而是就诸法实相的本然来说的。即,是就人生和宇宙的实相来说的。垢净是相比较而产生的一个是非判断,如果能由垢相而悟到垢性的当下就是空性,垢相只是由于一念无明而生的幻相,而证得第一空性,体认《大般若经》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法理,顺于灭相,也就是在心行中超越垢与净,栖心于寂灭之中,便是入于不二法门了。
但是学人务必要将事和理,体与用,世间和出世间多重的互换关系处理好,不可违背世间之事,以行出世间之理。
5、善宿菩萨说:
善宿菩萨曰:“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动,是惑心才起时的一种相状。念,是取相深住的心念。动是一念无明初起,因为有无明起,才有妄识滋生。识念生起以后,不断的分别前尘境界。故《八识规矩颂》说:渊深七浪境为风。如果无明不起,妄识俱空。妄识俱空,就没有分别。不动即无念,无念就是入于不二法门。
智者大师说这位菩萨得了日月星三昧,能照见一切,所以叫善宿。
6、善眼菩萨说:
普眼菩萨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於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从普眼名,我们大致可以见出这位菩萨的修持法门和德行所达到的境界。
从森罗万象的现象悟到不离真如的一相,叫一相。又悟到一相也实则不存,叫无相。更不以为有一个无相可以得证,会归于诸法的平等。从表面来看,诸法是有差别相的,有相和无相形成差别,但是如果能了达有言说的一相,当下便是无言或离言的无相,不落于对待,就是入不二法门。
7、妙臂菩萨说:
妙臂菩萨曰:“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臂,是因为这位菩萨具足悲心,不舍众生,以种种方便提携众生,故名妙臂。罗什法师说,“以施报故,才能出种种宝物,如五河流”。
罗汉和菩萨同见无生的真理,但菩萨悲愿具足,不舍众生,以“六度四弘,普度一切”。罗汉则视三界如火宅,观空取证,独契无为,不肯入于五浊恶世来度众生。显然菩萨心和罗汉心不同,成为二法。进而言之,心相虚妄,皆从缘生,哪还有大小乘之分别呢?
8、弗沙菩萨说:
弗沙菩萨曰:“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弗沙,是以二十八星宿内的鬼星命名的,因为在这位菩萨出生的时候,正值此时晨。善和不善有三种分别:
一、事和理。顺于世法人情为善,反之,则为不善;
二、依于佛法行十善为善,不行十善为不善;
三、求小乘为不善,求大乘为善。将大小乘对待为不善,不二为善。
如果能够善恶两亡,心无分别,才是真正入于不二法门。正如六祖惠能问慧明:不思善,不思恶,正于这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9、师子菩萨说:
师子菩萨曰:“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狮子是百兽之王,这位菩萨叫狮子想必是深见谛理,说法无畏,如狮子之吼。人生的罪与福,是由善和恶的心行来决定,如果心行善,必“积善之家”有余庆,如果多行不善,“作恶之人”必有余殃。从世间法来说,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观念,为人们的生活架构了道德坐标。也使人们的心行得到了规范,仅此一点,也是值得弘扬的。
吉藏法师注说:“行善得福饶之果,名福;造恶感摧折之报,名罪”。金刚慧,据说人间的金刚石,因其坚硬、质沉、坚无为摧,如果将它放在山上或者平地,它都能“直过无碍”,直到金刚地后停住。佛法的实相慧,犹如金刚,穿过“福山”、“罪地”直至法性之地。
经中说:“我心自空,罪福无主”。又说:“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禅宗祖师说:此法如金刚王宝剑,魔来魔斩,佛来佛斩,魔佛来魔佛俱斩,到此关头,还有什么罪福可得?罪福不可得,便无缚无解,罪福性平等,就是入不二法门。
我们虽然悟到罪福性平等的至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言行却不能违背世间,违背了世间法,也就违背了佛法。当我们讲到佛法实相的时候,必须用双照双观的功夫,圆通事理,融会体相,才不至于将出世法和世间法对立起来。
10、狮子意菩萨说:
师子意菩萨曰:“有漏无漏为二,若得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想。不著於相亦不住无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三界以内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有漏法,有漏,是因为漏失功德法财而得名。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做的一切界外的假名功德,是无漏的,即不漏失功德法财,故名无漏。有漏和无漏是二,如果悟到有漏无漏法性本空,不住有无之相,体达法性平等,便是入不二法门。
11、净解菩萨说:
净解菩萨曰:“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这位菩萨得清净见解,故名净解。凡夫心有造作营为,叫做有为,圣人心中没有造作营为,故称为无为。
有为,是指世间的有为法。无为,是指出世间的无为法。相对于有为,才建立一个无为。如果认识到有为法是因缘生法,其体空寂,有为法不可得,无为法也无从建立,我们便可悟入不二法门。
《百法明门论》中有:“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位无为成百法”。这就是法数,有为无为明显对立。我们如果不 能悟到诸法的实相,超越这些名数,我们就无由解脱。只有当我们超越有为和无为,“心如虚空”的时候,一法不立,一尘不染,才是入于不二法门。
12、那罗延菩萨说:
那罗延菩萨曰:“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那罗延译力士、勇健、坚固三意。这位菩萨体证金刚坚固三昧,断惑证真,非常猛利。世间是生死,出世间是涅槃。凡夫因不明因果,迷昧真性,造诸恶业,流浪生死。二乘圣人出离苦海,厌离生死,以证得涅槃为究竞。唯有大乘菩萨,即有情世间,悟到其性空寂,即是涅槃,不出不离,自性犹然。不流溢,不散乱,混然一体,当体不二法门。
13、善意菩萨说:
善意菩萨曰:“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生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因为这位菩萨妙悟生死和涅槃当体不二,又善知众生种种心行,故名叫善意。凡夫背离涅槃贪住于生死,六道出没,长期流转。二乘人背逆生死,将生死和涅槃看成是对立的,并住于涅槃。菩萨照见生死的本质就是涅槃,舍生死以外,无涅槃可言,从生死的当下证知涅槃,又不住于涅槃。泯灭缚、解、生、灭的对待之法,心中无依无托,入于不二法门。
14、现见菩萨说:
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了脱生死,断了烦恼名为尽。不了生死,烦恼未断叫不尽。其实,从究竟上讲一切法毕竟空寂,尽和不尽,其体是一。虽然从表现形式来看,有些法是究竞的,有些法是不究竞的,它们的本质并无差别,能够这样悟入就是不二法门。
15、善守菩萨说:
善守菩萨曰:“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我,具有主宰义。事实上,“我”只是众缘的聚合体,众缘散时,幻灭现前。众缘未散之时,犹如聚沙,从精神到物质没有主宰,刹那无常,“我”只是幻象而已。我和无我从表现上来看是二个,实则“我”即“无我”,我是事,无我是理,我若无时,无我之理何存?所以如果能够见到性空之我,便是悟入不二法门。
16、电天菩萨说: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於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电天菩萨因其见地清沏,智慧具有穿透力而得名。心性被妄念覆没是无明,心性不被妄念所覆,其体明净即是明。众生的妄心是无明,佛心是明。有善和不善,染污和清净,就有明和无明的差别相。如果能够了知无明是心性上的幻相,真体上的妄用,摄相归性,摄用归体,就是不二法门。
永嘉大师证道歌中有:“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句,就是不二法门的生动写照。古人常用水与波来诠释事理的不二,明和无明,也犹如水与波。
17、喜见菩萨说:
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於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色和空,就是有和无的关系。受想行识等,也是一样。表面看来俨然是对立的二个事物,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话,就会发现色(物、存在)只是一种幻相。正如《心经》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悟入其本质,并超出相对的两边,认知其本质是一,而不是二,即是入不二法门。
18.明相菩萨说:
明相菩萨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後际空故中际亦空。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四种即地水火风,之所以称其为种,是因为地水火风是万事万物之因,其因可以说遍一切处.表面看来最小实则最大。在这时加上“空种大”而成为五大,称为种的意义相同。体悟四种大和空种大的相对是表面的,四种大的性就是空性,其实质是二而不二,正如《楞严经》所说:“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不被四种大堵住心眼,明相常能现前,这是明相菩萨的不二法门。
四大未生起之时前际本空,分散之时后际也空,住时实则无住,故此中际也空。也可以说生死是前际,涅槃是后际,但在智者看来,前后中际都是空空如也,性即真如,不生妄想,如此悟入,是为入不二法门。
19、妙意菩萨说:
妙意菩萨曰:“眼色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安住其中,是为入不二法门。”
这位菩萨是由六根和六尘当体的性空中悟入不二法门的。眼根和色境相对成二,如果悟知眼根也是由尘所生,和色境一样如幻如化,了不可得,从而在应用中不生起贪恚痴三毒,就是入不二法门。其它五根亦复如是。
20、无尽意菩萨说:
无尽意菩萨曰:“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一切智为二。智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布施等六度是菩萨在行六度时应该做的事,为了不住于这些事,就必须回小向大,回事向理。从表现上看事和理是二个,但是事理之性元无有二,能悟此才是入于不二法门。但是有人会以为无二便是有一,其实经文中的“一相“是一相无相之意,万不可执着“一“为真实。《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又,智慧是有分别的事度,一切智是无分别的理度,如果能了达智慧是一切智的妙用,其体性不二才是入不二法门。
21、深慧菩萨说:
深慧菩萨曰:“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於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这位菩萨由甚深的三昧,而得甚深的智慧而得名。
空,无相,无作是三解脱门。此三者一一相对而成相对差别之法。声闻三脱此不是彼,彼不是此,和大乘的三解脱有着根本的区别。大乘三脱从表面上看是三,而从体上来讲三者是一,而不是三。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这是以三解脱其体性不二为法门。
22、寂根菩萨说:
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鸺词欠ǎ??词侵冢?侨??晕尬?嘤胄榭盏龋?磺蟹ㄒ喽?D芩娲诵姓撸?俏?氩欢??拧!
这位菩萨从六根悟入法本清寂而得名。
在一般人眼里佛是佛,法是法,众是众,三者截然不同。更有甚者会将三者对立起来。在现实社会里,有人信佛而不信法,成为只知求福不懂求慧的人,最终福尽还坠。有的人只信佛和法,而不归依僧,在他们看来僧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修行办道还不如一个在家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因为没有处里好三宝和三三宝之间的关系,徒然增长人我是非和诤斗,远离了清净。
依大乘佛法讲来,一方面三者各有不同,另一方面以相互依存。而且其体性都是清清寂寂无二无别。不但三宝如是,由此而推广到整个法界莫不如是。悟此,才是入不二法门。
23、心无碍菩萨说: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不惊不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在此身指五蕴身,即色受想行识,精神和物质的和合之身。身灭即是指的涅槃。在凡夫眼里身生则有,并执身以为我,不知身生的实质只是缘起幻有,如泡如露,如光如电,没有实体,当下即空。二乘人以为借此身之假,可以证得涅槃之真,以为有涅槃可证,并住入其中。大乘佛法认为身生是“空生”,灭也是“空灭”,本来如如,不生不灭,事实本来如是,又有何惊惧?
执身以为实的身见使人们饱受身见之苦,少有人能从身见中解脱出来。
24、上善菩萨说:
上善菩萨曰:“身口意善为二,是三业皆无作相,身无作相即口无作相,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是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能如是随无作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身口意三者从现象上讲是三,各有所作,成相对法。三业清净是善法,三业不清净是恶法。但从本质上讲,三业本空,无作相可得。身口意三业正报如此,依报的客观世界自然也是如此了。能体达一切法本来清净无作,才是入不二法门。
25、福田菩萨说:
福田菩萨曰:“福行罪行不动行为二,三行实性即是空。空则无福行无罪行无不动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从世间现象来看,福是福,罪是罪,或者无福也无罪,这三个彼此截然不同.衣食丰足,受人爱敬是福。缺衣少食,劳怨愁苦是罪。修欲界的十善行得福,造欲界的十不善行得罪。“不动行”是出世间的四禅四空的禅行,因为不受三灾四受所动故名不动行。这些从大乘法的第一义谛来讲毕竟是空。悟此,行福行罪及不动行,行而不住,如云生空中,才是入不二法门。
26、华严菩萨说:
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因为有“我”才有了以我为标准的彼此,如果没有“我”,彼此不存。悟到“我”性本空,自然彼此双遣。
27、德藏菩萨说:
德藏菩萨曰:“有所得相为二,若无所得,则无取舍。无取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以为有法可得,有法可证,这是凡夫和二乘人的见解。因有这样的见解,能证的我和所证的法成为相对,由此产生得失等有为法,便不能悟入法界本体。大乘佛法认为最高的境界是“无所得”,无所得才能证得无上的正等正觉。这种无扶无托的境界一落言语和心意识便当下即错了。
28、月上菩萨说:
月上菩萨曰:“暗与明为二,无暗无明则无有二。所以者何?如入灭受想定,无暗无明,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于其中平等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洪钟待叩,有叩则鸣”,月上菩萨他的智慧如明月当空,遍照山河大地,因故得名。
在世人眼中明和暗是截然不同的二个事物,不知道明暗是相对而生的二个事物,从现象上讲相互依成。更不知道超越明暗以后是什么状况?或明暗的当体是什么?
在修行人来讲烦恼是暗,智慧是明。智慧之灯高举,则烦恼之暗消亡。暗来明去,明来暗去,互为消长。成为相对立的二法。若果明了“昔本无来,今本无去”,烦恼和智慧性本空寂,才是入不二法门。
二乘人入定,灭了受心所和想心所,就没有明和暗的分判了。如果能够这样悟入明和暗同一根性,才是入不二法门。
29、宝印手菩萨说:
宝印手菩萨曰:“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不二法门。”
在二乘人眼中,红尘滚滚的世间和清清净净的涅槃显然不是一回事,所以欣喜涅槃而厌离世间。如果能象大乘菩萨那样,即不乐世间,也不乐住涅槃,远离苦乐之想,行于不住不舍的中道,便没有困缚和解脱可言。这正如中国禅宗三祖僧粲前去参礼四祖道信,请求给以解脱之法,四祖问言:谁缚你。消亡相对才是入不二法门。
30、珠顶王菩萨说:
珠顶王菩萨曰:“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八邪是邪道,八正是正道。心游道外,心外求法者是行邪道,心不外求,行于佛法者是正道。正道与邪道的分水岭在于起心动念和行为的端正与否。从悟入法界的本真来讲,真正的正道没有邪正,也不分别邪正。因为邪正是一对对立的事物,相对而出,相对而出的事物又相互依存。一真法界是无扶无托的绝对同一。也就是说同一之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道”。
又,心存正见者,远离邪正的二边,不见邪,也不见正,没有是非,“非邪非正”才强行立名为正。其实说是说非,说邪说正,思想住于对立,全都是邪。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在人事的范围里,几乎每天都在是与非,邪与正的思辩和交锋中。很少有人能用“邪正俱非”的方法来观照生活。
31、乐实菩萨说:
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实,是指真实法.不实是指不真实法,即虚妄之法,相对而出,成为二法。在此的所谓“实”恐怕没有证知真正的实法。因为真正的实见者,不见有实可得可见,更何况不实呢?只有实和不实都不可得,才是实法,也是不二法。这不是凡夫的肉眼所能见到,只有大乘的慧眼才能如是见,如是知。故此可知:真谛中的实际理地,无形无象,不可名状,没有分别。
三、文殊示不二法门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上来三十一位大士,各自争先恐后的说了自已对不二法门的见地,将诸法性相的方方面面可以说都道尽了。这对于我们悟入法界显然是一串万能的钥匙。但是使人抱憾的是,全都是有言说的,也就是说,全都是有法的。其有利的方面是可以引导众生到可到之境,不利的方面是,有法可立可说必然成二法,以怎能体显不二法门呢?
文殊菩萨为了引导指示各位,悟入真正意义上的不二法门,在众人言说之后,故意请问维摩诘,以达到“以言遣言”的效果。将凡夫二乘人的“识情荡尽”,标指以离言说的不二法门。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虽然如此,文殊菩萨依然是有言说的。及至维摩诘一默如雷,才将这场关于不二法门的论辩推向极致。
总结三十一位菩萨,文殊菩萨,维摩诘对不二法门的展示,我们可以分为这样三个层面:
1、三十二位菩萨以言显道。要是没有这些言说,无法显示不二法门的纲要。我们将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嘴。
2、语言对于法界而言是一种工具,是大道的糟粕。如果不离言说,“无以得其醇”。但是遣言又要言说。
3、维摩诘默然以会其极。
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默然可以会入法界本真,即不二法门,但并不是说,默然是定法,唯默然可独取。如果有人心中无明而以默然显示,是可呵之人。
四、大众获益
说是入不二法门品时,于此众中五千菩萨,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
会中五千菩萨也沾了法喜,因此而悟入不二法门,证得无生法忍。
相关文章
- 寂静法师:谁是潜伏在你生命中的敌人
- 寂静法师:寂静的心语108
- 净土法门法师:希特勒杀这么多犹太人到底是什么因果?
- 如瑞法师:修行离不开慈悲智慧
- 如瑞法师:难学能学难行能行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二章 序分
- 净土法门法师:凡夫有心,无论做什么好事,不会十全十美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七章 四大菩萨问疾
- 运用佛法智慧改善亲子关系
- 净土法门法师:出家人表演的就是这一招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观察自己,你才能成就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想走就走,想留则留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言语要谨慎,文字更要谨慎!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六章 十大罗汉问疾
- 净土法门法师:出家也是个行业,这个行业干什么?
- 净土法门法师:佛法是可以无师自通的,妙就妙在此地
-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章 观众生品
- 运用佛法的慈悲智慧来处理婆媳关系
- 广化法师的故事
-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克服听经和诵经打瞌睡?
猜你喜欢
-
宣化上人:禅修的十种利益功德
宣化上人:禅修的十种利益功德第一种叫“安住仪式”。你天天参禅打坐总有个样子,这个样子就是个仪式。你天天参,月月参,年年参,时时参,刻刻参,都有一定的仪式。你行跑香,在禅堂里要跑香的时候,就叫说:“行起..
为人处世 2024-09-10 -
邪淫让我迅速失去好的姻缘,再不戒掉邪淫此生必死
邪淫让我迅速失去好的姻缘,再不戒掉邪淫此生必死我接触佛教3.5年了,戒邪淫也有3.5年了,很惭愧,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戒掉邪淫(sy、yy、不良视频),我的感情福报被大大消耗了,所以至今29岁了,还没有结婚,前段时间..
戒邪淫故事 2024-09-10 -
福报越修越少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 生、做义工等等。但是,人们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某些行为也在不停地..
佛答 2024-09-10 -
属相本命佛带什么颜色
属相本命佛带什么颜色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这个本命佛一般是不需要讲究颜色和材质的。不过可以根据善信个人的喜好和意愿选的,如果你像请一款适合你自..
五福临门 2024-09-10 -
宣化上人:钱可通神—切勿错因果-皈依佛
宣化上人:钱可通神—切勿错因果宣化上人开示,钱字是从一金、从二戈而成。有首偈颂说得很好:‘二戈争金杀气高,人人因它犯唠叨,能会用者超三界,不会用者孽难逃。’戈是干戈,是一种武器。钱是用金属所铸造的。二..
宣化上人 2024-09-10 -
寂静法师:谁是潜伏在你生命中的敌人
寂静法师:谁是潜伏在你生命中的敌人看人优点是“聚灵”,看人缺点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当你评判时,指责外在人事的不足、宇宙的不公时,你就..
佛教因果定律 2024-09-10 -
宣化上人:孩子应让他自由发展吗-皈依佛
宣化上人:孩子应让他自由发展吗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日中午,讲于万佛圣城,‘天地之大,四海之宽,无奇不有。’世界上奇特的事很多,人们皆想像不到。可是什么事都是一半由天造,一半是人为。天造人不为,则不会成功..
宣化上人 2024-09-10 -
宣化上人:佛教里要摒除人我之见-皈依佛
宣化上人:佛教里要摒除人我之见宣化上人开示,我现在觉得以前所做的事情,有很多不对的地方。怎样不对呢?佛教提倡‘无我’,可是我常有个‘我’的思想,就因为有这个‘我’的存在,所以没有‘人’的存在。本来应该..
宣化上人 2024-09-10 -
宣化上人:对育良、培德学生开示-皈依佛
宣化上人:对育良、培德学生开示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三日,今天学生们到台上来说自己读书的心得,处事的感想。虽然说的很短,但是很有意义。他们年龄很小,便知说谎话是欺骗的行为。自己欺骗别人,别人也会欺骗自己,..
宣化上人 2024-09-10 -
对不同的佛像是否要念不同的佛号
佛像是不是一定要到寺庙去请回来,不开过光的佛像能每天对着念:南无阿弥陀佛.吗?念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焚香?比如对着如来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对着地藏王菩萨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如果没有如来佛的像,那么可以对着地藏王..
近现代往生纪实 2024-09-10 -
宣化上人:众生的别业和同分妄见-皈依佛
宣化上人:众生的别业和同分妄见宣化上人开示,节自楞严经浅释,在楞严经里,有一段讨论二种颠倒妄见。什么是二种颠倒妄见呢?第一是众生别业妄见,即单独所造之业,是个别的,和众人不同。自己见解特别,行为特别,..
宣化上人 2024-09-10 -
寂静法师:寂静的心语108
寂静法师:寂静的心语1082 要为灵魂找一个美丽的归宿,不要为肉体找一块豪华的坟墓。3 只要人生没有觉悟,抓住的东西越多越苦。4 把钱放在头顶,人就沉重;把钱放在脚下,人就成长。5 “财”是外在有形的,“富”是..
佛教因果定律 2024-09-10 -
净土法门法师:希特勒杀这么多犹太人到底是什么因果?
问:澳洲同修提的问题。佛家讲三世因果,凡今世所受报皆为前生恶因所致。请问希特勒杀害这么多的犹太人,若对犹太人来说,这是他过去造因所受果报,是否容易引起歧视弱势团体的误会,或造成支持希特勒复仇的错觉?答..
因果报应 2024-09-10 -
如瑞法师:修行离不开慈悲智慧
修行离不开慈悲智慧如瑞法师我常常说,不是我们知道的少,而是我们离道太远。学也许很容易,但是实修恐怕就难了。实修就是要把我们所学到的认真地去观察思维,用心去体会。大家都懂得缘起性空的道理,知道要离开对虚幻的..
汉传人物 2024-09-10 -
宣化上人:这三毒不但毒身、又能毒心,是人类的公敌
宣化上人:这三毒不但毒身、又能毒心,是人类的公敌我们人在这世界上的时间,转瞬之间,就消逝了。可是人人放不下,执东著西,觉得世界的一切是真谛,所以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在名利上徘徊,为名利尽做些违背良心的..
为人处世 2024-09-10 -
务必要明白因果报应都是遵循的哪些定律
按:因果报应可以说是自然界的铁律,在认为“一切如梦幻泡影”的佛法中,亦有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论断,可怜唯物主义者竟认为其只是迷信。但是,即便是相信因果的人中,绝大多数人,包括没有学过因果律的佛..
因果报应 2024-09-10 -
如瑞法师:难学能学难行能行
难学能学难行能行如瑞法师法句经:此心随欲转,微妙极难见。智者防护心,心护得安乐。当我们出家剃发染衣的时候,就和在家时不同了,而是要学做大丈夫的事。我们要尽量学会:难学能学,难行能行。也是通过这些来培养我们的..
汉传人物 2024-09-10 -
喂,亲爱的,这只不过是场电影!
喂,亲爱的,这只不过是场电影!当我们看电影时,会有真正的出离心。为什么?因为看电影时,屏幕上发生的事情,在你的脑袋里,会知道那是假的,那只不过是一场电影罢了。假如中途想上厕所,一定要有胆子站起来走出去..
其他因果故事 2024-09-10 -
今日诸位啜腊八粥,是何等因缘
今日诸位啜腊八粥,是何等因缘。须知即是庆祝佛成道的意思。但是应该昨天啜。何以故,因佛成道以前,啜乳麋故。原夫释迦佛未成道前,为悉达太子,十九岁出家,五年修习世间禅,知非究竟。乃入雪山,思惟佛道。六年苦..
佛教知识 2024-09-10 -
运气不好如何改运?讲一个改运最快的方法
睡觉的诀窍大全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没有哪个人不做梦。至于醒来觉得自己没有做梦,那是因为他忘记了。 通常一个人睡两个钟头就够了,为什么有人要睡七、八个钟头?..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