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点赞推荐 汉传人物 佛教寓言故事 宣化上人 佛学基本知识 其他因果故事 五福临门 金玉良言 佛本生故事 佛教历史 佛学问答类编 中国佛教十大名山 初识佛法须知 护生故事 谈佛说禅悟人生 悟性时光 佛教传播与发展 佛教因果定律 佛教基础知识 禅理故事 为人处世 皈依佛门 近现代往生纪实 药师经经典 禅宗文化 布衣百姓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佛学常识 金刚经经典 早吃素 因果业报 罗汉菜 杀生故事 禅宗公案 楞严经经典 因果报应 心经经典 海涛法师 华严经经典 戒邪淫故事 普门品经典 首页 / 佛答 / 做个好人就行了,何必学佛? 做个好人就行了,何必学佛? 分类:佛答 2024-11-24 06:53 来源:上海玉佛禅寺 学佛 上一篇:请佛菩萨像,有必要找师父开光吗? 下一篇:念诵“喇'嘛'钦”三遍的意义 发表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检验学佛是真懂还是没真懂? 这,就是生活 为什么不能很快认识自己 海涛法师:学佛与修行 大安法师: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净界法师:很多人一学佛就要改变命运,这个是错误的! 印光法师:学佛法专重理性,拨弃事修及因果是以身谤法吗?(195) 酒戒与酒害 都知道学佛,可你知道《心经》是怎么念的吗? 金庸先生的养生五诀 粥与茶 笑多于哭 空色本来同 脱俗与随俗 自家寶藏 钱里头的业 遗忘 金明法师:学佛的好处 慧律法师:学佛三要件 十个学佛进步的标志 猜你喜欢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五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⑸内容概要:释经名。地藏菩萨的名号中,『地』是呵护,住持,生长万物的意义,这位菩萨行菩萨道能忍如地,所以他含藏着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是『地藏菩萨』的本义。——界诠法师宣讲(本文档由.. 汉传人物 2025-08-18 道德经的处世哲学: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德经的处世哲学: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8-18 宣化上人:食五辛后果 护法善神不守护 大力魔王乘虚而入 【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这是第一个渐次,除其助因。这“五辛”,就是助着造业的一个因,所以要先把它除去。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一切众生”,就是十二类.. 宣化上人 2025-08-18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⑴——界诠法师宣讲(本文档由界诠法师弘法视频整理而成)内容概要:欲生净土,先读地藏经了解世间极苦,才易生起欣求极乐的出离心。各位比丘,各位比丘尼,居士男,居士女,大家晚上好,阿弥陀.. 汉传人物 2025-08-18 净土法门法师:本觉本有,不觉本无 净土法门法师:本觉本有,不觉本无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迷、邪、染’,这是恶业!是本来没有的。‘佛性正知’这是至善,是本来有的。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本来无的,当.. 佛学基本知识 2025-08-18 方海权:万念归一,能度苦厄 方海权:万念归一,能度苦厄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识情感。而菩萨之伟大,无意识界,唯慈悲心。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自是无意识界。念念着相,念念执情,故众生念念生起烦恼。观世音菩萨,观四大皆.. 其他因果故事 2025-08-18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放下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放下文学家常常讲「人生如梦」,这个话说得非常的真切,可惜,他会说,他没入这个境界。他虽然说这句话,他还是迷,他还是不觉。如果一下觉悟了,「整个人生是梦」,梦裡还争什么,梦裡还有什么得.. 五福临门 2025-08-17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才能见到佛光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才能见到佛光 一般人之所以不能见到佛光,不能体会到佛对于一切众生的真实功德,都是因为业障深重,所以见不到,体会不到。消除业障的方法很多,大乘经里面所说的种种法门、种种修持,无非都是帮.. 金玉良言 2025-08-17 净土法门法师:对於老年痴呆症的人,如何实施挽救帮助他们往生? 净土法门法师:对於老年痴呆症的人,如何实施挽救帮助他们往生?第二,他问的是:老年痴呆症是当今社会上严重的问题,佛法如何看待其因缘果报?学佛同修应如何避免此症?这个问得好。每一个人都会老,谁老了得痴呆症.. 佛本生故事 2025-08-17 印度佛教思想史(上) 自序民国五十六年,我在『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自序」中说:在战乱中所写的『印度之佛教』,「是用文言写的,多叙述而少引证,对佛教史来说,体裁是很不适合的,而且错误与空疏的也不少。……我要用.. 佛教历史 2025-08-17 印度佛教思想史(下) 第六章大乘时代之声闻学派 第一节说一切有部 西元前后,佛教进入「大乘佛法」时代,然依「佛法」而演化分裂的部派佛教,虽有兴盛或衰落的不同,但还是存在的,还在弘扬发展中,这可从(西元五世纪初)法显,(七世纪.. 佛教历史 2025-08-17 净土法门法师:怕财富贬值被盗 净土法门法师:怕财富贬值被盗这世间有许多富人,他命里有财,却舍不得布施,他怕财富贬值,怕财富被盗,天天在防范,天天在操心,所以富而不乐,生活过得很苦。 我看许多大富大贵的人,出门还要请保镖,要晓得,那.. 五福临门 2025-08-17 中国佛教在台湾之发展史 現代學者在研究宗教現象時,往往依宗教組織形式之有無,將宗教大別為制度化宗教和普化宗教(或稱非制度性宗教、民間宗教、通俗信仰)。但是在各種地方志書中,卻將宗教大別為「官方祀典」和「民間崇拜」兩大類,近代.. 佛教历史 2025-08-17 台湾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台湾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諸位與會的各界貴賓、諸位學者專家:今天的「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能夠在國立台灣大學舉行,可說十分富有創意,台灣的歷史、台灣的文化、台灣的社會、台灣的宗教等等諸多現象,其形成背景.. 佛教历史 2025-08-17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功夫不要问别人要问自己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功夫不要问别人要问自己今天这跟着我的人很多,有跟二、三十年的,对我讲的是不是百分之百的理解、百分之百的相信而去做?跟诸位说,一个都没有!教你放下,他偏偏不放下。这都在日常生活当中,佛.. 佛学问答类编 2025-08-17 文殊道场五台山 前言佛教与山、人文与自然,这是本书的主题。从释迦立教的本意上讲,佛教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而不是迷信。佛教哲学中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属于唯心主义,但其思想方法却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佛教还具有独特的伦理学.. 中国佛教十大名山 2025-08-17 净土法门法师:得到阿弥陀佛道力加持的祕诀 净土法门法师:得到阿弥陀佛道力加持的祕诀我们今天学大乘,我们今天学净土,希望在这一生当中破迷开悟。净宗这个法门太殊胜,非常特别,佛的无量法门裡头只有这门,除这个之外你再找不到了。为什么?你看成佛,一切.. 金玉良言 2025-08-17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⑵内容概要:一、真修行不怕饿死,自有龙天护持,若贪名闻利养而修行,易入歧途,龙天不佑。二、众生性识无定,调服己心颇难,度众生更是难上加难。三、短时用功不见效,累世所积业障深厚故。.. 汉传人物 2025-08-17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⑵——界诠法师宣讲(本文档由界诠法师弘法视频整理而成)内容概要:现代社会孝道没落,地藏菩萨亲身作典范,佛子如何孝敬父母。《地藏经》再一个大家都知道是一部孝经。地藏之所以发大愿,.. 汉传人物 2025-08-17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受别人的害没有关係,绝不可以害别人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受别人的害没有关係,绝不可以害别人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八六集我们受别人的害没有关係,绝不可以害别人,这个道理要懂。古大德教导我们,我们今天在海外也是劝导大家,忠恕慈悲来化解社.. 佛本生故事 2025-08-17 本月热门文章 如本法师答:佛教佛门中常见“卍”字,是代表什么意思?126 地藏经讲的什么64 地藏经诵读注意事项61 宣化上人:开烤鸡烤鸭熟食店的现世果报53 宣化上人:切记不要得罪修忍辱的人,他若发火不得了52 道证法师:广钦老和尚的故事—来讨债的婴儿52 金碧峰禅师的公案5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口诀后序52 大悲咒的正确读诵方法有哪些51 崇慈法师答:经常听到一些学佛的人说要“乐天知命”,这种观点是宿命论吗?51 更多 热门标签 地藏经(107) 拜佛(1) 金刚经(164) 末法(1) 徐恒志(1) 学佛者(2) 圣严法师(1) 忏悔文(1) 禅学(6) 慈悲(59) 佛教(399) 因缘(239) 人身难得(2) 佛经(94) 佛门(18) 佛陀(75) 四大天王(1) 师父(28) 菩萨(395) 句子(3) 具足(23) 行愿(1) 佛学(39) 发愿(1) 学佛(475) 念佛(24) 佛性(20) 回向文(2) 弘一大师(1) 持咒(2) 随机推荐 原来世上真有管人吃饭的神 宣化上人:学佛法要拿出真心-皈依佛 这样穿衣菩萨都会保佑! 出污泥而不染 开悟知识,参禅打坐为何能化解压力? 智谕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释迦牟尼佛过去两次堕入地狱的经历 静波法师:学佛不可急于求成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