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地善良多做好事,是不是就不用学佛了?
最近很多人有这个疑惑:学佛是教人向善,做好事。所以自认为一向心地善良、还经常做善事的人,觉得自己应该是不用再学佛了。于是,这些人平时坚持做善事,相信善有善报,日子过的也算心安理得。如果作为佛弟子,这样..
佛答 2024-10-10 -
怎样才能了缘了债?
导读:一个修行人要有智慧,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心相续,无论在何种对境中,心态都是平稳的,内心是清净的,这才是真正的高人,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修安忍才能了缘了债有些人在家里过得很舒服,谁都不敢惹,自己也觉..
佛答 2024-10-02 -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佛教相信,除了重大的如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妄称自己是圣人)等的已遂罪,必须随业受报之外,其他的未遂罪,以及过失犯戒与威仪犯戒等罪业,均可依照佛所规定的方法忏悔。忏悔的作用,是在毫不容情地自我反省..
佛答 2024-09-27 -
寺院里常见的法器有哪些?
梵钟:又称大钟、撞钟、洪钟等。多属青铜制,少数为铁制,一般高约150公分,直径约60公分,形式是上端有雕成龙头的钓手,下端有相对的两个莲华形撞座,称为八叶,撞座以下称草间,下缘称驹爪。以上则分池间、乳间两..
佛答 2024-09-20 -
你何必放不下?
导读:你是否也在生活中这样感叹?为什么我越是努力,却越感到焦虑?为什么每日忙碌的生活过后,带给自己却不是安全感?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云淡风轻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焦虑、不安、压力在现..
佛答 2024-09-13 -
《华严经》殊胜在何处?
许多学佛的居士都曾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那么这部被誉为“经中之王”的大经究竟殊胜在何处呢?缘起殊胜——释尊随自意语,直畅本怀释迦牟尼佛出世的唯一目标,是为了度众生成佛。所以《法..
佛答 2024-09-11 -
福报越修越少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 生、做义工等等。但是,人们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某些行为也在不停地..
佛答 2024-09-10 -
生命中的苦,怎样才能解脱呢?
生命中的很多问题、很多不足和缺陷,都能通过发愿来解决掉。怎么才能把生命中的苦和业解脱呢?就是发愿。发愿我所受的苦,别人永不再受;发愿我所受的苦,愿代一切众生承受。比如说我生病受了一些苦,那我就发愿帮助..
佛答 2024-09-09 -
如何能无视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场对调一下,想想如果我是他,他是我,那个..
佛答 2024-09-08 -
积福慧甲辰年地藏菩萨圣诞念诵活动
积福慧甲辰年地藏菩萨圣诞念诵活动2024年9月2日,甲辰年七月三十,恭迎地藏菩萨圣诞。地藏菩萨,誓愿坚固,无量劫来,广济有情,累劫报亲恩;积功聚德,微妙难思,早已证得无量无边殊胜功德。其“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佛答 2024-08-30 -
在家、出家修行的不同在哪里?
文:星云法师佛教有在家、出家等七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尼、优婆塞、优婆夷),在家、出家学佛本来不分。不过,在家修行往往无法如出家修行那样专精、方便,因为在家生活有五欲尘劳,有妻子儿女..
佛答 2024-08-25 -
如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修行还有什么用?
宿命论,不存在命中注定的说法,最早起源于印度的古老宗教。他们认为,人在这一生当中的所有奋斗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你的痛苦或幸福都在上一世就已经决定了。比如,一个人的一生过得好与不好,甚至连吃一顿饭是早是迟..
佛答 2024-08-22 -
“无事不登三宝殿”指的是哪三殿?
“三宝”是佛教名词,指佛教信众尊敬供养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又作三尊。“佛”指觉悟人生的真相,进而教导他人的佛教教主,或泛指一切诸佛;“法”为根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的教法、真理;“僧”,指修学教法的..
佛答 2024-08-16 -
我是个好人,为什么得到的却比坏人少?
美国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专门主持儿童电台,并回答孩子们提出来的问题。有一天,一个叫Alice的六岁小女孩打来电话问了一个问题。小女孩问:我是个好孩子,我弟弟是个坏孩子。爸爸妈妈要求我们每晚9点上床睡觉,每一..
佛答 2024-08-12 -
佛前供水应该怎么做才如理如法?
佛门常见的供养有花、果、水、灯、香、乐等水供养是最简单易行的供养方式今天来说说佛前供水的注意事项佛前供水的意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代表人内心的清净平和。清净澄澈的水,告诫修行人要生清净心,心无杂念..
佛答 2024-08-11 -
108颗念珠分表代表什么意义?
平常佛教徒最经常使用的数目有一百零八、十八颗。念珠,又称为数珠、珠数、诵珠、咒珠、佛珠,是用线贯串一定数目的珠粒,在称名念佛持咒时用来记数摄心的随身法具。念珠的颗数,经典的记载有所不同,列有如下:经名..
佛答 2024-08-09 -
般若波罗蜜,到底是什么?
“般若波罗蜜”第一次读这五个字的人会觉得拗口“般若波罗蜜”刚开始接触佛法的人会觉得发懵究竟什么是“般若”虽然不明白,感觉应该很厉害是的!般若不是用文字和语言能描述得清的更多的是来自身与心共同的证悟般若..
佛答 2024-08-09 -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修行的功课时,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义?是的,我们学了很多,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咒语,会双盘打坐,长期素食……我们很辛苦地做到这..
佛答 2024-08-09 -
吵还是不吵,佛弟子该怎么做?
道理我都懂,我就是不跟你讲道理!得了,那就吵一架吧。在面对不同看法的时候,为啥理智被情绪占了上风,可能三言两语能说通的事,变成了争执,甚至还可能拳脚相加。面对生活中不同的人,不同的态度,争执到最后你赢..
佛答 2024-06-29 -
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活得这么痛苦?!
在我刚皈依佛门不久,内心经常有不少莫名的痛苦,由于对心灵的规律还理解不深刻,因此常常对因果报应存在种种疑虑。我曾经向我的一位德行极其高尚的师父请教:“因果报应到底成立不成立?如果成立,为什么像我这样善..
佛答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