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法师:受持读诵和一心称名的关系
居士: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请问受持读诵和一心称名的关系? 法师:首先读诵大乘经典的目的是什么?是生起我们的信愿。如果你的信愿还不是太具足,可以多看点佛经,..
大安法师 2025-04-30 -
大安法师:没有受戒能否往生极乐
居士:在家修行没有受过居士戒,如精进念佛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法师开示受居士戒的重要性。 法师:就往生这个事情来说,你只要具备信愿持名,都能蒙弥陀愿力加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附加任何的条件。但我们作..
大安法师 2025-04-30 -
大安法师:如何排解烦恼净化心灵
居士:您能否从佛教的角度对我们年轻人就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提出几点建议? 法师: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出生、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具有很强的现代意识,思想活跃敏锐,求知欲强,..
大安法师 2025-04-30 -
大安法师:念佛也得学习教理
居士:请教法师!本来念佛应该是越念越清静的,为什么我会越念杂念越纷飞? 法师:杂念是病,佛号是药。我们无始劫来,被无数妄念所缠绕,不可能初始念佛便能将杂念剿灭,这得经过一个刻苦精修的过程,方能太平。所..
大安法师 2025-04-30 -
大安法师: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又《观经》言:念佛之人,生彼国者,莲分九品。盖此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间无有一人不堪念佛。若..
大安法师 2025-04-29 -
大安法师:念佛需要持戒吗
居士: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出家师父都没有持戒的了,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法师:这个说法是邪知邪见,大家不要去听。念佛,怎能不持戒呢?作为佛弟子,首先得要三皈五戒呀!净业三福..
大安法师 2025-04-29 -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之色空辩证关系
居士:“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法师:这是《心经》的两句经文。“色”就是身体与森罗万象的色法,是现象界的种种事相。“空”是指诸法的体性。第一句“色不异空”,是从缘起来看,缘起的种种色法是..
大安法师 2025-04-29 -
大安法师: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居士: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法师:首先要看到这缤纷世界的幻相,是肥皂沫,五光十色的,但很快就会消失,无常、苦、空啊!不要被五欲六尘的幻相所迷惑。为什么心不清净呢?这缤纷的世界,无非是财..
大安法师 2025-04-29 -
大安法师:中国第一篇净宗文献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法师释慧远,贞感幽奥,霜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于庐山之阴,般若云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率以香华敬荐而誓焉。惟斯一会之众,夫缘化之理..
大安法师 2025-04-18 -
大安法师:拜经、每天念多少、持名浅深、回向
问:请问当初是何因缘促使你对经文——《华严经》等——一字一拜的?拜完后有何感受,有何感悟?答:我原来觉得自己记忆力很差,根机很钝,所以我对净土五经倒是一字一拜,大概拜过三遍。就算密宗讲的十万个大头加行..
大安法师 2025-04-18 -
大安法师:净土因何独指西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一门入后门门入,初步迷时步步迷。直就下凡阶上圣,不离烦恼证菩提。莲华胜友应相待,何日归来手共携。】——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十方世界有无量无边微尘数的净土,为什么释迦..
大安法师 2025-04-17 -
大安法师:无尽大悲,宣演净土
尔时世尊①,诸根②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尊者阿难,承佛圣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③,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威容显耀,超绝无量,未曾瞻睹殊妙如..
大安法师 2025-04-17 -
大安法师:念佛要调整好心态
大安法师:念佛要调整好心态居士:弟子有一些疑惑,为何弟子越是拼命念佛,烦恼越重,脾气越大,究竟是为什么,是弟子不适合学净土法门吗?请慈悲为弟子指明一条修行的道路。法师:首先你念佛,心态要调整好,心平气..
大安法师 2025-04-17 -
大安法师:感应道交 神妙莫测
原文 问:心无外佛,见佛是心,云何教中说有化佛来迎,生诸净土?答: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应一际,即不来不去,随应物心。又,化体即真,说无来去,从真流化,现有往还,即不来相..
大安法师 2025-04-16 -
大安法师:没有厌离心是否是净土修行的障碍
居士:净土三资粮讲的是信、愿、行,莲池大师特别提到“厌”,对娑婆世界没有厌离心,对净宗学人的修行也是一种障碍,你对此有何看法? 法师: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的..
大安法师 2025-04-16 -
大安法师:最忌夹杂
大凡修净土人,最忌是夹杂。何谓夹杂?即是又讽经,又持咒,又做会,又好说些没要紧的禅,又要谈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却是夹杂也。既夹杂,则心不专一;心不专一,则见佛往生难矣!却不空费了一生的事?你如..
大安法师 2025-04-15 -
大安法师:四十八愿乃净土宗核心眼目
四十八愿乃净土宗核心眼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一者,摄法身愿(弥陀自证功德)。 二者,摄净土愿(庄严依报)。 三者,摄众生愿(令成熟善根,往生净土,疾速成佛)。 四十八愿体现出法藏菩萨的大慈悲心,内蕴大乘..
大安法师 2025-04-15 -
大安法师:念佛没定力如何才能专注
问:我念佛没有定力,心中不得清净,如何能专注念佛?大安法师答:好,你刚入佛门,就听到了念佛法门,这是你的稀有的善根,这个很难得,要珍惜。念佛没有定力,这是正常现象:我们都是妄想杂念纷飞的凡夫,心不清净..
大安法师 2025-04-15 -
大安法师:心与佛背,便难往生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善人..
大安法师 2025-04-15 -
大安法师:是否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居士: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不妨随意受持读诵,当以志心受持为本,且勿急欲洞彻其义理为事也,果能志诚之极,教理自会透彻。若先欲透彻,不从志诚持诵做,即透彻亦无实益,况决难透彻”..
大安法师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