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呷绒多吉上师:心要定下来,要安住,这样才不容易破坏善法
呷绒多吉上师:心要定下来,要安住,这样才不容易破坏善法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9)三殊胜的第二个是“正行无缘殊胜”。为什么行持善法的过程中要做到“正行无缘”呢?这样善法不容易被破坏。比如,我们今天做善法没..
五福临门 2025-05-23 -
呷绒多吉上师:放下﹑不执着就叫出离心
呷绒多吉上师:放下﹑不执着就叫出离心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78)出离心不是让你逃避这个世间的一切,而是让你放下这些,放下﹑不执着就叫出离心。有的出家人为什么还俗?注意:我说的是普通的出家人哦!比较高层次的..
五福临门 2025-05-19 -
呷绒多吉上师:我慢高山不留德水
呷绒多吉上师:我慢高山不留德水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31)作为一个凡夫人,很难认识到自己的傲慢心,攀比心。所以时时刻刻观察自己有没有傲慢心?有没有攀比心?虽说是一个学佛人,但自己磕了几十万的头,做了一些供养..
五福临门 2025-05-19 -
呷绒多吉上师:正行无缘很重要
呷绒多吉上师:正行无缘很重要上师教言集:三殊胜的第二个是“正行无缘殊胜”。为什么行持善法的过程中要做到“正行无缘”呢?这样善法不容易被破坏。比如,我们今天做善法没有以“正行无缘”摄持,有这样的念头“看..
五福临门 2025-05-14 -
呷绒多吉上师:比闻思更重要的是对上师的信心
呷绒多吉上师:比闻思更重要的是对上师的信心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34)我们在平常修行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习气,遇到这些对境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减少它呢?第一个就是要闻思,经常思维串习法义。但最根本还是..
五福临门 2025-05-14 -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体会到无常,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呷绒多吉上师:真正体会到无常,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上师教言集:每天早上起床时想:“今天我会不会活下去?不知道。会不会死掉也不知道,肯定会死”,那种心要的。吃饭的时候,“这顿饭我能不能吃完也不知道”,“会..
五福临门 2025-05-10 -
呼唤祈请上师 为什么上师如此重要
呼唤祈请上师 为什么上师如此重要金刚乘在四皈依中——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将上师放在首位。为什么上师如此重要?因为上师总摄三宝、三根本、三身于一体;上师是过去佛的幻化,未来佛的根源,现在佛的..
五福临门 2025-05-06 -
呷绒多吉上师:闻法时怎样做才能使我们内心清净如法?
呷绒多吉上师:闻法时怎样做才能使我们内心清净如法?呷绒多吉上师教言连载(179)我们为什么要闻法?为了改变我们内心的烦恼和习气。闻法的时候,最好把周围的环境观为佛的坛城,讲法的上师观成佛,自己和听法的道友观..
五福临门 2025-05-06 -
呷绒多吉:修行不能随着自己的凡夫习气走
呷绒多吉:修行不能随着自己的凡夫习气走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92)假如不想成就,不想解脱,以随便玩玩而已的心态来学佛的话,就随自己的习气走:哪里哄着自己,让自己开心,就去哪里发心;或者为了名声、赞美而到处..
五福临门 2025-05-05 -
咸淡各有滋味
咸淡各有滋味弘一大师把佛道修行和艺术生活结合起来,更显出他的艺术境界。有一天,夏丐尊前来拜访,吃饭时,他见弘一大师只吃一道咸菜,他忍不住说道:“难道你不嫌这咸菜太咸么?”弘一大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
五福临门 2025-05-03 -
和田玉精工作品——大日如来
和田玉精工作品——大日如来【大日如来】大师精品!颜色素雅内敛,给人一种沉稳宁静的感受。佛面刻画细致,饱满圆润的脸上双目微闭,鼻梁挺直,凝神入定的表情庄严肃穆,焕发着无量佛韵;标示理智冥合以成觉胜之深旨..
五福临门 2025-05-02 -
善导大师:修净土法门的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修净土法门的正行与杂行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
五福临门 2025-04-23 -
善导大师:判断你是从哪一道来的标准
善导大师:判断你是从哪一道来的标准若不乐信行者。如清净觉经云。若有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如不闻。见如不见。当知此等始从叁恶道来。罪障未尽。為此无信向耳。佛言。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此经又云。若人闻说净土法..
五福临门 2025-04-23 -
善导大师:净土法门怎样修行?
善导大师:净土法门怎样修行?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
五福临门 2025-04-23 -
善导大师:六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
善导大师:六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又如弥陀经云.六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
五福临门 2025-04-23 -
随缘不是放弃追求
随缘不是放弃追求随缘,常常被一些人理解为不需要有所作为,听天由命,由此也成为逃避问题和困难的理由。殊不知,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随缘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依然..
五福临门 2025-04-18 -
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是否能最终揭示空性的道理?
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是否能最终揭示空性的道理? 问: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是否能最终揭示空性的道理?索达吉堪布:没有佛法的见解和修持,只是以世间的方式来推测,这根本不可能通达佛法的奥义。如果依靠佛法的见解..
五福临门 2025-04-17 -
随顺是很不容易做得到的
随顺是很不容易做得到的1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恒顺众生是回向众生,最后一愿是回向法界,佛在大经里面常常教我们要将修学的功德回向三处——菩提、众生、法界。2为什么要回向?诸位要晓得,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佛、成菩..
五福临门 2025-04-11 -
圣空法师:圆觉经09
圣空法师:圆觉经09圣空法师:圆觉经09《圆觉经》,佛教大乘经典,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收在《大正藏》第..
五福临门 2025-04-09 -
圣空法师:如何区别外道和正法?
圣空法师:如何区别外道和正法?你以你自己的思想为主体,来理解佛法,那就叫外道。如果不以自己的思想为主体,以正知正见,什么叫正知正见?以六根清净不立知见,随顺一切大众,不让大众生烦恼,让大众得到利益,这..
五福临门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