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思己过即道场
常思己过即道场昨天诵读《六祖坛经》,其中《第二卷●波若品》中有段文字,(六祖说)听吾颂曰:“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看了六祖这句话,自己好比在课堂上正打迷糊,被老师一教鞭敲醒一样,内心猛然醒悟,激动不..
五福临门 2024-08-23 -
常敏法师微开示:是不是凡夫无法知晓佛意?
常敏法师微开示:是不是凡夫无法知晓佛意?问:《往生论》里有一句:“通神者言之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凡夫无法知晓佛意?答:佛法是心法,要心心相印才能获益。昙鸾大师说:往生者,生者无生。这就很深奥了。又说..
五福临门 2024-08-22 -
常敏法师微开示:我们念佛什么时候可以回西方老家啊?
常敏法师微开示:我们念佛什么时候可以回西方老家啊?问:我们念佛什么时候可以回西方老家啊?答:我们现在念佛就已经回家了。什么是南无阿弥陀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当我们闻到南..
五福临门 2024-08-21 -
常敏法师微开示:我儿子不念佛,他还不大相信。
常敏法师微开示:我儿子不念佛,他还不大相信。问:我儿子不念佛,他还不大相信。答:可佛会念他啊。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五福临门 2024-08-21 -
幸福 其实来源于我们自己
幸福 其实来源于我们自己幸福的人懂得怎样控制自己的思想,他们不会让消极的情绪控制自己。当一个情况看起来可能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幸福的人会从积极的方面来考虑,他们坚信再糟糕的情况下也有积极可取的地方。我们..
五福临门 2024-08-17 -
幸福就在当下
幸福就在当下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得到了,就是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是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种心态,领会了,就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当下,只有一个个当下串成的幸福,才是一生一世的幸..
五福临门 2024-08-17 -
年轻人该如何强大内心来面对考验
年轻人该如何强大内心来面对考验问:年轻人该如何强大自己的内心,面对未来生活的种种考验?索达吉堪布答:年轻人应认清生活的真相,明白在人生中该如何取舍,拥有正面处理问题的智慧,而不是空喊一些口号,自欺欺人..
五福临门 2024-08-16 -
广州85年男寻一位女性学佛同修
广州85年男寻一位女性学佛同修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结婚的年龄应该找自己的归宿了,本人85的真心找一位能共同发展的同修,要求在广州工作以便日后交往。愿意跟我一起度过下半生的请与我联系。QQ:95605745..
五福临门 2024-08-08 -
彻彻悟禅师语录15
彻彻悟禅师语录15彻悟禅师语录15.极乐之梦。从梦入觉。觉之又觉。渐至于大觉者也。「净宗经典集要」彻悟禅师语录卷上嗣法门人 了亮等 集彻悟禅师语录15.极乐之梦。从梦入觉。觉之又觉。渐至于大觉者也。有禅者问曰。..
五福临门 2024-07-19 -
彻悟大师语录:作佛易见性难
彻悟大师语录:作佛易见性难(5)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故。何为见性。离心意识。灵光迸露。始为见性。故难。何为作佛。持佛名号。观佛依正。..
五福临门 2024-07-19 -
彻悟大师:遗集卷中 赞 悟圆老宿像
彻悟大师:遗集卷中赞悟圆老宿像满地布黄金。未免俗气。当阳插茎草。犹欠事功。争似者老师。平地起孤堆。伽蓝自建。连囊赠滞货。檀度圆成。佛法僧叁尊等供。施受物一体全空。六七十年。妄想悭贪。总成佛事。百千万劫..
五福临门 2024-07-12 -
彻悟禅师:净业八事
彻悟禅师:净业八事净业八事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 ..
五福临门 2024-07-09 -
彻悟禅师语录46.金刚经实有法发菩提心说
彻悟禅师语录46.金刚经实有法发菩提心说金刚经。圆明五眼。洞彻三心。一段。乃解上文实无有法发菩提心者之义。谓众生所以为众主者。为有妄心故也。三心既不可得。众生岂復可得众生不可得。谁为能发之人。三心不可得..
五福临门 2024-07-08 -
心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心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善良的人让陌生人都觉得亲切、可信任心会散发出一种气场,善良的人让陌生人都觉得亲切、可信任,乐意与之交往,如此,他的路越走越宽广。心恶的人让大家害怕与他接触,一提起他的名字都发憷,..
五福临门 2024-06-29 -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什么意思?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什么意思?佛与众生本来是有差别的,为什么又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呢?这句话到底应该怎样解读?实际上这句话是说:不论是佛还是众生,进化初始都是一样的,都是从自性或空性而出,正所谓..
五福临门 2024-06-28 -
心是一杆秤,言行是一面镜
心是一杆秤,言行是一面镜心缺自尊,言行必卑贱心缺敬畏,言行必随便心缺诚实,言行必虚妄心缺涵养,言行必粗陋心缺知识,言行必愚钝心缺良善,言行必恶毒心缺美德,言行必下流心是一杆秤,秤出的是自己的言行言行是..
五福临门 2024-06-24 -
心若不老路还一直在
心若不老路还一直在有些人刚过三十就一直感叹自己已经老了。其实年龄大根本就不算老,如果一个人的心老了,那么他就真的老了。只要一直保持一颗年轻的心,那么你就会感到一身轻松,外表上看也更年轻。许多事情,看得..
五福临门 2024-06-23 -
心系当下 由此安详!
心系当下 由此安详!生活中的事情无非分为已经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两种。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也就无须执着。而尚未发生的事情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当下的行动能改变的;一种是无从改变的。我们不..
五福临门 2024-06-22 -
高级学衔辩经考试
高级学衔辩经考试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第十二届高级学衔暨第四届中级学衔辩经考试、论文答辩及学衔授予活动于5月11日至20日在北京西黄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举行,参加本次考试高级学衔为13名苯波派学僧。根据国家..
五福临门 2024-06-19 -
必须学习聆听的方法
必须学习聆听的方法当你聆听开示或阅读经书时,目的并不是获得想法与观念,而是为了抛开想法与观念。开示或经书应该像能滋润你内在智慧与解脱种子的雨一样,因此我们必须学习聆听的方法。我们聆听或阅读不是为了获得..
五福临门 202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