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到恶知识时,默念这三句话,对自己有好处!
遇到恶知识时,默念这三句话,对自己有好处!在我们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恶知识”。所谓恶知识自然与君子不同,你与他讲道理是讲不通的,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因为小人记仇。佛教有八苦,其中..
为人处世 2025-08-22 -
鸣钟香鼎绕红尘,人间佛地九华山,樊笼里的清静自然!
鸣钟香鼎绕红尘,人间佛地九华山,樊笼里的清静自然!导语:鸣钟香鼎绕红尘,人间佛地九华山,樊笼里的清静自然!自从汉代佛教由天竺传入中原,白马驮经,由此兴建起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以来。佛教便在中国的..
为人处世 2025-08-22 -
鸡鸣寺举行“纪念宗诚明公尼和尚圆寂二十周年追思法会”
鸡鸣寺举行“纪念宗诚明公尼和尚圆寂二十周年追思法会”南京鸡鸣寺举行“纪念宗诚明公尼和尚圆寂二十周年追思法会”鸡鸣寺主持莲华法师致答谢词法师主法传供大众诵《心经》,举行上供仪式大众唱诵《僧宝赞》并回向追..
为人处世 2025-08-20 -
道家讲的“三魂七魄”,其实是另外一种生命层次吗?
道家讲的“三魂七魄”,其实是另外一种生命层次吗?我们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当我们面对死亡时候会感觉到恐惧,可是从古至今我们一直试图寻找死亡背后的秘密,如今在科技爆发年代,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科学家都试图..
为人处世 2025-08-19 -
鸠摩罗什身上充满大智慧的五种特质,最后一条很少有人能做到!
鸠摩罗什身上充满大智慧的五种特质,最后一条很少有人能做到!在中国流行的每一部经,都是从印度传译过来的,每一部经都记载着译者是谁。假定对某一部经,不能确实的指出一个翻译人,那么,就会怀疑佛经是不是从印度..
为人处世 2025-08-19 -
净土法门法师:应用怎样的善巧,使人深信佛的智慧及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应用怎样的善巧,使人深信佛的智慧及因果问:底下一个问题,佛陀具备圆满的智慧,但有些人却认为佛经是弟子们帮助完成的,历史是人写的,因此出现许多我执、我见。请问应用怎样的善巧,才能使他们深信..
为人处世 2025-08-16 -
追求外在的物质,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当初我学佛的一个因缘就是,觉得这个人没意思,特别是看到那些隔壁邻居啊,这家死人了、那家生病了,看到那些人去世之后家里人都哭啊,伤心啊,那个尸体停在那,大家来吃饭。小时候只知道某家人去世了,我们去看,然..
为人处世 2025-08-16 -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非常想消业障,什么叫业障?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非常想消业障,什么叫业障?【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若诸菩萨。於后末世五百岁中。乐欲离诸业障缠缚。自无损害而得解脱。是人当於菩萨行中深生信解。於他过失不生分别。志求..
为人处世 2025-08-16 -
追求不是贪求
追求不是贪求一般人常以为,佛法要我们什么都不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佛法虽然教我们不要“贪求”,但却教我们要“求愿”,如此一来,个人不会失去奋斗的目标,社会也才有继续进步的动力。 “求愿”就是许愿、发愿..
为人处世 2025-08-14 -
净土法门法师:无比殊胜的能量就是念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师:无比殊胜的能量就是念阿弥陀佛无比殊胜的能量就是念阿弥陀佛 摘自净土大经科注-第104集(净空法师) 「今信不疑者」,现在这个法门最重要是信,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跟我们讲了六个信。《弥陀经要解..
为人处世 2025-08-13 -
净土法门法师:无意中的起心动念都会形成无法想象的果报
净土法门法师:无意中的起心动念都会形成无法想象的果报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成佛,我们知道佛佛道同,智慧、德能、神通、道力完全平等,决定没有差别。可是无差别当中有差别,那是什么?因地当中发愿不同,所以..
为人处世 2025-08-12 -
那个时候缘不殊胜怎么办?
那个时候缘不殊胜怎么办?1自古以来,这个法门都讲带业往生,可是要知道,凡夫虽然带业往生,烦恼要是没有伏住,这就要看临命终时的缘分。2有很多人念佛念一辈子,临命终时念头错了,去不了。什么念头错了?恩怨放不..
为人处世 2025-08-09 -
净土法门法师:现代人失教
净土法门法师:现代人失教佛教我们修行的标准,从初发心讲起,就是十善业道。教我们心要善,念头要善,行为要善,如果这三样都善,虽然没有脱离六道轮回,也是人天善果!我们今天得人身也在人道,为什么日子过得这么..
为人处世 2025-08-04 -
那位神秘的护士:观世音菩萨
那位神秘的护士:观世音菩萨我姓方,家住在台北县的三重市。我是一个学佛的人,平日若居家则诵经念佛,外出则到各讲堂佛寺听布道,平时也经常供养三宝,并默默从事布施济世的工作。(一九八三年)年发生的奇迹,使我..
为人处世 2025-08-03 -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那和尚为什么还要吃斋?原来还有后两句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那和尚为什么还要吃斋?原来还有后两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两句话是济公的口头禅,许多人认为济公是佛教神话里的人物,其实不然,济公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在佛教神话中,济公其实是..
为人处世 2025-07-30 -
酗酒的年轻人
酗酒的年轻人酒醒的年轻人,看到警察脸上带着笑容,眼光中充满了鼓励和诚恳的眼神;突然间,他完全清醒了!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本性醒悟。有一位年轻人很爱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酒醒后,他颇感后悔。可是酒瘾一发..
为人处世 2025-07-30 -
释永信:文玩界的最大玩主,身上的佛珠个个极品!
释永信:文玩界的最大玩主,身上的佛珠个个极品!释永信:文玩界的最大玩主,身上的佛珠个个极品!文/林姐读历史现在我们国家的古玩和文玩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好了,而在文玩界也有很多的规矩。有的人就说现在不少人带..
为人处世 2025-07-28 -
释迦牟尼佛广传七、寻法品86.为得妙法能舍一切
释迦牟尼佛广传七、寻法品86.为得妙法能舍一切释迦牟尼佛广传(下)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释迦牟尼佛广传 七、寻法品 86.为得妙法能舍一切七、寻法品86.为得妙法能舍一切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为梵施国王,..
为人处世 2025-07-27 -
释迦牟尼出家前说了什么,能感动白马下跪流泪
释迦牟尼出家前说了什么,能感动白马下跪流泪释迦牟尼出家前说了什么,感动白马下跪流泪?据说释迦牟尼最后下定决心要出家时,是悄悄地离开妻子和年幼的儿子。他离开王宫之时,耶输陀罗和罗睺罗都还在睡梦中。即使是..
为人处世 2025-07-26 -
释迦牟尼建立了佛教,为何佛教人士的佛号却念得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建立了佛教,为何佛教人士的佛号却念得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作为佛教的开创者,是佛教人士尊崇的对象,阿弥陀佛在佛教中不仅是一句佛号,更是佛教中一位佛陀的尊号。那么佛教人士尊崇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同时,为..
为人处世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