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点赞推荐 布衣百姓 法藏法师 地藏经经典 禅理故事 禅宗文化 汉传人物 佛本生故事 大安法师 心经感应故事 杀生因果 佛咒感应 学佛感应 放生杀生现报录 佛典故事 佛学基本知识 佛学问答类编 楞严咒经典 心经经典 佛教传播与发展 早吃素 佛教寓言故事 净土圣贤录 普门品经典 金刚经经典 佛教因果定律 佛教基础知识 为人处世 其他因果故事 禅宗公案 佛学常识 放生文库 大悲咒经典 悟性时光 宣化上人 近现代往生纪实 谈佛说禅悟人生 入门知识 初识佛法须知 金玉良言 五福临门 首页 / 弘佛緣 / 初学者应该怎样学佛? 初学者应该怎样学佛? 分类:弘佛緣 2024-01-23 02:08 学佛的第一步: 如何稳固的踏入学佛的第一步很重要,不是念经、读经、听弘法、跑跑道场而已,而是要从“心”开始学起。 南无莲花生大士有明确的开示: 第一步要“观世间无常”:要“观世间事,苦空无我。” 要如救头燃般的坚定念头去了脱生死,否则无法学成。 要改变自己的习气,一个人的贪嗔痴(攀缘心)都很多,每一样都要彻底拔除,而人的习气都很坚固,如钉子钉在桌子上,要拔掉还要丢掉,所以要修到了生死是十分困难的。 要修成佛菩萨的问题更多,如情缘(你要花很多时间去解决情缘的问题),但是一般人随时就在造情缘,而且这些是你没有感觉的,虽然没有造成夫妻情缘,但是会种在种子中,你想解脱生死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要转掉,这些都很困难,所以你要有很大的决心,观世间苦空无我,一定要发愿克服自己的问题是坚定踏入学佛的一个重要步骤,这种心在藏密叫“出离”。 如果感觉世间很好,世间名利、家庭都是你要追求的东西而放不掉,就无法踏入学佛这一步,永远在门外排徊,你的意识心可能导致你在世间一直轮回。 第二步要找寻金刚上师:要找到一个上师或是善知识去皈依 学佛若是没有人指导你,你要走哪一条路你都不晓得,那么你要如何去学习。所以要好好的皈依一个上师,然后专心的跟他去学,才会有成就。 上师跟弟子都是互相观察一段时间,才知道对方是否是自己要找的对象,双方要有相当的信任,才会传你法,真正指导你修行。 上师观察弟子: 1.是否有向道的心 2.是否有慈悲心 3.根器好不好 一般的皈依都是抱著结善缘的心,不会讲你不好的与该改的地方,只是讲些好话,这是无法真正修行的。真正能引导你修行的上师会很明显的告诉你哪里错了,这样子你才会进步得很快,只有在你真正皈依后,才会有机会让上师指正你的错误,让你的修行有进步。 若要学佛要有很强的出离心,上师观察到你真正有出离心,才会教你,菩萨护法也会很高兴的成就你,如此你一定会有成就。否则每天只是来拜拜,你拜福报就给你福报而已,不会给你其他东西。 本师佛说这世间就像是一个火宅,大家要离开火宅愈快愈好,若仍留恋人间不走的话,就会被烧死,要赶快脱离世间。 很多人想学佛又这么留恋世间而割舍不掉,如此一来,想学佛就有困难,我们所谓的割掉世间并不是都不做世间的事,因为我们有慈悲心,对世间要有报恩回馈的心,要很努力的去做世间的事,只是在做的当下,要晓得要出离不要执著于世间的名、利、情,哪一天说走就走了。 有出离心后如何选择一位好的上师或善知识: 上师对财务的看法如何: 有些上师认为我帮你做事,你付钱本来就是应该的。虽然供养上师是应该的,但是供养过度就不好,供养应该是心甘情愿,心里很尊敬上师,得到上师的帮忙,供养一些是正常的,但有些道场固定每月要缴多少钱,若一个人对财务太执著,修行时可能放掉什么东西吗?如此就不会修的很好,这种上师心态有问题,最好远离。 ★不好的心态: 1.很吝啬,很舍不得。 2.贪图别人的供养。 3.贪小便宜。 是否有骄慢心: 有些上师很大牌,接受你的礼拜,他看都不看你一眼,有些上师十分客气,接受你的礼拜,他还谢谢你,有骄慢心的人,大概都不会修的很好。 对佛法的基本概念: 例如当因果与业障的问题显现时要如何处理,若他是用什么符咒或法去驱逐,那是神道教,不是佛菩萨的法,要非常注意这个问题。 要找一个好的、有修为的上师去皈依,一心跟著他学佛,要有信心,如此跟他几年,一定会有成就,这样才是踏入学佛的第一步。 萨迦派的最根本佛法是道果法,有三个步骤: 1.要先舍非福: 福是造福报,就是要做些事来累积自己的福报,但不说求福报,因为用这个字眼,可能会有贪念的问题。 舍非福与得福报在某些立场上应该类似,但是心态不一样,舍非福意思是说会影响到得福报的事要舍掉,如违反法律道德的、会引起贪嗔痴的要先舍掉,如此慢慢的会得到正确的观念与行为,会影响到十善业的事都要舍掉,如此就是能得到人天福报,要不求福报是不要执著在这些人天福报上,如刻意的去布施以求福报就不好。 不做违反十善业的事,做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每个人都应该去做,如此可由人进入高层次的人,果位由人道慢慢进入天道,再升到菩萨的果位。 2.皈依: 一定要皈依佛法僧(三皈依),若不皈依就不是一个正式的佛门弟子,等于在学校没有注册,只是做旁听生而已。当你有因果时,护法就不方便帮助你,因你不是佛门弟子,还可能是外道,护法不能帮助你做任何事,所以皈依是一定要做的。 皈依前要先发愿,要永远舍离外道,永远的皈依佛菩萨,发誓后在佛菩萨前做三皈依后,才能真正的在佛门中修行。 现在有许多人到处皈依,一个人皈依了七、八个上师,法名一大堆,以为这样子就很有福报,这种皈依只能说得到一些善种子,自己没有修行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用,事实上,这些皈依每次上千百人,双方都互不认识,也没有教你如何修行,毫无意义。 3.守戒律: 一个金刚上师会知道你的根本问题在哪里,容易犯的让你先守,就等于把你很基本的东西改掉,也许只有一、二条,但这两条修好,就能进入修行的领域。 要真正把佛学好,要不染世间的各种业障,心要愈转愈好,定力愈来愈坚定,心不散乱,因心一散乱就会恐惧害怕而疲倦,也会染到各种业障,要随时记得你的佛号与咒语,心才不会散乱,自己的定力好,能够心随所安,在什么地方心都非常安定,没有恐惧害怕,甚至到要往生时,心都很安定,能够自在于生死,这样学佛才有意义。 如果学佛的结果是绑住自己的事情愈来愈多,反而怕这个怕那个,到处是障碍,这种是学佛没有学通,反而不自在,这是没有把心转好,真正学佛的人是非常好,非常安定,有各种能力,但不表现出来,与常人一样,一旦有事情发生,有学佛与没有学佛的人就差很多,对事情的处理方法、心念都不一样。例如,到大陆参访,导游会带我们去买东西,学佛学的很好的人有慈悲心,知道这些人费尽口舌跟我们讲了半天,你又喝了人家的饮料,若都不买,对方的怨气一定很大,就会大大方方的买一些,学的不好的人会认为这里一定比外面贵,斤斤计较而不愿意买,有修行的人不会舍不得钱,很自然的就给人家这些钱,还会很高兴,认为做了一件让大家愉快的事。你只要把佛学好,就能做的自在无碍,做得比较圆满,没有学佛的人,做事就不会圆满,有一堆怨气。 学佛之后要看学佛是否走对路,要常常反省自己: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时,因受因果或业障主宰,慈悲心会暂时消失,否则应该是学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对。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你一定要去反省学佛是否有问题发生。 如何查觉到慈悲心呢: ★当别人污蔑你或骂你或讲你不好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原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能够很自在的坦然面对他们,还是会十分的生气。 ★对别人的过失或占你便宜是否会耿耿于怀,或是会原谅别人。 一般学佛学的愈好的人,愈会原谅别人,对别人的过失不会太放在心上。例如刚才所说的问题,你会不会去买他的东西,会不会觉得人家服务我们这么久,我们应该买一点,有没有这个心就可以检讨我们的慈悲心。 ★比较潜意识的第一念:也就是面对问题的第一个反应,如上述情况,是我该不该买,等到认为我是学佛的,应该要买已是第二念,如果第一念就买,代表你的慈悲心相当好,潜意识已做到这一点,或是看到蟑螂突然出现,会不会拿起拖鞋就打下去,这是第一念,第二念才是学佛的人不该杀生就算了,如第一念想打,表示潜意识没有慈悲心,或慈悲心不够,如第一念是不伤他由他去,慈悲心就较好。 ★是否会自然的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为身体健康或学佛不能杀生,这种吃素就与慈悲心无关,若看到众生的肉会不忍心吃他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进步。 二、杂念是否减少: 刚开始修行的人,对外面的杂音会造成你的杂念,会干扰你的修行,但修到好的人就不会,杂音根本影响不到你,这些干扰对你根本没有障碍。 若平时没有好好的念佛,没有好好的持咒,定力不好,对外在的感扰没有办法排除。如果你很努力的修行,一般念佛念了三个月后,会有能力抵抗外面的杂音,你会感觉这个声音好像不是这个世间的,那你打坐时,外在的影响就非常小,你自己也会感觉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你一定要慢慢有这种状况,才是表示你有进步,要做到六根离六尘,是完全没有看到任何东西,耳朵听到的非常少,慢慢的就都听不到了,坐的也感觉不出来,才是脱离尘境的第一步,脱离尘境才是进入天界的层次,如果做不到还是在人界。 再来是内心杂念的掌控,要不随不制,你没有办法压制杂念,你压制杂念,你又多了一个杂念,压制杂念也是一个杂念,也要不随,一有杂念,要马上拉回来,好好的念佛或持咒,或是观空。 你在修行念佛持咒时如果能做到不随不制,久了以后就能够掌控你的心,外面的干扰、念头完全不会影响到你,你也不理会他而做自己的事,这就是自在无碍。 你要常观照慈悲心与杂念,若这两点都做的很好的话,学佛一定会进步的很快,而到很高的层次,同样的对外面的因果、业障,你也会有能力掌控而不会被牵著走,你的自主性也会非常强,你修行成功的机会就大,这两点要好好的常反省,如果修行非常久这两点都没有进步,表示走错路,大概不是贪福报就是著相修行。 三、定力是否有增加: 定力就是一个人任何时间都不散掉,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保持你的禅定,能约束你的心,不论外面有多放逸,你都能经常保持禅定,数息、念佛、持咒,心不会放逸。 四、心胸是否开阔,包容心是否增加: 一个人之所以不能包容别人,是把世间东西分的太清楚,都有我相我执,自己的利益摆第一位就无法包容别人。 修行好的人知道众生有各种习气,例如某人看起来很骄傲不太理人,就认为这种人不好,但他也是众生,骄傲不理人是他的习气,也是一类人,与你不同类的人而已,也不见得坏到什么程度,你要有这种想法,你就能包容他,这是属于慧的层次。 有些人做事的方法与你不同,或是长相比较丑一点,你就看他不顺眼,其实他也没有碍你什么事,你要当他是一类众生而包容他。 大的包容心是无所不包的,像菩萨一样,对各类的众生都能包容,学佛要愈学心愈开放,愈来愈宽大,能包容的愈多,对世间能够观到如梦幻的成就,包容心就会很大。 五、对世间各种欲望是否减少: 2024-01-23 02:08 学佛 上一篇:学佛之人要常念这三个字,有很大的力量! 下一篇:学佛,从哪里开始,怎么学? 发表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在家学佛如何课诵 在家学佛如何课诵? 念佛决定能治病 念佛时出现瑞相怎么办? 微笑就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涉水渡河 怡僧法师:学佛不只是做人 菩提法师:学佛探珍 陪读亦是修行 嘎玛仁波切:一个人学佛,真的是一家人都有福 堕胎的长期危害 法藏法师:给想要学佛的年轻人建议 忏悔文 法藏法师:学佛,要有强大的「愿心入体」 隐藏的傲娇 法藏法师:如何正确的精进学佛 开市不赚 问 心 降伏心魔,坚持修学 猜你喜欢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五课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五课主讲:悟演法师修行当下不得法,没有佛知,没有佛威,很难得到法义,更不用说储备福德资粮了。忘不了过去所学的种种,忘不了自己,我执是最大障碍。任何一个修行的人要.. 布衣百姓 2025-05-01 法藏法师:何谓真修道人 法藏法师:何谓真修道人何谓真修道人问: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修道人」?答:真心怕死!修行路漫漫,道念挽狂澜!法语自觉成功的人,不能忘记过去;自觉失败的人,则不能忘记未来!生死如同远游亦需准备出国旅行,会知.. 法藏法师 2025-05-01 读地藏经可以许愿吗 读地藏经是可以许愿的,但是这个许愿的过程需要通过回向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师兄的愿望才能实现。在回向时,师兄可以为任何一个人去做回向,并且回向的同时内心也要虔诚,这样菩萨才会知道你的愿望,才有可能帮你去实.. 地藏经经典 2025-05-01 法藏法师:往外追求,要适可而止! 法藏法师:往外追求,要适可而止!往外追求,要适可而止!一物质、生活、名利、欲望、亲情、爱情……等的追求,都是一种往外的追求。对世俗人来讲,这似乎无法完全避免。但是请记得:那些欲望一切如幻!并不是宝贵生.. 法藏法师 2025-05-01 怎样开悟 怎样开悟现在给你们讲三点,教你们自己怎样来开悟:第一,行菩萨道,就是走菩萨正在走的路,菩萨在救人,我们也救人。菩萨在做功德救度众生,我们也做功德救度众生。菩萨持戒修十善业,我们也持戒修十善业,这叫行菩.. 禅理故事 2025-05-01 法藏法师:如何看待并调理自己的疾病 法藏法师:如何看待并调理自己的疾病如何看待并调理自己的疾病因缘果报如影随形,这是佛弟子应该坚信的!然而生命中的因果关系,并非单纯机械性地〝单因生单果〞,而是多因多缘的因果表现。因此身体的多病,依经说,.. 法藏法师 2025-05-01 怎么盘玩凤眼菩提,把握好这几个细节,让你事半功倍 怎么盘玩凤眼菩提,把握好这几个细节,让你事半功倍凤眼菩提文玩不仅仅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能一定的的收藏价值。凤眼菩提是菩提子中最突出的一种,它有一二条深刻的纹理,看如眯眼,故美其名曰凤眼。凤眼菩提.. 禅理故事 2025-05-01 法藏法师:人生要「随缘如云」 法藏法师:人生要「随缘如云」人生要「随缘如云」每个人都要学习随缘,就像天空的云自由自在的飘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它,既使是最高的高山也无法挡住云。因为软软的云无形无体,它随风而去,不会逆风而行;遇到.. 法藏法师 2025-05-01 法藏法师:睁眼学做事;闭口修自心 法藏法师:睁眼学做事;闭口修自心睁眼学做事;闭口修自心做事,睁大你的眼,多学着点,是非自然分明;修行,闭上你的口,少说着点,内心自然祥宁!瞋心起时,如何观心,念菩萨慈悲之教化、念无我,作消业想、生惭愧.. 法藏法师 2025-05-01 感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感恩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所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菩萨不仅现有情身,甚至山河、船筏、桥梁、道路、药草、树木、楼台、殿阁,也随.. 禅宗文化 2025-05-01 净界法师:忆念净土功德一 忆念净土功德一净界法师◎忆念净土功德(作意、触、受、想、思)安乐功德一、不堕恶道二、色身坚固三、衣食自然四、国土庄严五、具足五通六、寿命长远解脱功德一、亲近诸佛二、听闻佛法三、诸善聚会如何成就忆佛功夫?.. 汉传人物 2025-05-01 心灵的圆满 心灵的圆满心灵的圆满“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朝无门慧开禅师的这首禅诗中,洋溢着开悟之人洒脱、自在的气息。 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这时没有一个“我”故意要.. 佛本生故事 2025-05-01 大安法师:对净土宗见地的方便开示 居士: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法师:净土宗也讲见地的,各宗各派都有见地的问题。见地就是我们的知见所能到达的一个地步。 我们对净土法.. 大安法师 2025-05-01 抄心经的感应 抄写心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修行心经的方法,我们每天修行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认真,而且我们每天修行一定要恭敬,在抄写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字迹,而且抄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力集中,不要有任何的不恭敬的行为。下面我们来.. 心经感应故事 2025-05-01 总决赛第四场:蓝爸爸处的团战,RNGm虔诚打出逆天伤害,一战封神 总决赛第四场:蓝爸爸处的团战,RNGm虔诚打出逆天伤害,一战封神文丨由才子李扁扁原创,切勿抄袭图片丨源自直播截图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总决赛第四场,RNGm开局不利,本来es无铭的鬼谷子就非常出名,十战九胜的战绩.. 布衣百姓 2025-05-01 残忍饕餮穿颈而死 残忍饕餮穿颈而死王阿毛是平望人,生性喜好吃青蛙。他制做了一支铁针,长达两尺余。每当他捕捉到青蛙,他便用铁针刺穿著它的颈部,直到铁针刺满了青蛙,他才放在肩膀上回家,做青蛙大餐。这样经过了数十年。有一天,.. 杀生因果 2025-05-01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念贪等现行不善,临死其身受重苦受。不善心死的人,;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心还没有昏迷之前。;追念贪等现行不善,他这一辈子做的贪瞋痴那些坏事.. 布衣百姓 2025-05-01 文殊一字咒念几遍感应 文殊一字咒是非常好的咒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加智慧,还可以保护我们免受邪魔的侵害,我们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多的念诵文殊一字咒。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文殊一字咒念诵感应。文殊一字咒念诵感应近日,开始密集型修.. 佛咒感应 2025-05-01 大安法师:换个莲华化生的身体 我们确实要厌离这个身体啊,没有一点值得留恋的。我们身体是这样的肮脏啊,造粪的工具啊。再精美的饮食到了我们肚子里都变成大小便了。你说说每天早晨口里都是臭啊,你不刷牙不行。一天到晚搽点香水就能解决问题了?.. 大安法师 2025-05-01 心灵的因果时时都在发生! 心灵的因果时时都在发生! 觉慧很多人都知道,佛教强调因果。但我们所以为的因果,往往局限于现象,局限于具体事件。事实上,意识活动也离不开因果,我们称之为:心灵因果。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这种因果时时都在发生.. 佛本生故事 2025-05-01 本月热门文章 对佛的认识62 宣化上人:人在世上要存正心,不可存邪心62 宣化上人:“阿弥陀佛”虽然仅四个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58 宣化上人: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58 宣化上人: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紧急关头一定用得上55 当你对待它们好时,它们会知道54 大悲咒开天眼53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萨一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53 楞严咒咒心古梵音诵唱51 山鹑让老鹰俯首称臣,佛陀揭开越界大战真相51 更多 热门标签 吕香光(1) 行愿(1) 末法(1) 智慧(110) 圣严法师(1) 功德(166) 如是我闻(2) 地藏菩萨本愿经(1) 居士(350) 四大天王(1) 具足(19) 菩萨(334) 讲经(1) 回向偈(2) 阿弥陀佛(134) 世俗(4) 慈诚罗珠堪布(16) 师父(25) 慈悲(48) 南怀瑾(3) 阿弥陀经(1) 念佛(24) 经书(10) 忏悔文(1) 佛陀(67) 佛学(30) 法器(7) 回向文(2) 高僧(127) 香火(1) 随机推荐 舍下自己的执着 儒童菩薩本生 第108集 佛陀与耶输陀罗(二) 顽皮的女孩 太虚法师:佛乘宗要论(绪论)-皈依佛 宣化上人:美国国庆发号施令-皈依佛 黄念祖:劝放下万缘,单提一念-净修捷要报恩谈 高僧故事:目睹野鸭神奇悟道,创立清规垂范后世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