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普献法师 / 普献法师:讲演(四)明法品

普献法师:讲演(四)明法品

分类:普献法师

普献法师:讲演(四)明法品

六通三明空有不二,我们接着讲「六通三明」。「六通三明」不是求来的,是我们转凡成圣以后,跟戒定慧相应,尤其是禅定,因为禅定会发通。所以有些外道很厉害,他们也有神通。但是我们讲「六通」的话,外道缺一个「漏尽通」,就是他的烦恼不能断尽。

鬼神外道有「五通」,比如说「宿命通」能了解前世今生的因果;「他心通」能够了解他人内心所想的是什么;「天眼通」可以看到很遥远,没有障碍,我们是一张纸就把眼睛遮住了;「天耳通」是远处的声音也可以听到,三千大千世界之外滴一点水,释迦牟尼佛都可以听到;「神足通」就是分身到各地去云游。这五通是外道可以做到的,但是漏尽通就不同了。

「漏尽通」就是断了一切的所缘,没有能所,破除一切见惑无明,这些都漏尽了,叫漏尽通。

其实我们现在也有「通」;你看那个无线电话一拿起来,我们这边可以跟美国通话,我们有「天耳通」;然后视讯,你讲话我讲话,我们两个可以看到。我们还有「一指神功」,洗衣服时一指压下去,洗好了;煮饭也是压下去,就煮好了。我们也有「神足通」,我们坐飞机离开地上几万公尺,在飞机上也可以吃饭睡觉。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因为这是科技,是第六意识去发明的东西,虽然有这些「通」,我们还是烦烦恼恼,只是方便我们做事而已。所以神通不能断烦恼。我们学佛的人千万不要求神通,只要你有所求,一定会找到麻烦,惹上麻烦。

「三明」,这个很有意思哦,是特别强调的。一个是宿命明,还有天眼明、漏尽明。阿罗汉有三明六通,当然佛是不用讲的啦。

我们从这个地方了解到,修行还是要从因果去下手,因为「宿命通」是了解前世今生种种前后因果的关系,「天眼明」是可以了解到来生来世,像佛陀预计了某某人在几百劫以后可以成佛,未来的因因果果清清楚楚。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说「一切皆是空」、「缘起无我」,执着这个空的话,那就很麻烦了。

不管再怎么修行,还是要建立在因果的基础上,才能够见到诸法的空性。所谓「诸佛说空法,为除一切见,若复着有空,诸佛所不化」,佛看到我们众生有无明,执着这个身心世界是实有的,所以佛陀说一切皆缘起性空;但是如果我们执着一切是空,以为没有因果、没业报,那么佛也没有办法来度化我们,佛也奈何不了我们了。

执着空比执着实有因果还严重。执着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因、结这个果,我们还会避恶向善,如果执着一切是空,没有什么因果,没有什么道德,没有什么意义,人生什么都没有了,死了一了百了,这个叫邪见。邪见是很危险的,一定要堕落恶道。

过去及未来的因因果果丝毫不爽。存在的一切看起来是实实在在的有,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一切是如幻如化;虽然如幻如化,但是我们所做的因果却是一点都不会混乱。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了解到:空是建立在因果上,从因果事理当中去显现空性。也因为是空性,才能建立因果业报轮回。我们要把它好好了解深思,否则的话,执为实有,只有相信因果业报轮回,是不能解脱的,因为我执还在。如果是悟到空性的人,却以为没有因果,那是邪见。

因为空,所以能够建立因果业报轮回;而这些因因果果的当下,当中没有实在永恒不变的一个主体,所以我们说空。也就是心经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形形色色的本来面目就是空无自性,空有不二,才能够在离恶向善当中得到解脱。

●四无所畏

接着讲到「四无所畏」。

假如我的力量只有五十斤,我却说:「我会拿一百斤」,那我讲这句话的时后,心会胆怯,会脸红。比如说我考试考六十分,我却说:「哦,不错啦,考八十几分。」讲这句话时,心会跳,脸会红。如果你是考一百分,当人家问你考几分,你说「考一百分」,这就很自然的。

这是一个简单的譬喻,让各位了解佛陀讲出四句话的时候,是很平常、很平实而不会有所怯畏,因为他真正的做到这四件事情。

第一个是「一切智无畏」。当佛陀讲「我是一切智者」这句话时,他不会心有怯懦。佛陀不说自己是万能的,他说自己是一切智者——彻底了解身心世界的如实相,不增不减,恰如其分的了解了,所以是一切智者。不仅了解身心世界,也了解众生的根性因果。

第二个是「漏尽无畏」。佛陀说「我只是断尽所有的烦恼,不会再有烦恼产生了。」所以是漏尽无畏。

第三个是「障道无畏」。比如佛陀说什么东西会障碍你的道,的确是如此,像淫欲是障道法,贪瞋痴、财色名食睡这五欲是地狱五条根,佛陀讲这些会障道,的确是如此,所以叫障道无畏。

第四个是「出苦道无畏」。「出苦道」是说你应该怎么修怎么学,就能够离一切苦。佛陀是很明确的告诉我们怎么修怎么学,你就会离苦得乐;这些正确的方法,佛陀是清清楚楚,因为他是过来人,他已经走过这个方法了。

所以佛陀讲到这四件事情的时候,不是用猜想的,也不是臆想的,而是如一切诸法的本来面目来呈现出来,这就是四无畏的清净功德。

●相随心生庄严国土

下面讲到「庄严一切诸佛国土及诸相好」,这也是破了无明以后的功德。

破了无明以后,因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修一切善法,所以我们看到佛菩萨的圣相是三十二庄严相,八十随形好。经典里面讲「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因为佛累生累劫来断烦恼,利益众生,当然他成就了三十二相。这只是副产品而已,他不是刻意去修的。因为他的身口意清净,悲心具足,智慧具足了,不断的在利益众生,很自然的招感来的一种善报,不是刻意去修的。

你看我们「相随心生」,一个人常常动恶念的话,那这个脸相就会慢慢变坏了。过去我刚出家的时候,在台北临济寺有一个比丘,他是当兵退伍下来就出家,没有家眷,有善根出家了,他满脸横肉,我们看到他就会发抖。

一个老和尚就跟他讲:「某某人啊,你出家了,人家看到你都发抖耶,你这个脸长得『横横』的,这样子很难看、很凶悍。」因为当兵嘛,时时是不是要拿枪来杀敌人,所以常常动杀念,满脸横肉。「你去闭关吧!」结果他就听老和尚的话,去闭关了。

闭关半年还是多久以后,大家就请他出来。老和尚在关房的地方敲三个磬,然后讲了几句话,关门打开来了。门还没打开之前,我们就想:「哎呀,这满脸横肉的和尚,不晓得怎样了?」

结果他出来的时候,举止安祥,满脸的慈悲祥和。只是半年的时间,就这么礼忏、诵经、拜佛,整个脸相就变了。

我们的脸相长得什么样子,就是我们内心世界展现出来的;你内心有什么想法,你的脸相就会长什么样子。如果你内心里面经常是慈悲的心、智慧心、大悲心、感恩的心,它慢慢就塑造你的脸相,那个气质会不同,所以说「相随心生」。

还有「相随心灭」,相也会随心灭。比如说我们福报很大,相貌庄严,可是我们骄傲做坏事,这个相会灭掉,会转成恶相。所以有些信徒多年不见的时候,一看,转好了;那有些本来是很好的,因为骄慢做坏事,整个相变成很凶恶相。

所以,「有相无心」,你有那个相,但是你没那个善心,就会「相随心灭」;那「无相有心」的话,你没那个相,但是你只是动善念,你这个善相就会出现,是「相随心生」。所以这个地方讲到诸佛的相好,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个也都是佛菩萨「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得到的一个果报。

金刚经第二十七分里面说:汝等勿谓如来做断灭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因为佛陀无量劫来不断的去利益众生,而且是无我相的去利益众生,他自然会成就这个相好。如果你是执着断见的人,说根本没有因果,那么佛陀就不应该有三十二相了。

除了诸佛的相好庄严之外,诸佛还成就「庄严一切诸佛国土」。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启示:

我们修学佛法毕竟还是受环境影响很大。

请问各位,如果我们在十字路口讲课,我讲话你听不清楚,然后你也听不进去,是不是?我们现在在这个地方(圆光佛学院),这么好的环境,没有车子的声音,空气又好,我们要打坐、要念佛都觉得很受用。所以环境的教育、环境的影响是非常非常的大。

所以,诸佛菩萨就是要创造清净庄严的国土,让众生在美好的国土当中去修学,比较容易进步。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出生在非洲,整天饿肚子,那边打过来,这边打过去,请问这些难民能入定吗?不可能。那种环境条件,时时在恐怖当中,不可能成就的。

所以我们讲大乘与小乘的一个差别点,大乘讲净土,小乘不讲净土,而讲身心的净化,着重净心、净身。

小乘着重清净的身心,无我相、无人相,我执我见没有了,无明没有了,我身已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这就是最高的一个境界,不再投胎转世,不再轮回。这一生当中,「诸行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者亦无我所,圣弟子住无我想,远离我慢,顺得涅槃」。

但是在菩萨乘里面,一定讲到净土的思想。菩萨乘除了身心的净化,还要国土净化,庄严国土。我们讲「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国土」,「庄严」这两个字,古代是翻成「庄严佛国土」,从梵文来研究的话,它的原文叫「参与」「参加」,但是我们把它翻成「庄严佛净土」。其实佛的国土也希望我们去参与,去净化世间,让众生在美好的环境当中修学进步。

在座的同学,有没有泰国、缅甸来的?我看这里还满多柬埔寨来的哦。在泰国、缅甸边界的地方,很多出家人在那边修苦行。我发现到一个问题,这些出家人如果在曼谷、在大都会里面,他可以生活得很好,为什么呢?早上托钵就有人送你吃的,回来打坐修行,什么都不管,又舒适又温暖,如果寺庙坏了,国家还帮你修理好好的。

可是竟然有些人就跑到深山里面去修行。他到深山里面,有一天遇见老虎了,他就马上用那个袈裟把自己盖起来,老虎慢慢走过来,在他的身上嗅一嗅,呼呼的这么叫一叫,他的心脏蹦蹦差点跳出来。因为刚到深山里面嘛,第一次碰到老虎的时候,那种恐惧心让他的心脏几乎快爆炸了。

后来动了个念头:如果我前世欠你一命的话,我这个身体就布施给你好了。这个老虎在旁边,肚子饿了,闻到人味就一直口水掉满地上,但是老虎没有吃他,老虎走了。

第二天,他又在附近的地方打坐。肚子饿了,他又起来去托钵。深山里面要找到一户人家不容易啊!走啊走,又看到昨天那只老虎,可是老虎是吃另外一个人,一个在家人,上半身被吃掉了,腿也吃掉到剩下一条腿。那只老虎看到这个和尚的时候,就大声吼叫了两声,大概吃饱了,吼了两声就走了。

这个和尚就想:「哇啊!我如果是欠它一命,昨天就被吃掉了。那个人大概是前辈子欠它吧,所以他被吃了。」我们一个人会在什么地方死,几乎就是我们的业力安排。有些人从飞机上掉下来,好好没事;有些尸体无存了;这个都是业力。

那我就去研究:这些和尚为什么要到深山里面去修苦行?深山里面有狂象、有毒蛇、有毒蚊、有毒虫,这些出家人在都市里面不是很好修道吗?为什么到深山里边呢?然后我发现到一个秘密,因为在深山里边有一个老师,叫做「死」老师,有这个「死」教授随时在旁边盯着他。

在深山里边,随时一只毒蚊、一只毒虫、毒蛇一咬,马上就死,而且那个狂象一来的话,就把你踩死掉了;老虎来,一口就把你咬死了。因为死亡的逼迫,使他产生勇猛精进的心,恶劣的环境激发他生命的一种潜能,他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性,所以他就精进勇猛的修行,造成他道业上的成就。

这是我看到一个泰国的高僧,他当沙弥的时候,就到深山里面去静坐修行。后来遇到一个阿罗汉,这个阿罗汉就跟他讲:「你现在修的不错啊,可是你的业障就要来了哦。」他说:「什么业障?我什么都不怕,老虎来,要吃就给它吃。」

阿罗汉说:「不是啊,这个业障可大的,过几天你会遇到你的宿配。」宿配知道吗?宿世的因缘啊!「你宿世的那个夫妻关系的人会来找你。」那个阿罗汉有神通。他说:「管他什么宿配,我老虎都不怕了,我怕人吗?」阿罗汉说:「你不要说大话,我这里有一个咒,你好好念,消除你的业障。」他就传了他一个咒。

他就念念念,过了几天,深山里面有一个类似村长的老人,田地也蛮多的,有点钱,就带着他的女儿来供养饭团。他打坐在那边,几天不吃不喝了,一直念那个咒。这个村长就问他:「你一个人在深山里那么修,很寂寞吧,很可怜啊,我们家很大,又没有什么人,就我跟我这个女儿,如果你愿意到我家的话,我就供养你一辈子,有窗户、有围篱的,老虎狮子也不会来,你就好好修道吧。我年纪大了,这么老,我这个女儿可以陪伴你。今天她特别送这么好的菜饭来供养你。我观察你好几天了,我看你很有道心,所以今天特别做最好吃的东西来供养你。」

这个时候,他眼睛瞪开一看,看了这个女人以后,完了,他的心整个就不定了,因为那是前世的因缘、情缘,前世跟她做过夫妻,所以一下子他的功夫就没有了,他全身就发抖,然后想起那个阿罗汉跟他讲的话,这个宿配的现前比老虎更可怕。

他这个时候想提起正念,但是提不起来,整个脑海里面就是这个女孩子的影像。对方的这个老爸讲了老半天,他坐在那边如如不动的,也不跟他们回去。老人把饭放下来,就拉着他的女儿走了。他眼睛一看,这个女的走了,老人家也走了,饭在前面,肚子又饿,怎么办?先吃饭再打坐?还是怎么样呢?

因为他眼睛一闭,整个就是那女孩子的影像,平时观什么观,都没有了。这时候他就发起横心来,把饭拿到外面去给那些虫子吃,把河里拿来的水也倒掉,水啦、饭啦全部把它倒在野地去了,坐在石头上,就对佛菩萨讲:「释迦牟尼佛啊,如果我内心这个影像没有去除的话,我不喝水,我不吃饭,我要饿死。」结果就坐在那边,去观呼吸也观不起来,观觉受也观不起来,就是那个宿世宿配的影像,占满他整个心思。

经过三天三夜的断食,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睡,断食很有效果哦,慢慢、慢慢那个影像就消灭了。影像消灭以后,他已经没有力气了,他就躺下去。躺下去时,那个饥火焚心,他肚子饿的不得了,逼着他慢慢的爬、慢慢的爬到河边。他要喝水的时候,眼睛闭起来,一观想,还有没有那个影像?如果有影像,他就连水也不喝。他就趴在河边,不敢喝水,然后慢慢去观察,影像没有了,这个业障化掉了,这才慢慢的弄一点水喝一喝,才有精神。

喝点水以后,体力慢慢的恢复,他才去托钵。那天晚上,他睡觉时,就梦见那个阿罗汉来跟他讲:「你过了一关了。你的这个宿配的劫难消掉了,你可以去受戒了。」他说你是沙弥,应该去受戒了。第二天他才离开那个原始森林去受戒。

为什么我们要讲这个故事?前面讲到「永出一切恶趣诸难」,我们说「三途八难」,八难当中有一个是「天」难,天堂是八难之一。天堂不是很好吗?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整天就吃喝唱跳、唱歌跳舞的,这不是很好吗?

各位有没有发现到一个问题,现在台湾出家人愈来愈少,当然少子化也有关系。我发现:生活物质愈富欲的时候,道心越不容易建立起来;生活环境愈困难的地方,他道心愈来愈强。

现在台湾饿死的人很少,几乎没有,都是营养过剩,都想减肥,所以开减肥班的生意很好。

那么像非洲、东南亚有些国家呢,环境非常恶劣,那个地方的修道人道心特别的强。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世间有一句话:「名山无高僧」,听过这句话吗?香火很旺,收入很好,那个地方要出高僧很难。

这么讲起来,是不是我们这么好的环境,我们就不能修道?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得去约束自己,懂得去反省自己,福报有限,所以我们懂得去惜福,那我们就可以在好的环境当中

道业增长。

所以这个地方说「庄严一切诸佛国土」,这很有意思。毕竟我们还是在优良的环境当中,有善知识、有好的同参道友,大家互相鼓励,对道业的增长还是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大家不要听我这么一讲,你明天书不读了,说我到泰国、到缅甸啦,到什么深山里面,有老虎狮子。

糟糕了,你这么一去的时候被老虎吃掉了,那我就造了杀业。

请问一下,老虎吃人有没有罪?没有罪哦。它看你人只是一个「面包」,它看那个鸡、鸭都是像「面包」的样子,这是一种本能。

后来这个阿罗汉跟他讲:「有一辈子你是一只老虎。你出生做老虎的时候,你吃错人了,你吃这个修道的人,而那个人没有欠你的命。你吃错这个人以后,又继续做老虎做了八次。因为老虎都是晚上出来觅食,你做了八世的老虎以后,你那个习性还在,所以你这一生当中不怕黑暗,你不怕深山,不怕什么狮狼虎豹,你都不怕,那是你的习性。」后来他就成为一个高僧。

各位要看的话,可以看《泰北行脚记》,里面非常非常的精彩,是文言文。后来这个高僧就被皇帝请到皇宫里边去供养,然后叫他口述他的历史,有人把它记下来。有一个叫陈明德的居士就把它翻成中文,后来我把它印来送给佛学院。

这是讲到我们受环境的影响很大,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好的环境,自己懂得惜福、惜缘,在好的环境当中,照样身心可以快速的成就。所以这个地方说「庄严一切诸佛国土及诸相好,身语心行成就满足」。

●诸佛十力

再来是「善知一切诸佛如来力无所畏」。「无所畏」就是刚才我们讲的四种无畏。「力」是指十力;「力」是一种作用,智慧的一种作用,佛陀有十力。

华严经里面有「处非处智力」,比如说我们想到台北,我们第一念头往北走,那你往南走了,这是「非处」。你往南走,怎么去找到台北呢?不可能。你只能找到台南、高雄、屏东。我们修行也是一样的,修什么行可以达到什么效果,你想达到这个效果,你就必须修这些行,这个行的因跟果,我们能够清清楚楚,就是「是处非处智」。

儒家也有这个观念。论语里面不是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慎终追远」,

我们以为说是要去寻根——我的祖父是谁?祖先那里?住广东?住福建?住大陆什么地方?

慎终追远,「生,事之以礼;死,事之以礼」,中国人讲送终,这也是一种孝道的方法。可是依我看「慎终追远」的话,它是讲因果。「终」是结果。你要得到好的结果,你要很小心,这是「慎终」。「追远」呢?这个「远」是遥远的原因,你最初最初的因是什么,最初的因地是什么。

你想得到好的结果,你最初最初、最先最先要种到好的因,所以叫慎终追远,这是因果观念。

我们想得到什么果,你的最初的因一定要下种下得好。

举个例子来讲。比如说存心善意,我想帮助他,利益他,分享我的知识,分享我的经验,你有这个善念,但是有一天他不理我的话,我也觉得无所谓,因为「慎终追远」——我最初跟他交朋友的那一念是善念。

如果我说:「哦,这个人很有钱,长得又庄严又好看,有钱有势,我跟他交朋友,我是想利用他来帮助我的事业。」我以利用他的心来跟他交朋友,最后就不能善终。

十力,除了「是处非处智力」,还有「三世业报智力」,对于过去、现在、未来这些业报,佛陀清清楚楚。

「根胜劣智力」,众生的根机,好的根机、上等根机、次等根机、下等根机,佛陀说法是应机说法,他不会说你们来听法,我讲深一点给你们听,讲缘起性空、无常无我,没有那种根机的人一听到「无我」,好了,他做坏事,无我嘛,没有业报嘛,那就麻烦了。佛陀有这种智慧,了解众生的根机是好还是差劲,所以能够去说法利益他。

「种种界智力」,我们讲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佛陀对十八界清清楚楚,不再迷惑了。

「种种解智力」,众生的根性,他的智慧在什么程度当中,众生能够了解到什么程度,能够了解什么道理,佛陀说法是按众生的根器而说法,这是种种解智力。

「一切至所道智力」,就是说我修这个法,我就能成道、什么结果,清清楚楚。

「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刚才我们讲禅定有很多种,有外道的定,有无想定,根本就不能开智慧的,甚至有些定会发疯,也很麻烦的。所以在禅定当中,怎么样子去离恶向善,怎么样子能够开悟,这个佛陀已经清清楚楚了。

「宿命无漏智力」,就是对前生前世的一切一切,不但是自己的,对所有众生的前生前世都是清清楚楚。「天眼无碍智力」,就是有天眼,对于眼前的事情、未来的事情清楚了。

「永断习气智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习气,有一个法师他一讲话就摸鼻子,这是习气。我说「你是鼻子痒吗?」他说「不是,就是摸摸鼻子很舒服。」我说「不好看嘛,你讲经就讲经,你又在摸鼻子,不好看。」他说「这样子哦,没有人敢跟我讲,只有你敢讲。」这个很有意思。

佛陀有以上这十力。「十八不共法」,我们简单讲一下。比如说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佛陀的身口意绝对不会有过失,佛陀的身口意一定是智慧做为先导。我们一般人起心动念做了以后,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佛陀还没做事情之前,他是智慧在引导他,所以他的身口意不会有过失的。佛陀知现在、知过去、知未来,一切就是通达无碍。

这些都是讲佛陀的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我们大约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更新于:20天前
全部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