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达照法师 / 达照法师:佛教语言与汉语的融摄

达照法师:佛教语言与汉语的融摄

分类:达照法师

达照法师:佛教语言与汉语的融摄

以“平常心是道”为例;内容提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参揉交错,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于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隐含着不计其数的佛教文化气息。其中,佛教语言(尤其是禅宗语言)占了很大的比率。

“平常心是道”就是诸多佛教语言中的一句,本文试图以此为契入点,展开对“平常心是道”的辨析,从它的产生、原意及弘传情况,以及传统文化中对“平”与“常”的解释情形,乃至,在佛教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佛教徒是如何利用了传统文化?又为传统文化服务的?并且用列表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最后指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不满之处,都可以通过修行,以达到“平常心是道”的人生境界,只有真正明白或证得此理,才能算作是一个完全自在的人。

关键词:平常、道、佛教

一、序说

佛教从公元前后传入中国,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哪个文化领域,都渗入了佛教文化的色彩。汉民族在有意无意之间,说话时都会流露出带有佛教意味的语言词汇,也就是在汉语里面,使用了大量的佛教词汇,所以有人说:“离开佛教用语,中国人就没法开口说话了”。人们在生活当中最常用的,如“报应”、“功课”、“随缘”、“方便”、“平等”、“不可思议”等日常用语,都是借用了佛教的词汇,分别予以新的含义,与佛教并不等同但又相似,也就是用中国人的习惯理解来套用了佛教词汇。可以说,这种“套用”的方式是一种文化的创新,不但过去、现在这样,将来还是会这样不停地发展下去的。

“就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事物的发展也是这样的,古人今人,所处的时代和物质环境虽然有别,但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却是相通的。既然古人可以借用佛教用语,难道今人就不能用了吗?当然是可以的。今人不但把佛教的词汇用在正面的与佛教相同的意义上,如“慈悲”、“解脱”等等,而且还把某些佛教词汇用于反面的与佛教相反的意义上,比如:“胡说”,原来是指“胡人所说”的意思,佛教初传期的中国人,都把“佛”称为“胡”,把传播佛教的域外僧人都称为“胡僧”,古代就把“佛”称为“胡”,如《老子化胡经》的“胡”字就是指的佛教的“佛”。所以,原来的“胡说”应该是指“佛说”,《金刚经》云:“如来是如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故佛说的话都是最为真实,无有虚妄的。然而,现在我们所用 “胡说” 的意义却完全相反,是指没有根据的乱说,指责说假话的人的时候,就说他是“胡说”,由此可见,佛教用语已经成为中国人任意使用的语言材料。

不但佛教的词汇被中国人所常用,而且佛教的格言、警句、机锋妙语也已经被中国人所熟知、所运用,把本民族以外的有益于本民族发展的事物、思想纳入本民族文化之中,这种不固执于原有文化、不先入为主的表现,是一个民族解放的象征,所谓“物为我所用,非为我所有”就是极具智慧的体现,正如常说的“拿来主意”,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方便善巧”或“应机说法”,这种“善巧”的作法,有一个根本的条件,就是不违背佛法的正见。在这个基本条件上,我们再来看佛教在现实社会以及民族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也许会客观冷静一些;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佛教的“目的”与任何文化都是相通的,都是要“解决人类各种各样的烦恼”,由于对“烦恼”的认识不一样,因此有不同的文化形态产生。

从人类有文明以来,人类就不停地在努力奋斗,企图消灭内心中各种各样的烦恼,但结果往往令人失望!首先,有烦恼就得使它消灭,人类最初最直接用的办法就是发泄,通过痛哭、怒吼、殴打等等,发泄不完就成为疯子,然后就有人开始反思,原来这种发泄方式的“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于是就想出另一种发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来达到暂时的休息,如简单的赌博、吸毒、纵欲、麻醉等手段,可是在这些行为之后,却发现也并没有得到对烦恼最后的解脱,而且当后来回忆起曾经有这些行为时,内心又会因此而产生另外的一系列烦恼,就说明了这种简单的间接的发泄方式,也不理想。

在人类文明不停地发展之后,人们又发现另一些新的解决烦恼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方式来发泄烦恼与痛苦,其结果与以前两种(直接的不借形式的发泄和间接的借助简单形式的发泄)截然不同,那就是诗歌、音乐、书画等所谓的“艺术”,艺术是一种很微妙的发泄烦恼的方法,通过它能够发泄内心的烦恼,并以一种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当发泄完烦恼之后,回过头来检点自己过去在烦恼时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不但不会“借酒消愁愁更愁”,而且会产生一种强大的感动!所有的艺术都需要有所谓的“灵感”,而所谓的“灵感”就是一种琢磨不透的感觉和把持不定的情绪,这正是所有烦恼的最初状态。于是乎,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上就受到赞颂和发扬。

由此推广开来,人类的一切学科又何尝不是为了解决人类的烦恼呢?而这些行为的结果也是复杂纷陈的,其共通点就是不能最终解决人们内心的烦恼。因此各种哲学的产生就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更接近生命本身来解决烦恼的,就是各种宗教的出现。宗教是直接面对烦恼来说话的,所以,真正的宗教是会与人类并存下去的。佛教的出现也是基于这种社会人类的需要,严格地说,佛教思想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必然产物,而非偶然性的,按佛经说就是佛已经观察时机因缘的成熟后,才来此娑婆世界度化众生的。

可以说:整个佛法都只是围绕众生内心的“烦恼”这一主题而展开的,佛教认为众生的痛苦来自于见、思、无明等烦恼,要解决这些“烦恼”,就得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修行。虽然“归元无二路”,但“方便”是“有多门”的。所以,在符合“三法印”或“一实相印”的情况下,方便设施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于是就有三大语系不同特色的佛教产生,就有中国汉语系的八大宗派,乃至更多的宗派产生。

就解除烦恼这一主题而言,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是潜藏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停刺激着中国民族文化,又不停地被中国民族文化所影响,就这样,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相融相摄,从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汉传佛教的各大宗派中,尤其是唐朝禅宗的兴起,可以说佛教才真正融合了本土的思想,与本土思想丝丝缕缕说不清、理不明地隐隐约约地存在着。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人才深入的理解、运用佛教,为自己的生活、文化、思想等服务,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把佛教的教义表达得淋漓尽致,真正的把佛法生活化、简单化,这在禅宗的“公案”中表现得再清楚不过了。

所谓“公案”,就是通过最简单的语言或行动来表达最复杂幽微的思想境界,机锋转语、公案灯录等都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所谓“打禅机”也是指的这种情况,这种习惯一直流传至今,只要有大乘佛法的存在,这种状况就会存在下去。对于大乘佛法的国度来说,也有必要让它能够永久性地存在下去,并加以发扬光大。

让我们今天再一次回顾历史,会发现许许多多的佛教语言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具有新鲜而强大的魅力。比如“平常心是道”就是极具新意的语言。这里试图站在现代人的立场,对“平常心是道”这一禅语作历史的回顾和新意的发挥,期望能对行色匆匆的现代人有所启迪,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分析和解读佛陀的教法,看看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什么样的微妙关系,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二、“平常心是道”的提出及其原意

“平常心是道”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是马祖道一(709—788)最早提出的。《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中的《江西大寂道一禅师语》说: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 

从此以后,禅门便多了一句法语,多了一个新的话题。即使在今天,人们在劝慰或提示对方时,也总不免要说一句“平常心是道”。

那么,这里的“平常心是道”,其原意又是什么呢?马祖的解释是:

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同上)

这里的“平常心”,是“离言绝待”的,是指生命的本然状态,没有经过任何雕琢的本来面目,反映在生活当中的就是安祥、喜悦、通达等等。所以马祖接下去说:“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明确了“道”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存在的。虽然生命的当下就是“道”,但是“道”又不仅仅属于生命的哪一个部分,也就是说“道”并不只是“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等等,因为“道”还要“无造作、无是非”。但也不是离开了“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等日常生活,而另有一个“道”的存在,是相融相即,无形无相的。即“造作、取舍”而“无造作、取舍”的,这种不即不离的思想境界,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所谓“言忘虑绝”。然而,对一个得道的禅师来说,正因为没有办法说,所以也就不妨信口开河地说,只有这样,才可以方便善巧地作种种说,才可以说三藏十二部经,才可以说千七百公案。因此才可以说“即心是佛”,才可以说“非心非佛”。也因此,“平常心是道”这句法语才得以流传。

到了南泉普愿(748—834)时,对“平常心是道”这句禅语就运用得更加自如了,如《五灯会元》卷四中说:                     

(赵州)问南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

南泉是马祖的得意门人,他深得马祖的心髓,所以在接引后学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应用了马祖的禅语,而他对“平常心是道”的理解即有继承马祖的一面,又有自己更加深入的叙说。如《五灯会元》卷四所举,赵州禅师问“如何是道”后,南泉说:“平常心是道”,接下去赵州又问:

“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耶”?(同上)

在南泉看来,“道”是“拟向即乖”、“非知非不知”的,也不可以说它“是”或“非”,可见这完全是继承了其师“无取舍、无是非”的说法,用否定的语法形容了“道”的含义。同时,南泉又用肯定的语法直接明瞭地指出了“道”的含义,即“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只有正面与反面,肯定、否定与反问这三种手法同时并用,才能把“道”的含义叙述得更加全面,也更加让人们没有执著的机会,这不得不说是南泉这位大手笔对禅法的诠释达到了非常自如的地步。

在南泉门下的赵州从谂(778—897),自于“平常心是道”的言下悟理之后,行化自若,广度有缘,尤其以“喫茶去”一公案最为出名,这个公案也表现了“平常心是道”的禅法思想,说明了吃饭穿衣、挑水喫茶无非是禅,无非是道。

到晚唐时期,新罗通晓(810—889)于兴德王六年(831)来唐,遍参禅林耆宿,后依黄州齐安(?—842)参悟禅法,于“平常心是道”之语下大悟,后于文圣王九年(847)年回国,大弘禅宗向上一著。

宋代的无门慧开(1182—1260)曾作了一首诗,以此表达了他对“平常心是道”这句禅语的理解: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宋代禅门中高僧们对禅法的理解情况,慧开的解释不但贴近生活,而且又不失雅趣,应用了正面诠释的方法,以非常美好的心情,将大自然中美好的景象描述得精到透彻,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极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体验得到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这种体会表达得这么清楚的。可见在宋代的时候,禅宗还是非常兴盛的,尤其是对“平常心是道”的理解也相当全面。

“平常心”也就是一颗圆满的清净心,也就是《心经》中所描述的那颗“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道”也就是生命本然的规律,如果用慧能大师的话来理解,“平常心”是“不思善、不思恶”的本来面目,“道”就是“本来清净、本无生灭、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的自性,自性也罢,本来面目也罢,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而已。

从马祖提出了“平常心是道”的理念之后,对以后的禅风影响很大,这从其法嗣、法孙等代代相承的关系上就能看得很清楚了。可见这句虽然看似极平常的禅语,实际上对后代的影响是深远的,起到了“言下能悟”的效果,这从历史纪录上也已表现得再清楚不过了。

三、在传统文化中“平”与“常”及“平常”的意义

中国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对宇宙人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考虑,并且能够长期的在学习、传播各种想法与看法。下面我们简单地来讨论一下“平”与“常”在中国固有文化中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的?

首先,我们来看“平”字,在中国广博的文化圈中,存在着许多种文化形态。从汉字的本身来看,差不多每一个汉字都具有很多的含义,就拿“平”字来说,在《辞源》里列出了十一种相关“平”的意义,其中有些解释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从古籍文献中寻找出相关的文化论点,来了解“平”字的多种用法,多层含义。

1、平坦:最初出之于《易?泰》,释为“无平不陂,无往不復”。“陂”在这里是小山坡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如果没有平坦就显示不出山坡来,如果没有去到那边,也就不会有回到这边来;另一层意思是说:所有的“平”与“陂”都是同时并存的,“往”与“復”也是不能分割开来的。

2、公正:《诗?小雅?节南山》说:“赫赫师尹,不平谓何”?《荀子?荣辱》也说:“夫是之谓至平”。这里的“平”字,有一点象佛教所说的“因果”的意思,荀子认为“荣辱”之事是最公平不过了,在佛教里就把这种公平说成是因果报应,因果是一种宇宙人生的规律,谁也不能改变它的,不是人为的某种手段而至的,而是自然规律,法尔如是的。

3、平定:如《诗?小雅?常棣》说:“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这里是当动词用了,相当于“使之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行动也显得非常重要,外自世界,内至身心,有乱即应该把它平息,这样才能使生命得到正常的发挥作用。

4、整治、治理:如《传》说:“水土治曰平”,这里把治理水土的行为解释成“平”,应是恰到好处的意思。使水土得到平衡,不过多也不缺少。

5、齐一、均等:如《易?乾》说:“云行雨施,天下平也”。《疏》:“言天下普得其利,而均平不偏陂”。

6、讲和:如《春秋?宣》十五年说:“宋人及楚人平”,这指两国人民在不和的情况下,通过某种行为的调节,又和睦相处了,这种行为也称之为“平”,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摆平”,解决纠纷,使之和平。

7、平常、普通:是“平素”、“平凡”的意思。没有奇特的事情,司空见惯的行为都叫做“平常”或“普通”。

8、丰年:如《汉书?食货志》卷上说:“再登曰平,余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岁,遗九年食”。丰年是指粮食富饶,谷仓都满平了,所以也就把“平”字代作丰年来理解了。

9、平色:是衡量器。

10、平声:是音调。

11、姓:古人的姓氏,汉代有丞相名叫“平当”,见《汉书》本传。

从上述对“平”字所作的十一种解释与应用,可见“平”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用处是非常广泛的。

其次,再看“常”字的运用也有许多种,下面再作一个简单的罗列:

1、恒久:如《易?系辞》上说的:“动静有常”。动与静都有恒久的意思。

2、法典、伦常:如《管子?幼官》中说:“明法审数,立常备能,则治”。这就是儒家所说“三纲五常”的“常”,是由社会伦理观念所成的某种规定,或者强行建立的某些制约。

3、普通、平庸:如《史记?司马相如传》卷一一七所说的:“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又《商君传》说:“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这里的“常”,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常人”的意思,没有惊人之举的普通老百姓。

4、衡量器:如《国语?周》下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注》说:“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一丈六尺为一常,正好是释迦牟尼佛身的高度。

5、副词,一是常常的意思,如《史记?陆贾传》说:“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掺使诸侯”。二是曾经的意思,通“尝”,如《史记?高祖纪》说:“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6、古代的一种旗帜。

7、常棣树的简称。

这里有七种解释,汉字一向以“一字多义”为特色,如果把这许多种含义的“平”与“常”贯缀在一起,我想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再次,我们把“平”与“常”放在一起来看这“平常”二字应该以什么样的含义来贯摄才比较合适。

1、日常、常时:如《论衡正说》说:“失平常之事,有怪异之说”。《后汉书?光武纪》上说:“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伯升是光武帝的哥哥刘縯的字号。

2、普通、寻常:如南朝宋鲍照的《鲍氏集?松柏篇》诗说:“家世本平常,独有亡者剧”。

如上所列“平常”二字的含义也是很平常的,就如吃饭穿衣一样的平常,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对此二字所作出的解释。

从中国造字的规则,如象声、象形等角度来看,语言的联合与解分也有其一定的道理。这里就试图从汉字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佛教语言的用法,再联系佛法与世间法的种种现实情况,参入一些个人的想法,来对“平常心是道”这句法语作一新的解读,给予新的含义。

四、平常心是道的现代意义

这要从佛法与世间法两方面来阐述:

1、从佛法的角度来理解“平常心是道”

佛法之所以能够流传几千年,其重要的生命力就在于:佛法有不共世间法的出世法,及世间所认同的世间法。尤以“出世间法”为其最终的价值所在,从佛法来看,世间法只不过是一种“先以欲勾牵”的方便而已,出世间法才是“后令入佛智”的最终目的。

在现代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人们沉缅在五欲的洪流之中,各种烦恼与痛苦不亭地向人类袭击而来,轮回生死的悲剧在无休止地重演,无明业障的命运在不停地推进,使一颗本已脆弱的心灵多少次受到冲击,千疮百孔,体无完肤地面对无奈的人生!另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们,又麻木不仁地掩饰自己,不敢正面去了解或过问一下“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对生命的大问题置之不理,只知在短暂的生命中争强好胜,以了眼前的谗态,实在可怜!还有一些自认为极有修养的人,好象是对生死看得很淡泊,事实上,这样的人是最要不得的自命不凡的伪装高手,对生死大事全无顾忌,只在现实无常的生活中苦心钻营,还美其名曰:“未知生,焉知死”。凡此种种,皆是人类莫大的悲哀!!

佛陀出现于世,发明心地,觑破宇宙人生的各种景象,在黑暗的宇宙人生中点亮了智慧明灯。他让我们的心回归到本然的状态,让我们的生死与痛苦都回归到不生不灭、能除一切苦的完美当中。所以,千百年来,继者不绝。禅宗的产生是佛法得到普及的里程碑,禅门高僧对佛法的了悟和对宇宙人生的彻底了解,使我们现代人还有机会从一切苦痛中解脱出来!其中,“平常心是道”就是从禅师们自性中流露出来的妙语,并以此广度众生。因此,它是佛法大海中的一滴水,具备了一切海水的味道,禅宗祖师们对“平常心是道”的把握和解释已经非常清楚,这里就依据笔者所理解的佛法与上述所释“平”与“常”的含义。

我们从上表中可以简单地看出,在佛法中对“平常”的理解与世俗的理解是有很大区别的,然从“心”的角度来看,佛法中的理解是非常透彻的。那么,我们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又如何如实恰当地应运这种思想呢?这还得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说。

2、从世间法的角度来看“平常心是道”

从世间的视角来看这句佛教名言,显然有许许多多可以发挥个人想象的空间,我们站在世俗人的立场,从多角度来对佛法中所说的“平常心是道”进行分析:

首先,以“平常心”来对待世间一切悲苦事。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虽说只有数十寒暑,然苦多乐少,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因此,绝大多数人都深深地体会到“人生是苦”的。那么,我们如何去面对这种种苦的人生呢?引起痛苦的来源,无非是外在的客观环境和内在的主观身心,客观环境包括他人与事务。

第一、心平气静;如果是由他人引起的烦恼,说明他人是没有道理的,为什么他会不讲道理呢?我们先要把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对事情的经过及起因等等来龙去脉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其根本原因,每一件事都必然有它的规律和缘由,全部都调查清楚之后,就会发现假如你也受到同样的教育,遇到相同的环境,无疑你也会与他一样做出相同的事来,你自然就会对他产生同情和理解了,就能够原谅和宽恕他人了。这样,你因为他而引起的烦恼痛苦就会得到很好的调剂,最终解决这一类所有的烦恼痛苦。

第二、恒心永在;这里着重于“常”字来说的,针对外在事务引起的烦恼时,我们一定得要有意志坚强,恒心不灭,只要有足够的恒心,没有哪一件事情是我们办不成的,如古人所说:“有志者,事竟成”。即使不成,也没有关系,也还要心平气和地对自己作一些必要的调节。凡世间一切有相之事,终归是梦幻泡影,当下即空,无有实体,成之又如何?不成又如何?心不随它转,可以努力创造乃至努力奋斗,而心又不执著。这样,只是把所有的事情当作一件事情来做,做得好与不好,都是由其自身的规律和条件所决定的,所以我心就更加没有必要随着它动了。如《楞严经》所说:“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外在环境所引起的一切都将随着自己对佛法的把握而烟消云散了。

由主观的身心所引起的烦恼痛苦,才是人生漫长而又拂之不去的苦难,同时,绝大多数人的烦恼都是由自己内在的身心引起来的,所以,使心平静下来,锲而不舍地净化自己的身心,依佛说的种种教法去努力修学,才能够把身心的烦恼全部消除干净。所有一切的修行办道,无非都是为了这一点。

其次,以“平常心”来对待世间一切快乐事。古人说过,人生有四件大乐之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除了许多的痛苦以外,人生快乐的事情还是有的,但我们凡夫往往不知珍惜,不知如实地去感受生命中出现的种种快乐,当快乐现前时还能感受一些快乐,一旦失去了,就不免要产生无边的烦恼痛苦。所以,用一颗“平常心”来生活、来对付一切终究要失去的暂时的快乐,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五、结语

佛法最伟大的一点就是:无论我们在什么样的时间或空间当中,只要是真正掌握了佛法的根本精神,就能够把生命调节到最佳状态,也就是至善圆满的人生境地。所以,佛法是现实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调剂,修学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因为它告诉我们如何学会“无所作、无所受”,告诉我们用“平常心”去对待一切。这样,我们便找到了人生的“道”。

通过上述对“平常心是道”的简单阐释,我们在佛教的禅宗里找到了有关“平常心是道”的各种说法,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与“常”作了简明扼要的检索,从佛法的视角和世俗的眼光来看现实社会和人生,期盼能够在绚丽多姿、眼花缭乱的现代人生活中寻找出心灵的解脱之门,体会到佛法这清净圆满和广博自在的思想境界。从而,证实佛法与世法是不一不异的,即世间而出世间,积极面对现实的行住坐卧和待人接物,于一切行为造作中而无执著,真正达到了世出世法圆融无碍的思想水平。

更新于:14天前
2
全部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