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土法门法师:烦恼才起来,就变成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师:烦恼才起来,就变成阿弥陀佛《净土大经科注》第221集“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我们“信、愿、持名”,守住这四个字,认真去修学,只要这个思路分明,没错,放下万缘,一心向往那就叫“不颠倒”,这..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8-18 -
宣化上人:明白佛法之后,切记不可以再做糊涂事!
恭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祖相送直至九江驿边。祖令上船。五祖把艣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艣。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
宣化上人 2025-08-18 -
比如说驼背
比如说驼背李四的本职工作是机关秘书,写小小说算是第三产业了,但自从李四发表了为数不多的几篇小小说后,李四就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自己是个作家——尽管李四再三在公众场合向朋友们强调:我编故事写小说,跟大伙搓麻将..
护生故事 2025-08-18 -
文殊菩萨心咒,祈愿每位高考生,考出好成绩
文殊菩萨心咒,祈愿每位高考生,考出好成绩愿每一位走进考场的考生都能得到菩萨加持加油!嗡ōng 阿ā 喇rā 巴bā 札zhā 那nà 谛dǐ。文殊是智慧的母体,多念文殊菩萨心咒回向给孩子,让他能智慧增长,在明天的考..
其他因果故事 2025-08-18 -
李广传
李广传李广是汉代的武将,善于射箭,颇有才气,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都获得大胜,所以匈奴都很畏惧他,不敢再来侵犯,一时武功赫赫,有飞将军的称号。汉文帝时,因为讨伐匈奴有功,封散骑常侍,武帝时,任北平太守。可是李广的部..
护生故事 2025-08-18 -
地藏经和金刚经有冲突吗
地藏经和金刚经没有冲突,因为地藏经和金刚经都是可以帮助我们修行佛果的佛学经典,也可以让我们对世事有更多的看法和解答,而且地藏经和金刚经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但是,地藏经与金刚经是不同的。那么地藏经和..
地藏经经典 2025-08-18 -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九节 小乘二宗之略要
第九节 小乘二宗之略要自佛灭后百年余,佛教产生异议而逐渐分裂,义学纷法。直至佛灭后九百年初,世亲造《俱舍论》,又九百年中,河梨跋摩造《成实论》。因这二部论典的传播,而形成俱会成实二宗。一、俱舍宗俱舍宗是依俱..
汉传人物 2025-08-18 -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七节 律宗
第七节 律宗一、住流从第一次结集,代波离尊者诵出律藏为最初律部。随后二次三次四次的结集。自此以后,边叶、阿难、商那和修、优婆调多五师传持。佛灭后一百年间,纯是一味和合,一百年后产生异见,部派分裂,因着律仪上..
汉传人物 2025-08-18 -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执著统统放下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执著统统放下第一个布施,布施是什么意思?放下。诸位要记住,布施就是放下,把你的烦恼放下(烦恼布施掉了),把你忧虑放下,把你分别放下,把你执著放下,世出世间..
五福临门 2025-08-18 -
宣化上人:你持戒就能生出种种的功德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这是说戒能生长一切的功德。出家修道的人,想要立功立德,怎样去立呢?就是持戒。你时时都依照戒律去修行,持戒而不犯戒,..
宣化上人 2025-08-18 -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五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⑸内容概要:释经名。地藏菩萨的名号中,『地』是呵护,住持,生长万物的意义,这位菩萨行菩萨道能忍如地,所以他含藏着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是『地藏菩萨』的本义。——界诠法师宣讲(本文档由..
汉传人物 2025-08-18 -
道德经的处世哲学: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德经的处世哲学: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8-18 -
宣化上人:食五辛后果 护法善神不守护 大力魔王乘虚而入
【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这是第一个渐次,除其助因。这“五辛”,就是助着造业的一个因,所以要先把它除去。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一切众生”,就是十二类..
宣化上人 2025-08-18 -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⑴——界诠法师宣讲(本文档由界诠法师弘法视频整理而成)内容概要:欲生净土,先读地藏经了解世间极苦,才易生起欣求极乐的出离心。各位比丘,各位比丘尼,居士男,居士女,大家晚上好,阿弥陀..
汉传人物 2025-08-18 -
净土法门法师:本觉本有,不觉本无
净土法门法师:本觉本有,不觉本无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迷、邪、染’,这是恶业!是本来没有的。‘佛性正知’这是至善,是本来有的。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本来无的,当..
佛学基本知识 2025-08-18 -
方海权:万念归一,能度苦厄
方海权:万念归一,能度苦厄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识情感。而菩萨之伟大,无意识界,唯慈悲心。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自是无意识界。念念着相,念念执情,故众生念念生起烦恼。观世音菩萨,观四大皆..
其他因果故事 2025-08-18 -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放下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放下文学家常常讲「人生如梦」,这个话说得非常的真切,可惜,他会说,他没入这个境界。他虽然说这句话,他还是迷,他还是不觉。如果一下觉悟了,「整个人生是梦」,梦裡还争什么,梦裡还有什么得..
五福临门 2025-08-17 -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才能见到佛光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才能见到佛光 一般人之所以不能见到佛光,不能体会到佛对于一切众生的真实功德,都是因为业障深重,所以见不到,体会不到。消除业障的方法很多,大乘经里面所说的种种法门、种种修持,无非都是帮..
金玉良言 2025-08-17 -
净土法门法师:对於老年痴呆症的人,如何实施挽救帮助他们往生?
净土法门法师:对於老年痴呆症的人,如何实施挽救帮助他们往生?第二,他问的是:老年痴呆症是当今社会上严重的问题,佛法如何看待其因缘果报?学佛同修应如何避免此症?这个问得好。每一个人都会老,谁老了得痴呆症..
佛本生故事 2025-08-17 -
印度佛教思想史(上)
自序民国五十六年,我在『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自序」中说:在战乱中所写的『印度之佛教』,「是用文言写的,多叙述而少引证,对佛教史来说,体裁是很不适合的,而且错误与空疏的也不少。……我要用..
佛教历史 202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