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佛教思想史(下)
第六章大乘时代之声闻学派 第一节说一切有部 西元前后,佛教进入「大乘佛法」时代,然依「佛法」而演化分裂的部派佛教,虽有兴盛或衰落的不同,但还是存在的,还在弘扬发展中,这可从(西元五世纪初)法显,(七世纪..
佛教历史 2025-08-17 -
净土法门法师:怕财富贬值被盗
净土法门法师:怕财富贬值被盗这世间有许多富人,他命里有财,却舍不得布施,他怕财富贬值,怕财富被盗,天天在防范,天天在操心,所以富而不乐,生活过得很苦。 我看许多大富大贵的人,出门还要请保镖,要晓得,那..
五福临门 2025-08-17 -
中国佛教在台湾之发展史
現代學者在研究宗教現象時,往往依宗教組織形式之有無,將宗教大別為制度化宗教和普化宗教(或稱非制度性宗教、民間宗教、通俗信仰)。但是在各種地方志書中,卻將宗教大別為「官方祀典」和「民間崇拜」兩大類,近代..
佛教历史 2025-08-17 -
台湾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台湾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諸位與會的各界貴賓、諸位學者專家:今天的「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能夠在國立台灣大學舉行,可說十分富有創意,台灣的歷史、台灣的文化、台灣的社會、台灣的宗教等等諸多現象,其形成背景..
佛教历史 2025-08-17 -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功夫不要问别人要问自己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功夫不要问别人要问自己今天这跟着我的人很多,有跟二、三十年的,对我讲的是不是百分之百的理解、百分之百的相信而去做?跟诸位说,一个都没有!教你放下,他偏偏不放下。这都在日常生活当中,佛..
佛学问答类编 2025-08-17 -
文殊道场五台山
前言佛教与山、人文与自然,这是本书的主题。从释迦立教的本意上讲,佛教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而不是迷信。佛教哲学中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属于唯心主义,但其思想方法却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佛教还具有独特的伦理学..
中国佛教十大名山 2025-08-17 -
净土法门法师:得到阿弥陀佛道力加持的祕诀
净土法门法师:得到阿弥陀佛道力加持的祕诀我们今天学大乘,我们今天学净土,希望在这一生当中破迷开悟。净宗这个法门太殊胜,非常特别,佛的无量法门裡头只有这门,除这个之外你再找不到了。为什么?你看成佛,一切..
金玉良言 2025-08-17 -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⑵内容概要:一、真修行不怕饿死,自有龙天护持,若贪名闻利养而修行,易入歧途,龙天不佑。二、众生性识无定,调服己心颇难,度众生更是难上加难。三、短时用功不见效,累世所积业障深厚故。..
汉传人物 2025-08-17 -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⑵——界诠法师宣讲(本文档由界诠法师弘法视频整理而成)内容概要:现代社会孝道没落,地藏菩萨亲身作典范,佛子如何孝敬父母。《地藏经》再一个大家都知道是一部孝经。地藏之所以发大愿,..
汉传人物 2025-08-17 -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受别人的害没有关係,绝不可以害别人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受别人的害没有关係,绝不可以害别人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八六集我们受别人的害没有关係,绝不可以害别人,这个道理要懂。古大德教导我们,我们今天在海外也是劝导大家,忠恕慈悲来化解社..
佛本生故事 2025-08-17 -
宣化上人:你如果念《楞严咒》念得这样,你就不持斋戒,也就是斋戒了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其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你真是天天诵持〈楞严咒〉,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破戒本来是无可补救..
宣化上人 2025-08-17 -
净土法门法师:离开思想就是舍识成智
净土法门法师:离开思想就是舍识成智离开思想就是舍识成智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295集(净空法师) 「观者,智之别名。《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这《大乘义章》上的解释。粗的念头叫觉,细念叫观。..
初识佛法须知 2025-08-17 -
麻泥鳅,鬼打墙
麻泥鳅,鬼打墙刘某,是本人的一个族中长辈,二00五年秋,他告诉我“杀生的果报真地是可怕”:我杀猪已有十多年了。其间,也买了麻鱼机,在农闲时麻些泥鳅拿去市场上卖,换点钱补贴家用。有时运气好,也能麻条鱼或乌龟什么的..
护生故事 2025-08-17 -
这位禅师和老师谈论的时候,情急之下竟然打了老师,几年后终明白
这位禅师和老师谈论的时候,情急之下竟然打了老师,几年后终明白本篇文章介绍的是潭州渐源仲兴禅师的故事,顶礼禅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潭州渐源仲兴禅师,道吾宗智禅师之法嗣,曾为道吾和尚之侍者,并充典座。有一..
谈佛说禅悟人生 2025-08-17 -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检验学佛是真懂还是没真懂?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检验学佛是真懂还是没真懂?我出家之后遇到了个老和尚,讲《楞严经》。有些信徒来看老法师,这些信徒都是贵妇人、大官的夫人,也是寺庙里头的大施主,听经,来拜望老和尚、供养老和尚。老和尚他们..
金玉良言 2025-08-17 -
杀害众生 短命多病
杀害众生 短命多病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位施主财富圆满,但他的儿子在娶妻之后,一直没有小孩,所以他们常常祈求天尊,希望获得一个孩子。好不容易,儿媳终于怀孕了,她非常高兴地告诉丈夫,并发愿:「希望我的孩子将来..
护生故事 2025-08-17 -
还款之德,还子之义
51岁的吴应德,湖南祁东县人。1988年,吴应德带着妻子和5岁的儿子吴兵生来到云南勐海县基建工地干活。1989年11月的一天,吴兵生跑到一家电子游戏机室看电子游戏后就没有回来。吴应德夫妇连忙喊工友们一起去找,但始..
佛教寓言故事 2025-08-17 -
净土法门法师:恶人为何无恶报
净土法门法师:恶人为何无恶报《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两句话可以以历史来作证。自古以来,凡是过于憨厚、积善的人家,他的后代往往会发达。纵然没有大的发达,也能够保住平安过日,不至于招惹一些凶..
佛学问答类编 2025-08-17 -
杀鸡宰鱼的现世报
杀鸡宰鱼的现世报在东北仙台的地方,有一个开业不久的医生,医道很高明,一天 ,来了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咽喉有病,请求疗治。医生仔细瞧著她的容态,这病者像鸡似的发出一种“皮鼓!皮鼓!”的声音,同时身体猛烈的颤动,两手像..
护生故事 2025-08-17 -
净土法门法师:怀孕生产时如何为胎儿修福?
净土法门法师:怀孕生产时如何为胎儿修福?现代卫生医药比过去发达,状况比过去好多了。在古代,特别是农村落后的地区,生产是性命攸关的大事。无论富贵贫贱,生产所受的痛苦是平等的,不能避免的。佛教我们什么方法..
悟性时光 2025-08-17
本月热门文章
道场在哪里?
24牢狱之灾的前因以及化解的方法
24普门品大意
24不杀生的意义
24独尊湛现:让大家认清自心
24界诠法师:念佛欢欢喜喜,心要悲悲切切!
24用灵性来生活
24生活的快乐之道
24南山寺
24殊像寺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