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经为枕,痛失功名
颍上的高天佑,跟两位书生到江宁去应试。他们听说鸡鸣山的守源禅师是一位得道的高僧,便一齐去拜访请教。守源禅师说:「你们两位书生会考中,只有高先生考不取,因为他误用楞严经当枕头!」高天佑大吃一惊,仔细想了..
因果报应 2024-02-13 -
达磨祖师:血脉论
达磨祖师:血脉论血脉论达磨祖师著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校刻三界混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问曰:‘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答曰:‘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吾若无心因何解答汝?汝若无..
达磨祖师 2024-02-13 -
猪农的故事
猪农的故事译者按:以下故事是约翰.罗宾斯 《食物革命》(THE FOOD REVOLUTION) 一书中的一章(THE PIG FARMER)。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述说他和一位猪农和其家人间的感人故事。“他说:「我做了」,他的泪滑过脸颊..
放生资讯 2024-02-13 -
达磨祖师:悟性论
达磨祖师:悟性论悟性论达磨祖师著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校刻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
达磨祖师 2024-02-13 -
用锦绸包裹破毡
有一个贼,走进一个富人家里偷东西,他偷得了一块很值钱的锦绸,另外又偷了一条破毡和一些破烂的衣服。偷了以後,他把那块锦绸当包里布,来包那些烂东西,打成一个包袱带出来。後来许多人和道了,都把这事作笑话讲。这故事..
禅宗公案 2024-02-13 -
达磨祖师:见性即是佛
达磨祖师:见性即是佛见性即是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
达磨祖师 2024-02-13 -
由他去
寒山、拾得均为唐代高僧。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等几年,你且看他。..
禅宗公案 2024-02-13 -
达磨祖师:皮囊歌
达磨祖师:皮囊歌皮囊歌这皮囊,多窒碍,与我灵台为患害。随行逐步作机谋,左右教吾不自在。筋一团,肉一块,系缀百骸成四大。有饥有渴有贫穷,有病有灾有败坏。要饭喂,要衣盖,更要荣华贪世态。使我心上不得闲,为伊始下来..
达磨祖师 2024-02-13 -
虚云老和尚讲因果:曾国藩的师父做了曾国藩的儿子
曾国藩的师父做了曾国藩的儿子摘自《体光老和尚开示录》虚云和尚在云南之前,曾国藩做过云南王,曾国藩信佛,在云南拜了个师父,这师父天天看华严经,功夫用的很好,外号草鞋老公,他不穿其它鞋子,就穿草鞋。说这个..
因果报应 2024-02-13 -
达磨祖师:六波罗密不在身外
达磨祖师:六波罗密不在身外六波罗密不在身外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若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答: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
达磨祖师 2024-02-13 -
男人女人
有一位云水僧一路参访,一日来到由一位老妇人管理的庵堂前休息。他问老妇人:师姑,这座庵堂里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老婆婆:有。云水僧:怎么没有看到呢?老婆婆:喏!山河大地,若草若木,都是我的眷属呀!云水僧:无情不..
禅宗公案 2024-02-12 -
画饼充饥
香严智闲因百丈禅师圆寂后,就到师兄沩山灵佑禅师处参学,沩山一见香严智闲就问道:我听说你在先师百丈处闻一知十,闻十知百,不过那只是知解上的问答。我现在不问你生平体会到的以及经卷册子上记得的知识,但我要问你在未..
禅宗公案 2024-02-12 -
李炳南居士:成佛后都不能摆脱因果,念佛怎么能灭罪呢?
问:‘琉璃王灭释种,释尊头痛三日。’成佛之后,都不能摆脱因果,念佛怎么能灭罪呢? 答:因果关系,千头万绪。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基本原则。但有抵有折,有讨有解,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能偏执一端。但先生所..
因果报应 2024-02-12 -
病在何处?
有一天,宗杲禅师造访云门庵,弥光禅师亦陪侍前往。途中,弥光禅师问道:某到这里,不能得彻,病在甚处?宗杲禅师道:汝病最癖,世医拱手。何也?别人死了活不得,汝今活了未曾死。要到大安乐田地,须是死一回始得。弥光禅师一听..
禅宗公案 2024-02-12 -
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动物?
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动物?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不必要的受苦不是件好事。动物们,特别是脊椎动物,它们对身体痛苦和情绪压力的感知和人类没有什么不同。也因为这样,我们应该严肃的看待动物受苦这件事。由于我们没有什么非..
护生漫谈 2024-02-12 -
画船面作记号
从前有一个人,乘了船过海,偶不小心,把一只银杯失落到水中去了。他立刻用手指在船面画个号,画了後,仍旧乘船前进,心中想∶『我已记牢,这银杯是失落在这里的水里,将後可根据我画的记纹打捞起来。』经过了两个月,他己走..
禅宗公案 2024-02-12 -
净土法门法师:百丈禅师野狐禅的故事
这样的人自古以来很多,不但在家,出家人也不例外。百丈禅师野狐禅的故事,出家人,不是在家人。也是一位法师,有个问题向他请教,他随便就答了,自己也以为通了。人家问什么问题?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回答是不..
因果报应 2024-02-12 -
损人利己,积祸召殃
南北朝时,齐朝的明帝派遣茹法亮,杀害巴陵王萧子伦,并且强迫他喝下毒药。萧子伦端正衣服和帽子,走出户外,接受明帝的诏书,告诉茹法亮说:「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的祖父齐高帝(萧道成)以残忍的手法消灭宋朝刘..
因果报应 2024-02-12 -
斤斤计较,终究落空
晋朝的王戎,生性酷爱赚钱。他到各地农田和庭园收集了许多以水为动力的舂具(水碓),所累积的财富难以计数。他每天拿着象牙制的筹码(用以计数或赌博的工具),昼夜计算,好像永远都不感到满足。他虽然很有钱,可是..
因果报应 2024-02-12 -
圣严法师:为何放生,如何放生
圣严法师:为何放生,如何放生圣严法师“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斤,还它..
护生漫谈 202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