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答 / 《华严经》殊胜在何处?

《华严经》殊胜在何处?

分类:佛答

许多学佛的居士都曾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那么这部被誉为“经中之王”的大经究竟殊胜在何处呢?
缘起殊胜——释尊随自意语,直畅本怀
释迦牟尼佛出世的唯一目标,是为了度众生成佛。所以《法华经》上说: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欲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因此,人、天乘和声闻、缘觉的小乘佛教,皆是不得已应机而说的方便之谈,也就是所谓“随他意语”。
而《华严经》则不同,是真正成佛的教法,乃是“一乘圆顿”的大教,是“随自意语”。什么叫做“随自意语”呢?就是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最初成佛的时候,将自己多生多劫所修的法门、所证的理性以及不可思议的境界,假借诸大菩萨之口,和盘托出,直畅本怀。
古德云“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其义即在于此。释尊舍王位而出家,成道之后托钵乞食,看似清苦,实则享受的深妙法乐无以伦比,借世俗的富贵为喻,实在不能相提并论。世间富贵如花上露,若不善运用,则为恶业之源,岂似清净涅槃,胜乐无穷?
教主殊胜——如来显现报身,藏尘相好
释迦世尊初成正觉说《华严经》,不是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应化身说,而是现报身佛——圆满卢舍那佛身(《八十华严》译本中称“毗卢遮那佛”,仅是翻译之异)。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是化身佛,以婆婆世界(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他的化境教区。说到佛陀法相庄严,往往会提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而《华严经》却是融十身十佛,而以报身卢舍那佛为代表而说的,报身佛是以华藏庄严世界海为一化境。至于相好,更是不可思议:古德形容报身佛有“藏尘相好”,也就是将华藏世界磨成微尘,一粒微尘算一相好,报身佛有如此无量无边的相好庄严。
《华严经·如来十身相海品》中,普贤菩萨说,如来有九十七种大人相,每一相中又包含若干相,所以称为“相海”。在这一品的末尾,普贤菩萨作结语说:“佛子!毘卢遮那如来有如是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身分,众宝妙相,以为庄严。”
听众殊胜——法身大士与会,凡愚无知
既然《华严经》的内容如此殊胜,那么听众的情形如何呢?华严会上,在会的听众都是些圆顿大根的众生,也就是十住以上、已分证法身真理的菩萨。
至于凡愚二字,凡是指一般普通人而言,愚是愚法二乘,也就是声闻、缘觉二乘修行之人,又被称为小乘。小乘人虽然已能断除人我执,但法我执依然存在。《华严经》是一乘圆顿的大教,仍然为法我执所愚蔽的二乘,即便身在华严法会的现场,但因为机缘不契,仅见到释尊在菩提树下静坐思惟,却无法得睹华严法会的庄严盛况,所以有这么两句话来形容二乘人在华严会上的状态: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圆顿教。
如《华严经》云:“如是皆是普贤菩萨智眼境界,不与一切二乘所共。以是因缘,诸大声闻不能见,不能知,不能闻,不能入,不能得……是故虽在逝多林中,不见如来诸大神变。”
然而,释尊慈悲无限,对于凡夫和二乘并未舍弃,为了应我们陋劣的根机,特地隐起尊特的报身,而显现应化之身,苦口婆心地谆谆化导,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这便是《法华经》上所说的“脱珍着敝”。
经义殊胜——圆满修多罗教,法无不收
释尊说《华严经》的处所,天上、人间,共有七处。在这七个地方,集会了九次,方才说完,所以有“七处九会,演大华严”的说法。那这“七处九会”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华严经》除了介绍释尊及十方诸佛亲证的不思议解脱境界,还讲述了从初发心至究竟佛果,所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共五十一个阶位的修行方法。
具体来说,《十住品》前,如《净行品》、《贤首品》等,说的是十信;十住有《十住品》,十行有《十行品》,十回向有《十回向品》,十地有《十地品》;十地以后,直到《离世间品》,讲的都属等觉境界。自初发心至成佛,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信、解、行、证,菩提道上应走的路线,《华严经》讲得最清楚,丝毫没遗漏,乃修因证果最圆满的表达,初发心直至成佛,都能契合、适应,谓之“圆满修多罗教”。
昔有皇帝问国师:一大藏教,何部最大?答:《华严经》。皇帝很奇怪地说:《大般若经》有六百卷之多,《华严经》仅八十卷,为何《华严》最大?国师回答:《般若》虽多,唯演般若之理;《华严》卷少,将佛的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统摄无遗,所以最大。
传译殊胜——龙宫取出传世,前后三译
佛灭度后,经文殊师利等诸大菩萨结集而后,收藏在龙宫。佛灭度后,七、八百年顷,有龙树菩萨出世,读遍了五印度所有的典籍,很想另立教门,而自为教主。经前辈的指示,叫他往龙宫深造,因为龙宫里收藏了更深、更多的宝典。龙树菩萨接收了指示,身入龙宫,读熟了十万偈的下本《华严经》,于是人世间始有这一部经。
东晋的时候有一位沙门,叫支法领,亲往印度求得三万六千偈。由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罗译成六十卷、三十四品,但只有七处八会。大周武则天虽然是一位女皇帝,但深信佛法,知道《六十华严》的处会不全,因而遣人访求。使者在于阗国得到四万五千偈的《华严》梵本,又请得高僧实叉难陀一同来到中国,在东都大遍空寺,译成八十卷、三十九品、七处九会。《华严经》的组织,才算完整。
唐朝德宗皇帝贞元年间,南印度乌茶国王,因德宗的生辰,手书《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梵本,以充贡品。德宗诏请印度三藏般若法师,译成四十卷。对晋经、唐经而言,是为新经,然而这只是前二经最后一品的入法界品。前后三译,流传已历千年,化导众生无数,历朝历代因学习、读诵《华严经》而获利益者,不胜枚举。
《华严经》是成佛的圆顿大教,以上所列举出的五种殊胜(缘起殊胜、教主殊胜、听众殊胜、经义殊胜、传译殊胜),仅仅是将《华严经》相对比较明显的特点挂一漏万地简单介绍。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已经了解到,《华严经》在一切佛经中的尊胜地位。
何况《华严经》彰显一真法界,而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包罗万象,融贯诸宗,作为是如来一代时教的根本法轮,“经中之王”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更新于:28天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