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示念佛切要在云栖为闻子将子与母氏说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念。若念佛的心..
憨山大师 2024-01-28 -
念观音菩萨圣号感应
念观音菩萨圣号感应是非常多的,而且念观音菩萨圣号感应是非常迅速的,我们平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内心恭敬,我们要对我们自己充满信心。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念观音菩萨圣号感应。..
心经感应故事 2024-01-28 -
星云大师:佛家对死的诠释
星云大师:佛家对死的诠释佛经上说,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好比乌龟背着躯壳,转化了有形的身命。有些人临死的时候,苦苦恋栈世间的七情六欲,放不下子孙家产,不想死、不肯死,好比乌龟脱壳之被撕裂、被锉刮一样痛苦..
清净 2024-01-28 -
憨山大师:初心修悟要法
憨山大师:初心修悟要法初心修悟要法(一)如何修悟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裏作活计,..
憨山大师 2024-01-28 -
经常放生的好处
经常放生的好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假方便,亦无次第。”昨天六点,出门去放生,看到某摊主已经杀了三只塘角鱼,肚皮里都有子。我定睛一看,今天所有的塘角鱼都是大肚皮妈妈,都有子。我都买下来。这时我想起某..
放生心得 2024-01-28 -
真正的快乐不是在外面
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欲望太高,就很难有幸福有快乐。在凡夫层面,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断欲,但至少要做到少欲,或者叫寡欲,这样我们感受快乐的可能性会提升,在世间也可以逍遥自在..
佛学问答类编 2024-01-28 -
憨山大师:费闲歌
憨山大师:费闲歌费闲歌憨山大师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出家容易守戒难,信愿全无总是闲;净戒不持空费力,纵然落发也徒然。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
憨山大师 2024-01-28 -
虚云老和尚:因果丝毫不谬,祖师三次投胎而了命债
古人安世高法师。累世修持。首一世为安息国太子。舍离五欲出家修道。得宿命通。知前世欠人命债。其债主在中国。于是航海而来。到达洛阳。行至旷野无人之境。忽觌面来一少年。身佩钢刀。远见法师。即怒气冲冲。近前..
因果报应 2024-01-28 -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日常运用--发菩提心的真实义[二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日常运用--发菩提心的真实义[二"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日常运用--发菩提心的真实义[二道证法师讲述 我们以油灯作比方来说明菩提。菩提这盏大油灯,它的灯油是大慈悲,它的灯芯是大愿力..
故事 2024-01-28 -
抄写心经功德感应
心经篇幅虽小,却浓缩了整个般若类经典的精华,受持读诵此经功德无量无边。我们在抄写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抄经的禁忌和注意事项抄写,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修行心经,更好的去抄写心经,心经时一定要手心洁净,一定要..
心经感应故事 2024-01-28 -
憨山大师:全面论修行
憨山大师:全面论修行憨山大师全面论修行按:憨山大师是末学最为敬仰的大师之一,他的这番开示全面总结了修行的核心内容,信息量很大,不可不细心读取。图为在广东南华寺的憨山大师几百年不坏之肉身。末学对原来的文章做..
憨山大师 2024-01-28 -
鉴空—顿悟前身
摘自《历代高僧传》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他虽然勤于学习,但却难以持久。到了壮年,他吟诗作文,自然朴实,不求靡丽。经常游历于吴、楚之间,已经四五年了,干谒显贵人家,所得到..
因果报应 2024-01-28 -
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憨山注
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憨山注老子道德经憨山注憨山大师著叙意论教源论心法论去取论学问论教乘论工夫论行本论宗趣注道德经序老子传发明宗旨发明趣向发明工夫发明体用发明归趣叙意西域诸祖造论以破外道之执、须善自他宗..
憨山大师 2024-01-28 -
须陀洹果的解释
须陀洹果的解释须陀洹果位是来自于佛门中,是每个学佛的师兄都是想要获得的,所以需要师兄要坚持不断去修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其中好处。那师兄你知道我们如何修证得到须陀洹果位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经文须..
因缘 2024-01-28 -
欲消世间七灾难,应念南无阿弥陀佛
欲消世间七灾难,应念南无阿弥陀佛人生一世,举凡贫穷、疾病、中夭、灾难、恶缘、逆境,甚至一切是非成败、恩怨情仇等苦,究其根源,一言以蔽之:即是业深障重,福薄慧浅。然而,一句弥陀,即是无量寿,亦是无量光。..
五福临门 2024-01-28 -
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下篇
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下篇老子道德经解下篇憨山大师著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
憨山大师 2024-01-28 -
放生其实很简单
放生其实很简单“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放生简单易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放生不需要太多财力,几元钱就能买放几条生命;放生行为并非遗世独立,许多人都理解;放..
放生心得 2024-01-28 -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学佛没有其他伎俩,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生处要熟,熟处要生,对生的念佛修善要熟练,而对熟习的情爱五欲则要生疏。久久纯熟,打成一片,自然会念念弥陀,头头极乐了。近来看到学佛的人,只知道贪求玄妙,..
憨山大师 2024-01-28 -
怀业感应
修行佛学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净化和清理,使我们的烦恼和忧愁得到消减,也可以为我们化解心中的执念和罪业,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的纯净和安定,而且怀业的意思就是大自在,同时修行佛学不仅能帮助我们消减业障和断除邪..
学佛感应 2024-01-28 -
憨山大师:出生死法
憨山大师:出生死法出生死法憨山大师佛所说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门,但其中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直捷简要。经曰:“若修净土,当净自心。”现在修行净业,必须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因为身三、..
憨山大师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