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缘,随的是什么缘?
随缘,随的是什么缘?学佛的同修,有一句口头语,就是‘随缘’。大家都常说随缘、随缘,到底随的什么缘呢?原来随缘二字,具足应该说是‘随顺因缘’。因缘二字,在佛经是非常深奥的名词,是要解释因缘二字,就要从佛..
佛教因果定律 2025-02-12 -
好运和厄运来临的十大征兆
好运和厄运来临的十大征兆生根活佛人人都不希望自己生不逢时,时运不济,厄运显现,厄运到来,大家都希望自己鸿运当头、好运常在,自己变为一个幸运的人。大家都想知道自己的好运什么时候到来?什么时候厄运会远离自..
佛教因果定律 2025-02-07 -
如何去掉生活、工作、修持上面的障碍
如何去掉生活、工作、修持上面的障碍最近有几位同修来告诉我,他们在生活、工作、修持上都遇到了一些障碍。虽然信心没有退,可是体力有大幅度的衰退。於是就想放下一切,专心念佛求往生,这个观念到底正确不正确?实..
佛教因果定律 2025-02-05 -
如何富过三代?德过三代?
如何富过三代?德过三代?财富和财富能力如何传递下去,是个世界级难题,英文对此有一句俗话“Great men s sons seldom do well(意译为‘伟人或贵人的孩子难成器’)”,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
佛教因果定律 2025-02-01 -
如何学习禅文字
历代以来,禅的体验者以各种形式的禅文字来揭示禅的内在悟境与通向禅悟的方法,因此在禅文库里积累了无数的禅文字的智慧光辉,给我们后来追随禅道的人,以启迪禅的悟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禅文字呢?禅的本旨本..
佛教因果定律 2025-02-01 -
妙莲老法师:五戒是良师
妙莲老法师:五戒是良师一、众生受戒入佛位 诸位善男子、善女人:你们发心回山求受三皈五戒;皈戒的目的是要在世间上做一个完美的人;不受戒就不能做完美的人吗?当然也可以,但功行福德没有受了戒那样来得广大哦,..
佛教因果定律 2025-01-07 -
雪漠:散乱修:在乱云飞渡中寻找从容
雪漠:散乱修:在乱云飞渡中寻找从容散乱修:在乱云飞渡中寻找从容资粮圆满之后,就要修加行,加行被称为“加行道”。修道中间有五个阶段:第一资粮道,第二加行道,第三见道,第四修道,第五无修道。通过这五个阶段..
佛教因果定律 2025-01-04 -
青年佛教徒应注意的四项
青年佛教徒应注意的四项丙子正月开学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养正院从开办到现在,已是一年多了。外面的名誉很好,这因为由瑞金法师主办,又得各位法师热心爱护,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我这次到厦门,得来这里参观,..
佛教因果定律 2024-12-12 -
青海湖:邂逅那位美丽的“姑娘”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自心清淨便是修行之时常常有些人问我:「怎麽样才能知道自己已经准备好要修行?」我便会对他们说:「如果你晓得在任何时间下,你内心所生起的瞋恨、贪执、自私、执着、昏沉、掉举、傲慢和负面的邪..
佛教因果定律 2024-12-07 -
宝亮法师: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一卷
宝亮法师: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一卷 大般涅槃经集解第四十一卷释念法无相 念僧为福田 念戒为桥梁 念施为菩提因 念天是第一义天 辨三品入胎差别 解迦叶佛法七日灭义 明涅槃经流通则佛法不灭 明恶世声闻取相失理佛法..
佛教因果定律 2024-11-11 -
定课带来的调心方法
定课带来的调心方法修学过程,也是烦恼不断起现行的过程。对境时,若起了烦恼,如何对治?以下是我的一点实践与体会。首先:确认自己是凡夫,及了解烦恼的相状。承认自己是凡夫,正在惑、业、苦中轮回;被贪、嗔、痴..
佛教因果定律 2024-11-11 -
实证科学一直在缓慢而羞涩地验证着佛法
实证科学一直在缓慢而羞涩地验证着佛法假设50岁的你狂热地爱上了一个8岁的女孩,你必须等待漫长的10年才能跟她结婚,而你既担心10年后人已衰老,又怕受不了10年难熬的日子,于是求佛祖给你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佛教因果定律 2024-11-09 -
实用佛教十六:密行百事
实用佛教十六:密行(积阴德)百事第十六课 密行百事 密行是密而不宣的善行义举,以中国俗语来说,就是积阴德。譬如佛陀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每日托钵乞食、洗足敷坐、行化说法,令众生入佛知见等,就是密行;又如..
佛教因果定律 2024-11-09 -
宣化上人:人生的真相
宣化上人:人生的真相人生真相——百苦交煎宣化上人讲于万佛圣城一九八二年五月一日 释迦牟尼佛修道时,父系亲属有三人跟著他出家,母系亲属也有二人随佛修道,这几个人最后却离开佛了。什么原因呢?有三人说佛修道..
佛教因果定律 2024-11-03 -
宣化上人:人生的百苦交煎
宣化上人:人生的百苦交煎释迦牟尼佛修道时,父系亲属有三人跟着他出家,母系亲属也有二人随佛修道,这几个人最后却离开佛了。什么原因呢?有三人说佛修道太苦,受不了这苦,故离佛而去,修另外法门;另有二人见佛喝..
佛教因果定律 2024-11-03 -
宣化上人:全世界的劫运
宣化上人:全世界的劫运我们生在这个娑婆世界,是最不幸运的人。这个娑婆世界是无有众乐,但受诸苦,人心不古,道德沦亡,人人都是自私自利,你争我贪,你抢我夺,你害我,我害你,甚至于──至亲骨肉也互相残杀。很..
佛教因果定律 2024-10-29 -
静蔼法师为法舍身的故事
静蔼法师为法舍身的故事我为大家推荐的这个事故摘自《续高僧转》,为什么要推荐这个故事呢?就是因为我被静蔼法师的这种大悲给感动了,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也叫做念佛法门,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佛教因果定律 2024-10-16 -
家中供佛与不供佛之间的巨大差异
家中供佛与不供佛之间的巨大差异家中设佛坛,供养佛菩萨圣像,到底对全家有什么利益呢?不供养又会失去那些利益呢?我今粗略一说,供诸位仁者参考:1、家中设佛坛,供佛像,菩萨像,利益很大,你供观世音菩萨像,或者..
佛教因果定律 2024-10-01 -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 4 不邪见的利益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 4 不邪见的利益四、不邪见的利益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邪见就是恶,离邪见则是善,若能够离开邪见,则得成就十种功德。这就是离邪见的意义。“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
佛教因果定律 2024-09-30 -
宽运法师:何谓布施从舍身饲鹰到放下身心世界
宽运法师:何谓布施从舍身饲鹰到放下身心世界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施颂。即以慈悲心施福利与他人之义。布施原本是佛陀劝导优婆塞等的行法,其本义是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
佛教因果定律 2024-09-22